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工具 ,人文,一个都不能少——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反思与实践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工具 ,人文,一个都不能少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反思与实践

  温岭二中  语文组 季瑞瑶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各地的教改进行得如火如荼,一线的教师纷纷对教学进行多样的实践与探究。但是,文言文教学改革的现状并不乐观,或因循守旧,满堂灌强调文言文的工具性;或矫枉过正,过于突出文言文的人文性。因此,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当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做了反思,并进行了几点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工具性  人文性

  早在数年前,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就在他的《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里这样说到:“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地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依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数十年,新课程标准业已颁布实施数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各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当前的文言文教学情况又是如何的呢?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笔者为此,以一所省一级重点中学的高二年级段学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69%的学生不喜欢古文课,仅仅只有不足7%的学生喜欢古文课,有将近84%的学生认为古文课相当的枯燥,仅有3%的学生认为古文课还挺有意思的,此外有将近72%的学生认为可以取消文言文的学习。

  这样的数据不得不让人反思,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真的还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局面。文言文教学中这种学生不喜欢学,甚至厌学地情况以及文言教学低效的现状,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争的一个的事实,也真真切切地成了当前文言文教学改革中的一块难以言语的伤疤。

  但是新课程改革,却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下文言文教学的要求:

  在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和初步的文言语感”,而且要求“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基于此前提,新课标对高中语文的必修课程提出以下两点要求:

  (1)“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2)“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可参考附录一《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

  而对选修课程则提出这样的要求: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与附录一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笔者认为要想消除文言文教学远不能达到新课标的尴尬局面,首先必须追本溯源,切实地给当前的文言文教学把把脉,断断症。

  造成当前文言文教学困境的原因有三:

  (一)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教材中所选的尽管都是经历时间“千淘万漉”出来的名篇佳句,但毕竟是用文言写就,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惯用的白话文在语意,句式等等方面都相距甚远。这也难免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晦涩难懂,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哪里还谈得上提起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啊。

  其次,1919年,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将白话文推上了历史的舞台,而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语境日渐式微,这就致使文言文教学缺少了必要的语用环境。这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学生学了文言文之后,除了做那些题海中枯燥无味的练习题之外,甚少有用武之地,文言文教学也就仅仅停留在了读的层面,难以扩展加深。刘国正先生很早就提出“把语文与生活相结合起来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缺少了语用环境的文言文教学,自然而然难以提升学生的文言素养。

  (二)传统教学中的串讲法,强调了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

  在过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一线的教师极力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八字箴言。把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话语权独霸在自己的三尺讲台,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词逐句地串讲,学生做好笔记,孤立单线地死记硬背,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满堂灌”。

  在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中,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顽强地占据了文言文教学的主流。在笔者看来,一成不变的串讲法不仅于无形中抹煞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同时也抹杀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性,忽视了文言文的人文性,削减了学生的学习文言的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传统的串讲法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让师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带着镣铐跳舞。把教学目标停留在字义词义句义的层面,唯恐学生不明白没掌握,拿把“大刀”把那些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锯得“体无完肤”“支离破碎”,哪还来韵味可言。笔者的高中时代就是在老师的串讲声里跌跌撞撞地完成文言文的学习,与现在的高中生一样极其厌恶上古文课,一上古文课就走神,为了保证听课效率,差点就效仿古人“悬梁刺股”。

  (三)在新的探索中,矫枉过正走入另一个极端,过于强调人文性,抛弃了工具性。

  在当前开展的新一轮课改中,相当一部分老师已经认识到传统串讲法教学的弊端,开始在文言文教学中积极转换教学思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摸索出许多有益的新教法。然而在新探索面前,有些教师矫枉过正,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对串讲法进行了全盘否认,全篇只字不提字词,让学生自己去看翻译书,上课时,从谋篇布局及主题等角度把握文章。

  这样的教学法在近几年的公开课及一些教学观摩课上比较常见。笔者在常常在课后反思这样的问题:这是在教文言文吗?有时候,笔者更觉得自己是在听一堂现代文的公开课。这样的教法完全抹杀了文言文区别于现代文的特色,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文言文也简单地当成现代文来教。较之串讲法强调了文言文的人文性,却彻底地抛弃了工具性。

  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角度来说,无论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彻底撇开字词,怎么能使学生积累古汉语中常见的字词,从而达到新课标中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要求。

  文言文的教学改革中的困惑是客观存在的,而改革的呼声也是日益高涨的。如何优化文言文教学效能,也是当前摆在众多关心语文基础教育的学者和在一线苦苦挣扎的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改革应该做到:文言,文学,文化,一个也不能少。

  在教学中,笔者结合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及自己的教学实际的反省,对文言文教学改革,进行了以下三点探索:

