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化学论文

化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所属栏目: 化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化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吴亦龙

(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松烟中学  贵州  余庆  564400)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在学习活动中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对学生学习的帮助针对性要强,对于学有余力并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应应导他们在课后继续学习,以进一步发展他们学习化学的天赋。

1   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得到发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应弓博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进行教学。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化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引导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学会迁移,能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重视演绎推理的运用以及与横向知识的联系,确保自己的教学能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可以分成几个小步子,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前面学习的知识能为后一步学习提供基础,使新的教学能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之上,并能逐渐有所提高。
2   创造良好、有效的学习环境
    创设所有学生都能进行有效学习的问题情境。化学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生学会解决一个个化学问题的过程,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大量的事实表明,学习的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性的情境常常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如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可设置这样的情境:自然界里二氧化碳总在不断地消耗、生成。你知道这些变化吗?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有什么影响?M氧化碳和人体的健康有关系吗?
    化学教学应与学生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及社会环境相结合。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探索隐藏在化学现象背后的化学规律,通过从自然、生活到化学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如观察生活中许多铁制容器生锈现象,告诉学生每年因生锈造成钢铁的大量损失,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分析钢铁生锈的原因,找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强烈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原理,勇于探索生活用品中的化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实践活动。
    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使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由于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多种资源都可以作为课程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课程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实验室,以及校外的工厂、农村、科研所、科技馆、电视节目等。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地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科书等文字教学资源,同时辅助以音像等多媒体教学软件。
3   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层次上得到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推导、论证相关的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点,实验课的主要任务题得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现象或亲自动手操作来获得感性认识,检验理论观点,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与此同时,训练实验操作技能并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对学生的实验教学应课内外并重,既要注重课内的分组实验教学,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课外使用身边物品进行化学实验,拉近生活与化学的距离。
    注意化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科学的物质观的同时,也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帮助他们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化学与社会文明进程的联系。例如:讲化石燃料这一节时,使学生知道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但它们都是不能再生的,而且由于广泛的使用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增强学生的能源危机意识,深刻认识积极开发清洁新能源的重大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结合。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通过化学课程的教学,应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化学,从生活到化学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学化学以实验为基础,以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为主体,概念的形成和化学原理的掌握都是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而实现的,所以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习化学时显得尤其重要。人的思维发展由具体的感知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化学教学应适应并促进学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教学时必须从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始,充分利用观察和实验,展现化学现象,重视表象的作用。同时,对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应注意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
4   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首先,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相信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和谐空间。同时应帮助学生对环境和自身的理解,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快体验,避免用惩罚、强迫和种种要求或约束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应通过订阅多种科学杂志、组织课外化学兴趣小组、参观、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其次,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科学探究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  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它可以通过观察、提问、实验、比较、推理、表达、应用以及其他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这些优良思维品质正是科学素养中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科学的方法,获取化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多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展新的化学情境与已有的冲突,从而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的假设和猜想。教师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学会科学探究,在探究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初探    下一篇:化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浅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