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地理论文

论地理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所属栏目: 地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地理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戴一欣

东莞中学    广东省东莞市    邮编:523005

【摘要】  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主要表现在爱和文化传承,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全面关怀,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人文责任是一个教师的最高修养。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地理学科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究其原因,与地理学科在中学教育的地位尴尬、教学过程过于强调知识教育、教学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师自身人文修养的缺陷等有关。要使我们的教学充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必须树立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作业练习、评价考试等不同环节倾注我们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地理教学;人文关怀

引言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中学地理教学重知识、轻育人,过分强调升学的需要,于是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权威,学生则沦为被动接受体,其结果是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压制,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背离。自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这些情况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教书与育人相剥离的负面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实际上,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缺的不是教育,更多的是缺少人文关怀。

一、什么是人文关怀

我国很早就提出了“人文”这个词语。《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人文”是同“天文”相对举的。直到现在,我们地理学仍然常常把“人文”与“自然”对举,如说“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人文”就是指人的精神力量、体现了人的存在,折射着人的本质,这与西方把“人文”用来指向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特别是指人类的精神文化,指向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的探究,有着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

人文关怀主要包涵两个方面:爱和文化。爱的基本要素包括给予、关怀、责任感、尊重和理解。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有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即非物质和物质文化。”文化具有学习性、累积性、工具性、创造性和整体性等特征。人文关怀在教育中是通过文化对人的心理的介入来影响人的。如我国儒家孔子所谓“成人之教”,“为仁由己”,“天地之性,人为贵”;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以及程灏“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他们所宣扬的儒家文化均体现出一种发展个体人格,弘扬主体精神的人文关怀,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本主义精神特色。自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推行以来,人们开始转变教育观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教育面向21世纪研讨会上,组织者将“学会关心”作为教育主题,希望倡导一种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关心人类的存在条件的价值理念。这与儒家文化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是相通的。
  “人文关怀”,普通人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对人的关怀。综述而言,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 事实上,人文精神的形成,是与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步的。对于人文精神的提倡与研究,无论中外,都是“古已有之”。到了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文精神的重视更是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应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倡人文精神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科技突飞猛进,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不断满足着人们对物质的追求.科学的有效性使人们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崇拜,认为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为了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人类不断改造自然,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和环境污染、土地退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摆在人类面前。这一切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指导。面对人类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价值观念的混乱、道德归属和精神家园的迷失,促使人们对过去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行反思,这就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充分发展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他不仅关注自身的发展,还时刻关注着社会和人类的发展,教育应该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作为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肩负起这种人文责任,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又完善人格,提升精神境界.

在我看来,人文责任是一个教师的最高素养。所谓人文责任,应该是以人性、人道为基础的人类共同精神价值的主动承担。这种承担的核心就是对“人”的关怀。这是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最迫切的需要,因为它关乎我们每一个受教育者生命的尊严、价值和命运。然而,这种终极的关怀在庸常的生活中又最容易被失落,对教育技术、对考试制度、对教学权威的过分迷信常常让我们失去了深入体察学生人性人情的耐心,“目中无人”而最终陷落在自我为中心的迷宫里。

二、中学地理教学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分析

1.地理学科地位尴尬

人们几乎都注意到,前些年参加文科高考的学生要考地理,但考地理学专业的学生却不需要通过地理的考试;在欧美的许多国家里,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而地质学、气象学等部门自然地理学则归于自然科学,但在我国,地理学却一直属于自然科学,学生无须对社会人文科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有深入的了解;有一段时间对人文地理学的重视每况愈下,有识之士提出要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就连大学地理系也纷纷改名,虽体现了当今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却忽略了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出于对人的生存的关怀,同时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人与社会的因素考虑进去。缺乏人文学训练所导致的视野狭窄和底蕴浅薄,更是地理学人才培养的巨大危险。新的国家高中课程标准把地理置于“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大学习领域,明确地理学科的“特殊”地位,却总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联系到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对地理学科的拿上拿下,地理学科地位在中学校园内显得有些尴尬,地理教师自身受到的人文关怀也少,于是地理教师相对于其他所谓主科教师而言,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稍嫌不足.

