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拨动灵魂的音板——例谈接受美学在外国小说欣赏课的有效运用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拨 动 灵 魂 的 音 板——例谈接受美学在外国小说欣赏课的有效运用

吕  航

【内容提要】

     文本与读者的结合才形成文学作品,接受理论的核心内涵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把读者看作是文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在高中选修课《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来组织课堂,立足于阅读主体——学生来开展有效的阅读欣赏教学,师生共同学习,接受自读自悟式的个性解读,同时剔除片面曲解,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减少无谓浪费,改善阅读质量,大有裨益。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外国小说欣赏       有效

【引言】

书是什么?

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

——(法国)法朗士

【正文】

初涉《外国小说欣赏》,信手翻来,如浴浓香,沁人心脾。这门选修课属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小说与戏剧”系列,作为开放型的教科书,选文内容丰富,流派众多,的确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到的“作品体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不难看出,编者企图通过这些不同的点来带动外国小说之面,使学生既易于进入,又知堂奥尚深,为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而设置,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

然而当近二个月的学习讲解结束,按课标要求,十六篇课文教完,掩卷回望,颇觉堂奥甚深,理想之教学目标远未能及,困惑如梗,但列一二。

一、《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上的困惑。

困惑之一:“凌空蹈虚”的讲解——话题和课文如何结合?

这本教材采用了课文与“话题”的编排形式,全部十六篇课文由八个话题统一起来,“话题”就像是每个单元的论点,课文则是其所属的材料,结构非常清晰。

那么,教学中老师该如何处理课文与话题的关系?

从我所上的一节备受批判的课中,可以见出这种困境。

【课例1】《素芭》

这节课的基本流程:解析故事地域背景(教师讲述印度宗教问题、妇女问题)——概述文本内容(师生扼要概说、交流阅读感受)——解析主题(剖析人物命运,领会小说主旨)。

这节课很失败,除了自身素质的原因,从评课的同行、专家的评论中,找到了此课失败的最显著的原因——脱离了本单元的教学主题。这个单元的话题是小说的“人物”,而我这节课这样操做,侧重的是小说的主题,对人物的分析仅是口头带过,似有实无,的确有悖编者的初衷以致脱离了教学目标。

类似这样的问题不是我独有,也不止出现在一二篇课文的讲解中,也曾听一位老师上《在桥边》这一课,整节课流程是“伯尔及其作品”——“事件的背景解析”——“我对工作的态度”——“课文主旨及嘲讽的手法”,从学生的收获来说,课可以说比较成功,可是也根本就没提“情节”或“摇摆”的单元话题。

再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所采用的是“有限视角”,而单元话题是“叙述”的角度,《炮兽》的单元主题“场景”,而如果教师一节课只带领学生去鉴赏话题当中提到的某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可避免地要穿插 “主题”、“人物”、“情节”“虚构”等等诸多话题,才觉得文章的讲解是完整合理的。

钱梦龙老先生曾将语文教学中为求新而求新的课称为“凌空蹈虚”、“失魂落魄”,而依照外国小说这样的体例编排和课程标准上的鉴赏要求,每个单元的“灵魂”就是所给的话题。若是专家能够宽许我们这样教课文,那么教材所列的单元话题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灵魂”的意义,我们这些课就称为了名副其实的“凌空蹈虚”的课了——抛却了编者务求体现的鉴赏的话题而上的课。

困惑之二:克隆呆滞的解读——学生们的阅读与欣赏能力真的提高了吗?

一从教师自身来说。

韩军曾指摘不少语文教师,孜孜迷信技巧、技法、步骤,克隆、模仿教案教法,上课所用教案多数是克隆、因袭,当每位老师进课堂时,手中教案几近一致,教师俨然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人。以至于在克隆和教条的成说面前,众多的普通教师能有所突破树一家之言,纯属罕见。一味迷恋技巧、技法,一味克隆模仿,那么很显然,真正出自内心世界的欣赏、鉴赏既然不能来源于教师自身,又何谈启迪帮助学生,何以达成小说欣赏的目的——“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呢?

二从文本的解读来说。

如前所述,十六篇课文与其所属话题,若以材料与思想的关系来譬喻,或材料等于思想,或材料大于思想,或材料小于思想,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在桥边》就不太适宜做情节“摇摆”的材料,《素芭》其实更适宜做“场景”的材料,那么是不是在解读文本时候,就应该考虑选取最佳的角度理解分析,才能带领学生真正走进小说说描绘的七宝楼台,才能顺理成章地完成各个话题之间的重叠穿插,重组融合,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把握外国小说的艺术特性,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呢?

