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中国传统德育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中国传统德育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德育理念中的“德”蕴含着丰富的含义,有仁、义、礼、智、信、忠(孝)、恕、勇、谦(让)、俭等内容,这与今天德育内容的核心价值有共通之处。而且含有“得到”的意思,使德育过程内化与外化相结合。“且仁必智”的德智合一观,主张德智统一,要做到德育与智育并重。在育德的过程中要善于培养个体的智力,同时,在育智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培育个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二者相互促进,而不偏于一端。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行合一观,主张在知、行与德的关系问题上,要将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统一起来看待;在德育方法上,要将说理教育与行为训练结合起来。这些理念在今天的德育过程中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字】传统文化  德  德智合一  知行合一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中国素有重视道德教育的文化传统,孔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主张“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中国传统的德育理念对我们今天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有许多借鉴之处,我们应该对其加以重视、梳理、归纳,批判地加以继承。

一  中国传统德育理念中“德”的含义

何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德”的含义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变化与定型的过程。从词性的角度来看,统观中国古代历代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言论,“德”一作名词使用,一作动词使用。

作为名词的“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虽有多种含义的用法,但主要赋予的是伦理道德的意蕴。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伦理道德源于殷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代,经过诸子百家的讨论与宣扬,逐渐成熟。春秋前期,“德”即有仁、礼、惠、忠等内容。虽然,诸子百家的学术观点各异,互有争论,对道德的具体认识、理解和态度千差万别,但对道德的原则性认识也有许多共通之处。从当时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儒、墨、道诸家学派对德性的理解和认识来归纳,先秦的“德”有仁、义、礼、智、信、忠(孝)、恕、勇、谦(让)、俭等内容。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了思想文化上的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汉代之后,人们对“德”的理解多以儒家观点为主体,进而兼收并蓄其他学派的观点。汉儒将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提升为“五常”,出现“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宋代以后,仁义礼智被提升为最高道德原则。但程朱理学家却对“三纲五常”推波助澜,“存天理,灭人欲”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思想起到了禁锢人们头脑的作用。宋元时期,有人提出孝悌忠信和礼义廉耻的“八德”观。八德是宋元明清时代的道德规范。还有勤俭、刚直等亦称为美德。

作为动词的“德”,《广雅·释诂三》“德,得也”。“德”含有“获得”、“占有”之义。从孔子、孟子等人重视实践的言论看,先秦儒家思想里多含有“行有所得且得于心为德”的思想,即主张人们只有通过锲而不舍地行仁、义、礼、智、信、忠、勇,然后才能使自己逐渐获得相应的德性。先秦以“得”释“德”的用法,被秦汉至清代的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清代《说文解字注》“内得于己,谓身心所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个人将自己心中固有的德端发扬光大或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自己的品德,同时又推及他人身上,使他人有所得到,这样的“德”,才是真正的德。“德”既包含一种内化的过程也包含一种外化的过程。她蕴含着既利己又利人的互惠互利思想。

二  “且仁必智”的德智合一观

德智关系问题是道德与智慧(知识)二者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的问题。综观中国的伦理道德思想史,对于德(亦作仁)与智的关系,不同学者的看法存在差异,但主流派的观点是主张“德智合一”或“真善合一”。提倡一个人在修养自身时要做到将高尚品德与才质俊美相结合。“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孔子明确将“仁”定义为“爱人”,而将“知”(即智)定义为“知人”,这意味着,“仁”与“智”在内涵上有相同之处,明显有一种仁智合一是思想。孔子兼重仁智,又以仁智勇并举,仁居于第一位,智居于第二位。虽然没有将智提到第一位,但并不轻视知识。“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崇德是仁,辨惑属智。孟子鼓吹仁义,但也认为智就是对于仁义的认识。“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他曾“德慧术知”并提,“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这表明孟子虽然持重道德,但也不贬抑道德的价值。《易传》强调德智的统一,“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精义入神、穷神知化,属于智;精义的目的在于提高品德,品德高尚就能穷神知化了。德行与智慧是相互促进的。《中庸》论知行关系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又说:“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一方面,学问思辨在笃行之先;一方面,德性为问学之本。《中庸》肯定了德与智、知与行的统一。

这一德智合一的理念被后世大多数学者所继承。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必仁且智”,强调智与仁要结合,认为一个人修德,“莫近于仁,莫急于智。不仁而有勇力材能,则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辩慧獧给,则迷而乘良马也。故不仁不智而有材能,将以其材能以辅其邪狂之心,而赞其僻违之行,适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恶耳。……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极其推崇德智统一的思想。宋元理学家都讲仁智的统一,张载说:“‘大德敦化’,仁智合一,厚且化也;‘小德川流’,渊泉时出之也。”“君子不欲才过德,不欲名过实,不欲文过质。才过德者不祥,名过实者有殃,文过质者莫之与长。”朱熹认为只有品德高尚且才华横溢的人才配称“君子”的名号。 “问:‘君子才德出众之名’。 曰:‘有德而有才,方见于用。如有德而无才,则不能为用,亦