2.地理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知识传授

有很多学校领导老师都持有这样的观念:什么新课改,换汤不换药。平时教学一味研究考试大纲,对考纲上没有作要求的,一概不讲。有的老师一节课下来,滔滔不绝,还美其名曰“我所有的内容都讲到了”,言下之意是假若学生还不懂的话,那可不是我老师的责任了。这种机械、呆板的教学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能力。这种只注重知识传授的课堂,它的方式单一,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缺乏人情味,教学内容没有与生活实践相关的体验和情愫,没有体现教育的文化精神,那么人文关怀也就无从谈起了。

3.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情感教育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通过这种学习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等。在学校生活中,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是教师,学生们的一切表现,比如良好的学风、高尚的品质、科学的探索精神、奋斗精神,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等等,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们的人生经验、自我形象、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方法,对生活的热爱与不满,甚至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的教师结合5.12汶川地震来讲地质灾害,这本身是很好的素材。可是老师如果只讲震级有多大,破坏有多严重,死伤了多少人,甚至还把中外一些大地震死亡人数来进行对比。让学生听着只感觉到地震的恐怖、生命的脆弱。如果老师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地震灾区人们的角度,在大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掌握逃生的本领,教导学生要珍惜生命,这样的课,学生一定会喜欢的。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体现对学生的爱和文化的传承,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去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反之,不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缺乏学生信任,忽视情感重要性的教育是一种缺乏人文关怀意识的教育。

4.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缺陷

地理教育应追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他这句话深刻地诠释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宗旨。在我们今日的教育领域中,科学教育的地位和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及重视,但人文教育始终未能得到重视,并且人们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一个国家的文明、强盛,最终靠民众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教育是提高民众素质的最重要手段。人文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重在培养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提高人理性思维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上,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教人做人”。做一个知识广博,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人格高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含丰富的人;做一个对他人、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普遍人文关怀的人;做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眼界狭隘、志趣低俗,只求眼前实利,“有技术、没文化”的人格单薄的人。事实上,只有人文素质高的教师,才会思考人类社会、自然、他人、自身的问题,才能真正懂得做人的真谛。最终,把地理教学的人文关怀“内化”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因此,我们在呼唤人文关怀教育的时候,首先要审视我们的教育行为是否具有人文性: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是否把它当作实现教师人生价值与意义的途径与方式,而不仅仅是自己谋生的工具和职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的共处中,我们教师自己的人文精神有没有得到丰富和发展;我们在进行教学时,是否只想到学生的“前途”、“升学”及“今后的职业”之类问题,还是应想到我们同时也在培养他们的个性、思想和人文精神,在致力于学生“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

三、在地理教学中彰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1.树立人文关怀的教育观念

人文关怀的教育观念是一切地理教学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出发点,直接关系到地理教学活动的实施,影响到教育效果的好坏。根据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文关怀教育主要包括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口道德、环境道德、资源道德、全球意识、尊重不同地区和国家多元文化,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几个方面。 只有具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会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我想,这不仅仅是师德问题,也不仅仅是课程标准问题,人文关怀的观念源自我们对教育的激情,对每一个学生真诚的关爱。正因为有着深沉的关爱,我们才会富有耐心,热切地俯下身去,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教育追求,并以春风化雨的润泽将之转化为学生内心深处的自我期许。好学生从来就不仅仅是靠检查、评比、考试、竞赛造就的,好的环境加上好的自我期许,才是学生成长的必经之途。

一个人有怎样的期许,就会有怎样的行为;一个人有怎样的情怀,就会有怎样的处世方式。对学生、对老师皆是如此。作为地理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知识结构,把握时代的脉搏,做一位学识丰富、情感细腻、个性独特、富有创造力和人文情怀的教育工作者。

2.课堂教学渗透人文关怀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不要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而要把他们当作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课堂是个特殊的社会,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最肥沃的土壤。地理课堂教学更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自我发展。

2.1.1  地理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地理教学的人文关怀也主要体现在这里。学生想不想学,愿不愿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了解学生的需要。人们大都有这样的体验:吃饱了,再好的食物都会觉得没有胃口。教学过程也是如此。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之中。即让学生感到地理这门课程可以亲近、可学、可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不是根据教师教学的方便进行施教活动。现在学生对教师有一个普遍的抱怨,就是教师讲的学生不感兴趣,而学生感兴趣的教师不给讲。如讲到气象灾害时,我们都可以照书本和教参讲出寒潮、台风、水旱灾害等,但学生还想了解“厄尔尼诺”、“拉尼娜”等,对此我们必须调整自我知识结构。