这个问题值得人一想再想。

【课例2】

笔者在高二(4)班进行《墙上的斑点》教学时,按照“认识作者——了解叙述结构——解析意象——挖掘思想(第一人称内心独白)”,这样的流程来处理课文。结果还是犯了肢解文本、克隆教参成说的弊病,始终没能把自己的感悟整理出来,也没能带学生真正领会这类小说的鉴赏途径。最终学生得到的是抽象的“发散结构”、“独白”这样空洞的名词。学生说得出的结论就是:意识流的文章就是看不懂的文章。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沮丧悲哀。

     

教完这篇文章后再次通读教材,发现选文里有些小说是既没有人物,也没有情节,只能用意识流的概念、现代派手法来一番云里雾里的解说,有的独具个人创作特色,完全是散文化结构,多元化意象,根本谈不上是具备小说的“基本特征”。

这些文体的模糊性,使教学定位和对文本的解读产生了极大的困难。如《墙上的斑点》、《安东诺夫卡苹果》、《沙之书》、《骑桶者》等课,必须要在教法上加以改变,不能再字斟句酌,条分缕析,否则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纰漏,使学生如坠雾里,连基本理解都十分困难,更谈不上提高赏析的能力了。

而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中外小说(含选修课)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这样高难度的教学目标,想要达成,更是谈何容易啊!

那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外国小说欣赏课做到在阅读、领悟的基础上,提升审美水平和知识水平。怎样通过这门课,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达到真正提升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目的呢?

08年1月,作为本教材编者的顾之川曾在浙江某地的一次讲座中明确地说:“本教材里谈到的一切,都是可以讨论的,并非绝对的。比如说,我们提供了关于所选作品的解读,但通常的情况是,所选作品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并不都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它的题旨本来就是模糊的、不确切的;越是优秀的作品,越是与客观现实的复杂性相一致,就越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这里的解读,只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究,一种引导。文学是一种最具灵性的活动,最忌僵化。说到底,无论是教材编写者还是教师,其实都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习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辈子的事。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顾教授的解说给了我们重新审视外国小说教学的思路,我们也不妨把目光投向能够引导人自主、多元探究作品,使文学灵动的一种学说——接受美学上。这一理论曾经一度流行在语文阅读课上,如果应用得恰当,对《外国小说欣赏》还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指导意义的。

二、重新审视“接受美学”的应用价值。

“接受美学”和许多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样,被引用至语文阅读教学中已有一段时间,从“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到“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还是哈姆雷特”这样备受推崇再饱尝诟病之后,渐渐少有提及。

引言的那一段话,就形象而生动地道出了接受美学这一理论的主旨。其理论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其美学实践包括了文学的生产、文学的流通、文学的接受三个方面,简言之,文学作品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才有其独立的价值。

这一理论强调了读者的重要性,确定读者的中心地位,充分肯定了读者在阅读中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读者完全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直观能力、体验能力和感悟能力来解读文本,读者自己能够从作品中领悟出意想不到的意义来。

运用接受美学指导小说欣赏,其教学的价值在于:

1、避免对文本泛僵化的肢解。

第一类僵化,长期以来小说教学重抽象分析,教师将自己放在全知的的位置上,按照教参上搬来的二度认识“灌注”整节课堂,更有甚者将语文课变成是滔滔不绝的历史课和政治课,甚至意义重大的德育教育都穿杂其中,把人文理解成思想政治教化,使得语文失去了其独有的魅力。

第二类僵化,正如王荣生说的:“在中小学语文课教学中,小说,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经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除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套路简介,再不见有像模像样的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确实没有几个人去追问、去怀疑这些个小说“要素”究竟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多大的作用;也少有人自问,如果我们不去这样肢解课文,还能做些什么?许许多多的七宝楼台就这样被我们瓦解成瓦砾残片,留下空洞的人名、结构、框架、标签而已。

姚斯等人的接受美学则高度肯定读者在文艺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能动作用,带给语文教师最直接的启示是:让学生自己参与能动解析文本和创造性地接受作品传达的意义。