  (一) 重视朗读,强调文言文诵读能力的加强

  学习文言文,始终离不开诵读。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不无道理。正所谓“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故书不厌百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古人强调的诵读是符合认知规律的,也是我国传统文言文教学法里,值得发扬光德的优秀教学法之一。只是,今天的文言文教学不再需要摇头晃脑地僵硬地读背。而是应该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韵味,读出语境,读出自我独特的体验。

  反复诵读。这是文言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语文是一种语言类的学科,既然是语言类的学科,诵读就必不可少,这是语文学科属性客观决定的。因此,笔者认为,让学生养成多读的习惯,是文言教学的头等大事。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才可以及时地纠正自己的字音和句读;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才能极其流畅地通读全篇;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才能记住并能背诵出这些千古名篇。

  读出韵味 。文言文的诵读不仅仅只停留在反复的诵读上,还应该用心读出韵味。读,有口无心的诵读只是单纯的嘴巴机械运动,并不是我们要追求的教学目标。在现行教材中选择的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不仅内涵深远丰富,更是音韵和谐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不用高低抑扬的腔调朗读或吟唱怎能让“人心”与“文心”的感应?只有指导学生读出韵味,才能让枯燥的诵读就变得活泼了,让四方的中国字变成了由韵律的音符,也变成了一种快乐的享受。

  读出意境。这些经典的文言文,往往承载了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与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传递着民族的精神,很多时候都涵泳深远,颇有“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意味。尤其是古典诗词,其意境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旦拿来分析解读,则美感全无。笔者认为,不妨就放手让学生去美读,读出语感,读出意境。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在反复诵读,读出韵味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品味语言,推敲语言,从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融入诗歌的意境。

  (二 ) 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让文言文教学的课堂生动起来

  过去的传统“串讲”法之所以遭人诟病,无非是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单一地依赖这种简单的教学手段,使文言教学简单化,模式化,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文言文教学变成了一潭波澜不兴的死水。笔者认为文言教学也不能彻底抛开串讲法,大搞特搞所谓的新形式,新手段,而应在串讲法的基础上,兼收并用,开拓思维,积极创新,丰富文言文课堂的教学方法。

  除了上文提到的许多教师正在努力探寻的“美读法”之外,一些教师正在积极探索“情景在现法”,“课题报告法”,“百家讲堂法”等新教学方法。

  笔者就拿“情景再现法”为例。在教授《赤壁赋》时。做了大胆的尝试: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标出描写作者心情变化的字眼行踪。然后依照这三个字眼,找出作者心情变化原因的语句。最后在背景音乐中,请学生大大胆假设自己就是被贬黄州的苏轼,请学生体味当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来,就用极其直观的再现了苏轼的情感变化,使文章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苏轼,走进苏子文。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在适当的篇目,适当地加以运用,不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吗?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是“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提出者,他认为,要让教育发挥最佳效用,就应该“选择可能适应教育过程具体情况的最佳方案”进行教学。套用他的理论,要想让语文教育发挥最佳效用,就应该“借助最能发挥语文资源效用的语境实施最适应教育过程具体情况的最佳方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三)  多渠道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拓宽文言文教学的外延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不仅教学手段单一,就连教学资源也比较单一。以往除了书本及练习题之外,只有一些老得掉牙的音像制品等教辅材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言文教学的枯燥。

  较之以往的教学,很多有条件的学校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一些老师也在文言文教学中大量地使用课件,活泼了课堂氛围,加大了教学容量。然而,笔者认为这样远远不够。新课标中明确强调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我们应该对这些课程资源善加利用,使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如虎添翼。

  比如在教庄子《秋水》的时候,把课堂从教室移到了图书馆。笔者先将学生分成八个自学小组,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给他们两节课的时间,利用学校图书馆里的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完成课前布置的相应学习任务。先前还担心,可能过高低估计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无法完成所布置的学习任务。

  而结果让笔者着实惊喜了一番,在自学汇报课上学生不仅利用图书馆里的古汉语字典,落实了文章的字词理解及翻译,还利用网络资源,对庄子及庄子思想作了全面而透彻的了解。更令笔者惊喜地是学生不仅找出了一段成语“望穿秋水”的动画片进行展示,有一个小组还自排自演了《秋水》课本剧。

  由此可见,开发文言文课内及课外的课程资源,活泼了文言文教学,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这样的尝试,多几次又何妨呢?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地统一”。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如能围绕“工具性”“人文性”选择好的切入方式,把两者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教学设计,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既能提高教学效能,又能提升学生素养,这不就是当前我们开展新课程孜孜以求的教学理想吗?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4期)

  (2)《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第一版)

  (3)王荣生  黄伟  《高中语文(必修)新课程课例评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解答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技巧性与人文性    下一篇:给学生的思想插上飞翔之翼——以《丹柯》为例谈小说的多元主题解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