第二:让学生有所得。学生有所得,一种成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一个人第一次的成功会激发起他获得千百次的成功的欲望和信念。”要让学生觉得:我有实力,我很自信,我要去学习,我能够成功。所以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成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自己能力的舞台。记得几年前我在初二上“非洲的气候”一节课时,我采用的是谈话式教学,课堂上我在几个中等程度的问题上点了一个成绩不是太好的同学,没想到他回答得很好,我说:“你其实很不错,只是平时拘谨了一些”。谁想这一表扬激发了全班同学的热情,他们表现出对“非洲的气候”这一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学生们对非洲气候的类型、特点、成因、分布以及非洲动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堂课师生之间谈话有条不紊、活而不乱地进行。

第三教师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设疑激思。优秀教师就是与一般教师有区别:优秀教师讲课善于将授课内容变为一个一个的疑问。在讲到高中地理“能源”部分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如:秦始皇花那么大气力去修长城,为何不去召集几个人研制原子弹、导弹?在人类发明创造历史上,先有蒸汽机,而后有内燃机,这说明了什么?中欧的内陆山国瑞士是如何避开能源资源的不足发展经济的?继华东、华南地区建立核电站以后,我国新建核电站最有可能建在哪一地区?如果我国的家庭普及小轿车,将对我国石油工业带来什么影响?展望未来,我国最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什么?这一个一个的疑问引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极大兴趣。

第四:让学生尝试跳一跳、蹦一蹦去摘到果子。根据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能独立解决,但在教师启发引导,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个人努力钻研下能够解决的问题,即“可望又可及”的程度。所以教师为学生制订的教学目标应处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认知前提,安排好新旧知识的连接。我在讲“大气的水平运动”时,按层次递进,依次讲述:只受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时的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二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时,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但不断偏转,直至稳定状态时,成为与等压线平行的风(地转风);受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时,风向又如何呢?摩擦力f与风向夹角θ(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的相互关系如何?当摩擦力f→0时,风向与稳定的地转风的关系又怎样?实际上,学生不断克服困难,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在这一乐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控能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必然会带来创造性的成果,也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第五:让学生感受地理的新意。教学内容要新颖。地理课堂绝不能拘泥于大纲。地理学科研究的新动向、新观点、新成果要及时补充到教学中来。如:3S技术及其应用;利用统计年鉴不断补充教学内容(如人口数量、粮食产量、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等)。教学方法要变化多样。我们反对那种“注入式“的教学,重视启发式,具体运用时要灵活多样,探求最优教学效果的方法。如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等都是地理课堂上行之有效的。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流出知识的溪流。”授课过程中,教师语言要清晰、简练、形象、生动、幽默,不讲废话,融传递知识、解答疑问、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于一体。一般来说,大学毕业后8――10年就应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即与众不同的讲课风格,让老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2.1.2  要使课堂教学彰显人文关怀,还要重视教学内容、教学语言的人文性。高中地理新课程以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根本目标,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学习“对生活、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如在教学“旅游景观的欣赏”时,通过黄山的录像、图片资料让学生领略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体会以情观景最高境界。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把感受、想象自然美和环境美的审美能力升华为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行动。

2.1.3  要重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人文性。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比如在教学“地球在宇宙中”时,通过对各种光照图的比较,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地轴、太阳光线、晨昏线以及它们之间的角度关系;通过对宇宙探测和开发的介绍,特别是我国近年来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在教学“全球性环境问题”时,针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如何减排温室气体,减缓温室效应,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学生树立国际合作意识、全球意识和环保意识;在教学“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时,结合我国三门峡、长江三峡等大型水利工程,通过辩论的形式对于“要不要建水库大坝”各抒己见,并用“水电专家”、“政府官员”、“库区移民”等不同角色扮演,去深入了解工程的利与弊;在“广东地理”、“东莞地理”等乡土地理教学时,可采取“还我碧水蓝天”、“为子孙后代留一条干净的河”、“一百年后的松山湖”等为主题的即兴演讲,增强学生关心、爱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社会责任感;在学校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中,还可以设计地理主题班会课。在教学手段上,可以灵活运用地图、模型、录像、幻灯、计算机多媒体等,尊重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要,创造和谐的人性化的地理课堂。