这样做就可以避免一直以来我们依靠固有的僵化的模式来解构文章的问题,减少空洞的说教和生硬的填鸭,将小说欣赏课变成真实可信有情有义的魅力课堂。

2、避免对文本架空式解读。

第一类架空是作为教师这一职业惯性,自认在课堂上总得有所言说,即使是对自己的言说价值产生最充分的怀疑否定,也没有人能轻易颠覆自己所因循的旧有模式,似乎不说话少说话就不足以表示自己全知全能先知先觉。

第二类架空更为普遍,很多时候是教师以考点为纲,以滔滔讲析,代替学生的自悟自诵;或者剖来析去,焚琴煮鹤;或者不读书、唯做题;唯关注内容、主题、哲理、情节、结构、作者等,独不关注文字……这些架空文本,抛弃诵读,抛弃文字之本,仅求一时之口舌快感,种种弊端一再受到诸多有识之士的诟病。

其实早在高中新课改全面铺开之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策三就在自己的文章中明确提到一堂好课的标准是:①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②学生参与广泛,师生充分交流;③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

的确如此,真正让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有所发展的课,是把阅读赏析的自主权交到读者(学生)手里,让文本阅读走到应有的轨道上来,依照接受美学原理,把握阅读规律,重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踏踏实实让学生多阅读多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少聒噪少干扰少代替。

这才是外国小说欣赏必走的途径。

三、接受美学在外国小说欣赏课上的三种应用形式。

应用接受美学的基本原理,把欣赏落到实处,将阅读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笔者从以下三种模式上加以实践,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1、自读感悟式——有利于宁静致远,剔除干扰。

接受一部作品的最初始状态就是一个字:“读”。

在语文教学中,自主阅读教学应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首要位置。“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没有阅读的积累,学生就谈不上对小说的进一步探究与深刻理解,先行于读,后行于学与用,这是业界通识,无须赘言。

       

接受美学把阅读分成等级,从文字到意象思维相当于“初级阅读经验”“是审美感觉范围内的直接理解阶段”,许多直观的理解可以由此产生。

作为阅读主体的高二学生,用现代心理学家的观点来说,他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心理上成熟转化的过程,开始以自己独特的观点态度体验生活,探索人生道路,喜欢阅读反映社会、文化、人生等大事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并且参与意识特别强。所以他们的这个阅读阶段不是教师能够代替的,是属于他们独有的,他们的自主阅读更不可以用课堂上仓促草率,大大缩水的“概括”、“复述”“个人言说”来取代。

在《外国小说欣赏》的16篇文章中,根据难易不同,简单的小说如《丹柯》、《炼金术士》、《娜塔莎》、《清兵卫与葫芦》、《牲畜林》、《山羊兹拉特》等,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读来建构起作品所营造的形象的,根本无须教师聒噪解析,凭空干扰。

【课例3】《丹柯》一课通过自读,学生完全可以了解人物的形象和文本的主题。而在自我感悟理解主题的关键点上,需要深入思考斟酌的两个问题是:丹柯把生命献给了一群无知愚昧自私的族人,值得不值得?塑造这个不被理解终受践踏悲剧英雄的意义何在?

从课例可以看出,这种自主阅读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放羊式阅读,教师要在研究每课的自身特点和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面的基础上,从不同环节上,采取不同的步骤,确立不同的自主阅读的任务与目标,去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自问探究式——有利于独立思考,真实获得。

接受美学所说的第二个阅读阶段是“反思性常识阶段”,这是指阅读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阶段,读者通过二级阅读对文本意象、意境进行反思,从而产生对作品思想情感主题指向的深入理解。

用姚斯的话说:“将一种特殊的意义具体化,以之作为对某些问题的一种回答。”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阅读是有目的地阅读,是独立思考,读者能够依靠自身能动地在读中产生问题,自问自解。

根据这一原理,课文中相对难度稍微大一些的作品如《炮兽》、《礼拜二午睡时刻》、《桥边的老人》《素芭》、《在桥边》、《半张纸》等可以通过先自读自问、再完成指定问题探究的形式来完成教学。

【课例4】《礼拜二午睡时刻》教学设计简要的三步流程:

①借助参考资料,自读文章。

②针对文章的人物情节提出问题(2-3个)。

③指定探究问题2个。

(1、巴尔扎克曾说:“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她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日本谚语:“道德在母爱面前相形见绌”用这几句话是否能诠释文中母亲的克制和无边无际的爱。