    

何足为君子’。”[11]

总而言之,“中国哲人认为真理即时至善,求真乃即求善。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准则。即真即善,即善即真。从不离开善而求真,并认为离开求善而专求真,结果只能得妄,不能得真。为求知而求知的态度,在中国哲学家甚为少有。中国思想家总认为致知与修养乃不可分;宇宙真际的探求,与人生至善之达到,是一事之两面。穷理即时尽性,崇德亦即致知。”[12]

三  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行合一观

德育过程既是认识过程,也是实践过程,是两种过程的统一。

知行合一,“知”指道德认识,“行”指道德行为或道德实践。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两者必须统一,否则根本谈不上有道德。因为他们大都把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能否统一视作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态度问题,知行合一是所有古代学者终身追求的目标之一。

孔子注重言行一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速也。”[13]言必须与行相符,行为上做不到的就不要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14]读书再多,若不能用于实处,也是无益的。“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5]将知与行是否一致作为划分“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准之一。孔子把认识论与伦理道德修养结合起来,主张知行合一的思想,对后世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观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庸》在论述为学之方时,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将学、问、思、辨和行五者结合起来考虑,并将“行”视作最重要的环节。宋元明清学者对知行合一观念的发展起来巨大的推动作用。程颐说:“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知的浅。”[16]强调知行的统一。“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施。”[17]主张知行不可偏废,知靠行来实现,行靠知来指导,两者不可分。王阳明明确提出“知行合一”之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18]

四  当代价值

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是学校对学生施加的各种德育影响的具体教育信息。德育内容既是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传道与创造、实现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个体进行道德学习、掌握道德规范、提升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今天,中学的德育内容主要有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教育以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等。其核心价值包括自由、平等、尊重、法制、人权、民主、关心等具有高度稳定性的规范。我国古代德育内容体系核心价值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与其有一定的共通性。

从对“德”字的理解可看出,古代学人将“德” 视作人是内在品质,并注重“德”的实践精神。古代学人一般认为,“德”指个体闻道而心有所得谓之德,主张将“德”视作个体的内在品质,强调个体在道德修养过程中要做到自得于心,进而重视道德是内化问题,使道德教育在个体的心中扎下“根”。同时,古代学人非常注重“德”的实践精神,强调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亲身不断践履使自己有所“得”进而非常注重解决道德修养上的“知”“行”脱节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德育的效果。今天,我们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不仅要将“德”看作一种外在的东西,注意学生外在行为的塑造,还要关心学生内在的心理的转化,注重道德实践的持久性,这样有利于德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个健全的人格,德、智、体三方面要都有提高发展,道德境界高、智慧高、强健的体魄,三者结合起来平衡发展。强健的体魄是德、智提高的前提;人要爱人,但如果没有知识,就没有价值;如只有智慧,而没有爱人之心,反而有可能会害人。古代学人的仁智合一观,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它对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克服科学这把“双刃剑”中的负面功效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使我们在科学研究或教育活动等实践活动中,既自觉地将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真、善、美的统一,又做到德育与智育并重;在育德的过程中要善于培养个体的智力,同时,在育智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培育个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二者相互促进,而不偏于一端。[19]

知行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古代形式,古代学人论学,不是徒托空言,而要在生活行动上表现出来,要将自己的生活行动与学说理论统一起来。他们主张在知、行与德的关系问题上,要将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统一起来看待;在德育方法上,要将说理教育与行为训练结合起来。而且,他们在强调知行合一的前提下,又看到了行在品德修养中的特殊作用,于是在品德修养中多推崇行。“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去知行本体,固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20]在当代我国的德育中,若能正确借鉴中国传统知行合一的思想,对于纠正德育中出现的知而不能行或只是盲行等知行脱节的毛病有一定的裨益。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道德基础的国家,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且最成熟的部分,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积极向上、行之有效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理论等。这里笔者只涉及到中国传统德育理念的一点皮毛。当代中国的德育要想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在做到放眼世界的同时,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对接起来,吸取传统德育理念的精华,将其“根”深深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里,这样根深才能叶茂。

 

【注释】

《论语·为政》

《孟子·尽心上》

《论语·颜渊》

《论语·颜渊》

《孟子·离娄上》

《孟子·尽心上》

《周易·系辞下传》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正蒙·至当篇》

《二程遗书》卷二十五

[11]《朱子语类》卷三十五

[12]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新1版,第7页。

      

[13]《论语·里仁》

[14]《论语·子路》

[15]《论语·宪问》

[16]《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

[17]《朱子语类》卷九

[18]《传习录》上

[19]汪凤炎著:《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曰第1版,第133页。

[20]《传习录》中

 

【参考书目】

仇忠海,戚业国著:《人文·德育——将德育根植于人文沃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汪凤炎著:《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曰第1版。

张兴著:《教育通论》,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新1版。

张岱年著:《张岱年哲学文选》,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心育功能的落实    下一篇:试论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