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数学计划总结

六年级上数学教学进度计划

所属栏目: 数学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4-03-07 点击次数:
来源910 w.Net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整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指导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认识比和百分数增强数感。

4.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本学期改进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五步走”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2. 激发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4.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四、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

课题

单元名称

教学重点、难点

教改措施建议

1—3

(1)长方体的形状特征、正方体的形状特征

(2)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3)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4)表面积知识的实际应用

(5)体积的意义、容积的意义

(6)常用的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

(7)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8)用“底面积×高”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9)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与简单换算

(10)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 正方体

(13课时)

 

重点: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认识体积(容积)的含义以及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知道相邻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3.探索并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1.探索并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2.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

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历来都很重视发展空间观念。空间与图形的概念教学,一般要让学生经历感知——表象——形成概念的过程。

 2.联系现实生活和加强操作,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3.本单元教学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能发现和认识数学知识,习得的概念和方法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6

(1)分数与整数相乘,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

(2)分数与整数相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5)三个分数连乘

(6)倒数的知识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9课时)

1.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1.从实际问题引出,还尽量与整数乘法靠近,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新运算的意义与算法。创造迁移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写出分数乘法算式;营造探索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创新分数乘整数的方法。

 2.沟通新旧算法的联系,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法。

7—10

(1)分数除以整数

(2)整数除以分数

(3)分数除以分数

(4)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5)分数连除、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6)比的意义、比和除法的关系

(7)比的基本性质

(8)化简比

(9)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10)树叶中的比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14课时)

 

 1.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在图画上分—感悟算法2.验证猜想——确认算法3.找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题的关键

4.计算两步式题——巩固分数除法法则。

5.联系生活和已有经验,建构比的知识。

6.主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 发现特征 → 交流方法 →获得经验。

10—11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体验“假设——替换”策略

(2)应用“假设——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3课时)

1.重点:理解相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2.难点:通过假设把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转化成含有一个未知数的问题。

1.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着眼于积累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

11—12

 

期中复习与考试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育。

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教育中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抓好补差,努力提高及格率同时抓好优等生的提高教育。

13—14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6课时)

1.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相关的简便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1.适当安排比较,引导学生切实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体验解题思路基础上,注意变化实际问题,避免单一的重复操练,促进学生举一反三,提高解题能力。

15—18

(1)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2)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3)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

(4)税率、利息和折扣的含义及其应用

(5)列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

百分数(17课时)

1.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有关百分率,以及纳税、利息、折扣等实际问题;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2.难点: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1.从分数引出百分数,初步揭示百分数的意义。

2.教学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改写——在探索的基础上点拨技巧。

3.教学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围绕百分数的意义思考数量关系。

19—20

整理与复习、期末练习

第七单元

整理与复习(5课时)

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着眼于积累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

2.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发展。

21—22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

与考试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育。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教育中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抓好补差,努力提高及格率,同时抓好优等生的提高教育。

来源910 w.Net
上一篇:六年级上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下一篇:二下数教学进度表及计划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