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的时代,正呼唤着具有学习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而创新就意味着应具有创造思维能力。学校教育应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重视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主动地,独立地发现新问题,提高新见解,具有创见的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现和获取知识的智慧能力,具有独立性、广阔性、灵活性、超常性、发散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应有机结合。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应将枯燥无味的教材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有趣化。”让学生易于接受,可以轻松的学。古人又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说明有疑问才能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才能使他们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只有当学生对知识主动追求,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思维才会活跃并处于敏锐状态,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分数的认识,我先拿出两个苹果,问:如果要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又分得多少呢?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兴趣盎然急于知道答案。于是就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既激发了求知欲,又提高了课堂效益,还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 挖掘知识内蕴,拓展思维广度。
    数学知识内部衔接较为紧密,在教学中仅仅是照本宣科,学生的思维就会应缺乏具体生动的新信息的支持而阻塞。我们应注意沟通知识的有机联系,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参与规律被揭示的过程,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新知,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推理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达到对新知识的迁移。如:教学“分数与除法”时,若按教材平铺直叙的讲解,求快,几分钟就行了。但这样学生会有嚼蜡之感,到头来学生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形成知识上的夹生面。因此,教学时可以这样讲:1÷2=1/2,2÷3=2/3,等号左边是什么算式?右边是什么数?由这个式子你能发现除法与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如用文字表示,应该注意什么?若用字母表示时,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又怎样?两个整数相除,商可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否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分数各部分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什么?能不能说分数就是除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就充分展示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来龙去脉,让学生彻底弄清分数与除法的相互关系,拨动了学生的思维之弦,提高了学习的效益。
    三、 重视合作,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都是问学生答,甲同学答错或答不上来,再请乙回答,在这种一对一的交往形式中,学生只能老老实实的坐着,规规矩矩的举手,耐心等待着发言的机会。可以说学生没有或很少享受到自主思维,自我发展的乐趣。作为教师由首先要在教育观念上有所转变,充分认识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如在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我先教学加法的简便算法,然后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共同讨论减法有没有简便算法?若有应如何算呢?让他们在讨论中充分发表意见,互相补充,鼓励争论。又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时,我也是让学生采用合作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观察、比较,同桌互相讨论后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教学面积时也让学生动手拼一拼、移一移,动脑想一想、议一议来解决所要学习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口、手、脑相结合,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能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
    四、 大胆猜测,培养思维的直觉性
    直觉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种表现,是指未经逐步分析,便能迅速对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测。即“一眼看出”,但一下又说不出理由。学生在学习中时常表现出这样的思维。如:做应用题“一个果园有苹果树3690棵,梨树比苹果树多1910棵,桃树的棵树是苹果树和梨树棵树的总和,桃树比树多多少棵?”大多数学生解答为:3690+(3690+1910)-3690,而有几个同学却列式为:3690+1910。问他们为什么?可他们一下却说不上。于是共同讨论解了疑。这一方法正确又简洁,正是直觉思维的结果。都是在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的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并使他们明白直觉思维来源于实践,且以广阔的知识为背景。我们应激励学生大胆的进行推测,猜想或假设,并得出正确答案,让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思维的品质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应用深化,促进思维的发散性
    应用是发展思维的“催化剂”。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导成份,应此教学要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空多填等形式进行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向各方面发散,不仅可使学生解题思路开阔,而且使学生的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在发散――集中――再发散中得到发展,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应用乘法分配率的判断、改错练习,强化对新知的理解。例:35×8+39×8=(35+39)×8,6×24+9×24=6+9×24,5×8+6×7=(5+6)×8。这样多形式,多层次的练习,既注意了“保底”,又兼顾了“提高”。
    总之,创造思维不是独立的心理活动,它是分析、综合、抽象、判断与推理的有机综合。我们应把握时机,创造条件,加强思维训练,将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真正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主阵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影响高一学生学好数学的原因及其对策    下一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创新思维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