2、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感受到了,同时又觉得自己的感受还远远不够。除了母爱之外,本文应该有更多值得你感受的——关于人性,关于写作)

通过自问自解、探究交流,学生能够调动联想想象等主观功能,产生阅读兴奋,在思考中填补和丰富文本的“空白”,确立属于自己理解的“个性解读”,还课堂以真实、自由、个性,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的本真状态。

自主质疑的过程需要学生的主动思考和配合,有所疑才能有所思。毕竟高中生尚处于语文能力、写作能力的养成期,有别于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所以既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感悟式、评点式欣赏,也需要有较理性的深入思考分析,设计自问、集体合作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激情,有利于使阅读变成一种幸福享受而不是任务苦役。

3、学案导学式——有利于节约时间,举一反三。

按教学要求,需用36课时完成16篇外国小说教学还要有测试、写作等内容穿杂其中,因此很多教学时间都需要珍惜。

作为难度最大的几个课例,可以如一些专家们所言,“认识一下即可”“不求甚解”,但实际上如果教学出现耿耿于怀的问题,还是令人不愉快的。因此对于十六篇中难度最大的《墙上的斑点》、《安东诺夫卡苹果》、《沙之书》、《骑桶者》等几篇课文的处理,最好的教学方式是学案导学式。

以接受美学原理和建构主义原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学案”导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因其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均有广泛的开展,在此便不多介绍,限于篇幅,仅以简例说明。

【课例5】 《墙上的斑点》扼要学案

学法指导:一、前4题小组独立完成,小组长负责解决疑问。

二、小组合作完成第5~8题,记录疑问课堂提交。

1-3.基础知识(略)

4.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伍尔芙和意识流(略)

5.课文在“漫不经心”的意识流动中,或隐或现地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

你试着找出几句,参照例句来加以分析。(例句略)

6.作品笔法散漫随意,它是不讲究结构的,从中你找不到任何结构的脉络,你认为呢?

7.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绵绵不绝的思绪,是跳跃性很大的联想,其实是蕴涵着弗吉尼亚·伍尔夫许多意义重大的体验和领悟,它触及到生命在个体死亡之后永恒延续的问题、自然与机械性现实的对立问题、文学创新精神与陈旧规范相冲突的问题,以及女性反抗男性中心体制和男性观念的问题等等,你能找到相应的文句,参照例句,加以理解吗?(例句略)

8.课文解析参考:《读懂暗示手法 理解象征意义——<墙上的斑点>的解读诀窍》(全文略)

对于这类难度大的作品解析,给出理解分析的例子和重要的参考文献,帮助学生降低解读困难,明确学习目标,既按照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反对“标准答案”,主张多元解读,同时也适当规范,因为“学生在语文课上的阅读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学欣赏,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有目的的学习行为,不能把语文课内的阅读教学和一般读者的欣赏文学作品等同起来。”在教师必要的指导下,师生共同积累阅读体验感悟,达到有效的阅读鉴赏之目的。

       

 

刘熙载说:“文,心学也。”读文便是以此心来揣度彼心,阅读欣赏的过程就是接受、唤起、创造的过程。就像雅斯贝尔斯说的那样:“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驾驭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倘不能触动、推动、摇动读者的心,便不能感染、激发、唤醒人的灵性,文学便因此失去了意义和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我们不要用理智去梳理,要用感性的情意来感悟、思考、接受、创造,请你一定相信,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拨动着我们灵魂的音板,激发心灵的共鸣。

 

 【参考文献】

1.[德]H·R·姚 斯和[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  张廷琛编:《接受理论》〔M〕,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3.  [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肖勇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

4.  吴正功,《小说美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

5.  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Z〕(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6.  《回首百年,继往开来——语文百年问答》,《语文学习》〔J〕,2003年,第1期。

7.  浙江省语文学科组,《语文学科模块教学指导意见》〔Z〕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

8.  韩军,《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J〕,《中国教育报》2005年6月

9.  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魂》〔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年第2期

10.胡勤,《关于人教社<外国小说欣赏>的思考和建议》〔J〕,《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4期

11.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7月

12.童庆炳,《现代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3.龙协涛:《文学阅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顾之川,《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讲座稿,2005年11月,温江

15.顾之川,《高中语文新课程与<外国小说欣赏><语言文字应用>教学》讲座稿,2008年1月,缙云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巧用比较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比较式教学设计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运用    下一篇:注重朗读训练、发挥学生主动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