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地理论文

“同题上课”教研活动议课的着力点

所属栏目: 地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同题上课”教研活动议课的着力点

厦门市翔安区教研中心(361102)   郑明进

“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教研活动深受广大地理教师的欢迎,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锋与天气》本节“同题上课”教研活动为例,谈谈“同题上课”教研活动议课的几个着力点。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才得以组织和调整,教学活动才得以合理的安排和开展,学习结果才得以预测和分析,学习评价才有科学的依据。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和学情,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明确的行为主体,学生的行为,说明学生完成任务所允许的条件,提出评价学生达成目标的标准。以下是两位老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师1:1、知识与技能:运用简易锋面天气图判断锋面的类型,并分析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过程和特点。2、过程与方法:阅读简易天气图,对常见的天气系统进行分析,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正确表述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及发生的机制和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提高地理素养。

师2: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锋在移动过程中对天气变化的影响。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活动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综合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能阅读和分析简易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初步学会对地理图表资料和教学案例的分析方法,并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相互作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并运用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来指导生活。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与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乐于交流与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修正自己观点的习惯。

本节课所涉及到的课程标准是“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两位老师准确把握了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知识层次与技能水平上的要求,但师2在描述教学目标时,进一步确定了作为铺垫知识的层次水平,明确了教学的广度。师2在描述过程与方法时比较具体,如“用案例说明……”“结合我国……说明……”。师1在描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操作性较强,而师2的描述较不具体。

 

二、课程资源的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新课程地理教材绝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在合理利用教材的同时,应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考虑实际教学需要,使地理课程资源因地、因事、因人制宜,不可 “千篇一律”,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力求体现“本地特色”。

师1:教师播放两则连续时间变化的天气预报录像,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天气的多变,强调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然后,教师讲述: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的天气系统多种多样,今天我们首先从锋面活动开始说起。

师2:下表是某中学气象小组测得当地某年11月中上旬的天气记录,读下表思考:

后创设如下问题情境:1、该地天气变化特点?2、什么是天气?3、该地天气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变化?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课。

两位老师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密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师1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天气预报录像”,师2则引入“某中学气象小组测得当地某年11月中上旬的天气记录”创设问题情境。但在课程资源的鲜活性方面,师1联系近期的天气预报,师2如能提供本地近期受到冷锋影响的天气资料,学生更有切身的体会。

 

三、教学策略的运用

 

课堂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方式。它不仅仅包括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法,还包括教师解决问题情境的行为,教师对班级的管理行为等。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要注意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学趣点问题化,教学内容图像化,教学过程关注活动设计,运用结构图进行课堂小结。例如:两位老师在讲到“锋的结构与天气现象”时,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

师1:教师展示一幅锋面雨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锋面附近常伴有的云、雨、大风等天气是怎样形成的?降水为何发生在冷、暖气团相汇处,而不单纯发生在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的一侧?降水的雨区位置有何特点?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后,教师利用动画演示锋面雨的形成过程,以加深学生印象。

师2:教师解释几个关键概念:气团、冷气团与暖气团的性质差异,后提出问题:冷暖气团相遇,其交界面称为锋面,其形态如何?接着,教师介绍锋的结构,并创设如下问题情境: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是过渡区域,大气稳定性如何,会出现怎样的天气现象?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让学生充分发展意见,得出结论后,再利用课件演示锋面雨的形成过程,印证学生的结论。

两位教师都很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思路上两位老师则截然不同。师1采用由结果到成因的教学思路,先引导学生读图得出锋面附近的天气现象,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其成因。师2所采用的是由成因到结果的教学思路,运用发现法,要求学生对锋面附近的天气现象进行大胆猜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为课堂生成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四、教学媒介的采用

 

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作用,同一种媒体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目标水平或不同的学习者,其作用也不相同。教学媒体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有机整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欲达到教学媒体与教学目标、内容及过程的有效整合,则需要在对上述几个方面的精心设计中找准最佳作用点及最佳作用时机。

   

师1: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冷锋与天气示意图”,组织学生讨论锋前、锋后、锋面附近的天气特点,并将讨论的结果及时显示在课件上,后利用动画演示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师2:教师利用动画演示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某地的天气变化情况,教师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边利用板书进行归纳小结:

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大风、降温天气。

过境后:单一气团控制,气温和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气象站

师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图文结合、动静结合,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师2发挥传统板书的作用,提纲携领,呈现知识结构。

总之,开展“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活动,让老师们领略到 “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风采。同一篇课文,教师的教学设计各有千秋,课堂教学更是显现出自己独有的风格,这些给执教者、听课者以莫大的启发和收获。议课时,应从大处着手,了解任课教师所运用的教育教学理论,研讨他们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是否符合新课改理念,从小处着眼,对落实同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所呈现的课程资源、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所设计的练习、所采用的教学媒介等方面进行比较,使个人教学水平能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在对比中生成创新的火花,寻找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并以“点”带“面”,总结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有效方法,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新课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地理“兴趣引导”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