2.1.4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不排斥差生。不同年级的地理课程,难度也不一样,特别是一进高中,学生就要学习难度很大的“地球运动”的知识,这常常让一部分人,尤其是空间想象能力不强的同学望而却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并及时在课堂内外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消除畏难情绪。让这少数人,甚至是极个别人的利益也得到尊重。

3.作业练习体现人文关怀

首先,作业练习的布置要体现人文关怀。学生基础有好坏,学习能力有高低,因此,作业练习的难度、布置的数量、完成的时间应该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我通常是将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在不同时间段,对各种层面的同学区别要求,但又没有歧视之嫌。如在布置“正午太阳高度”练习时,我就分“二分二至日东莞(纬度约23°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作图说明并计算二分二至日东莞的正午太阳高度”、“推导东莞全年任意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推导任意纬度某地任意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设计一个实验,在二分日粗略测定东莞中学所在的经、纬度”等不同层次,既有具体要求,又富有挑战性。其次,作业练习的编印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有些教师,特别高三教师,从网上下载的一些题,不经过自己的思考、改动,就原封不动地印给学生做,有的甚至连原命题学校和人员的字样都没有删除掉,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我们在编印练习时,要考虑学生能否有充裕的时间,阅读量是否合适,图表尤其是扫描的资料一定要清晰等等。再次,在平时练习布置时,多一些主观题,少一些客观题,内容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的实际,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如果要布置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应详细指导学生注意论文的格式、论题的实效性、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应用等,而不能只是布置完任务了事。

4. 学习评价凸显人文关怀

教师的人文关怀还应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从尊重人的角度看,地理教师应该淡化回答内容的评价,而应当去关注学生的回答行为,其评价点应放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适时的激励性评价,因人施“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极富人文情调的关怀。要变否定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作业认真、考试成绩优良,就及时把这些记录到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这里我还想谈一下地理考试如何彰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大家都知道,每年的高考从上到下,精心准备,在考场布置上、在监考老师的人员安排和培训上、在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上,都无不体现着对考生的人文关怀。那么在我们平时的地理考试中,要注意些什么呢?在编排试卷、选择考试方式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体现人文关怀的考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编排试卷时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这一规律。另外,还要在试卷考题上对考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提醒以及简要说明。试卷开始要注明:试卷的页数、题号、试题类型、题数以及每道题的分值和限定时间等。试卷编制要重视综合平衡,科学用语。题干部分阅读材料长短要合适,地理图表要清晰,地理试题要贴近生活实际,题目背景资料的情景选材以及地图图表的内容设计,其呈现方式要新颖独特,没有难以理解的背景材料,也没有复杂的地图图表,所给背景资料简单明了。还有易、中、难题搭配恰当,并注意编排顺序。看似一些平凡小节,但无形中有爱护、有关心,心若如此细腻,非有大爱无以为之。

 

结束语

知识可以通过传授而获得,而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的人文素养主要不是“教”出

来的,是学生在良好、健康的人际交往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养成的,特别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文关怀对学生个人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地理学本身就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中学地理教材有许多的人文精神内容蕴含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如人口增长与分布、城市化及其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热带雨林破坏、土地荒漠化、防灾减灾、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种族矛盾等等。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地理教育既充满智慧和理性,又充满人文的关怀。

 

 

 

致谢

在写作本文过程中,得到省教研室周顺彬老师、东莞市教研室李宏定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陈兴旺). 呼唤家园的回归——当今地理教育中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 [J]地理教育,2006年,第3期:P4-5.

作者(贺慧梅). 地理课堂究竟缺失什么?. [J]地理教育,2007年,第2期:P10.

作者(蒋菊丽).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人文精神的融合. [J]地理教育,2007年,第6期:P8.

作者(李成月). 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 [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年,第6期:P12.

作者(刘建娥). 论人文关怀. [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P27-31.

作者(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幸福[M]. 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 P56.

 

附:  教师点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后进生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下一篇:论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资源的类型与开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