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浅谈“如何加强童声合唱教学”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发展所必须,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生是一个悲剧。”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然而,对于小学生,童声合唱教学,这种儿童们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少年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谐、美妙、动听的合唱,它不仅可以引导孩子们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而且还能使他们得到精神粮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审美感、集体主义观念和高尚的艺术情操;同时,它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音乐知识、技能和技巧在合唱训练中得到同步提高,增强与人协作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达到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身心的目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而,合唱教学也被我们视为是一种高层次的歌唱,是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体现。在音乐艺术领域内,合唱是声乐系列中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由多个声部合作,以较强的表现力和群众性的集体歌唱方式,来表现较复杂的声乐作品。然而,合唱这门综合性的艺术,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尤其对于儿童,训练起来其难度更大,因此,童声合唱教学也就成为了小学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且难度较大的课题,那么,对于“如何加强童声合唱教学”这个问题,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第一、训练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音乐听觉。

    它是合唱教学环节中不容忽视的,也是学习的关键。学生若没有一个良好的聆听习惯,缺乏对多声部和谐的感性体验和合唱成功的经验,对于学习合唱的兴趣就不高,没有学习兴趣,那么要想学好合唱就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和谐,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感受到了和声的美,他们才会产生对合唱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让学生学会认真地听、安静地听,带着问题去聆听,我通常会先让他们欣赏一些中外优秀简短、富有童趣的二声部合唱作品,让他们去聆听、体会作品带给他们一种怎样的情绪,描述了什么内容,展现了怎样的情景画面;去发现作品前后歌唱速度、力度上有什么变化,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初步达到能听辨别出演唱形式是合唱还是齐唱,有两个声部的概念;演奏的乐器中有没有自己熟悉的并说出其名称,训练他们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使他们通过在学习音乐本身的旋律中,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以此来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

    (二)多听辨旋律练习。先让学生跟着钢琴哼唱高声部旋律,不唱唱名,再跟着哼唱低声部旋律,不唱唱名,然后教师将两个声部同时演奏让学生倾听老师弹的是哪个声部,答案不一,有的说是高声部,有的说是低声部,有的说好象两个声部都有,反复听后,他们都能感觉到有两个声部在同时进行,长期这样进行训练,学生听力大有提高。

    (三)采用“干扰”听觉练习。比如我在教《红蜻蜓》这首曲子时,先在学生唱熟了高声部的基础上给学生弹奏低声部的旋律进行伴奏,给学生的听觉造成干扰,目的是让学生做到唱自己高声部的同时能兼听到另外一个声部与他对抗,而自己声部由于很熟悉了不至于跑调,也可以先练习低声部,老师弹奏高声部旋律进行伴奏加以干扰,反复练之,效果很好,最后两个声部同时演唱就很和谐了。

    第二、训练学生科学发声及音准、节奏、咬字、吐字。

    有了良好的聆听习惯和听觉感知能力,进行正确、合理的合唱训练就会更顺畅。童声合唱教学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达到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协调、平衡、统一,因此,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其训练范围广,内容丰富,必须抓住重点,分期、分批地突出一个中心,解决一两个问题,集训与平时短训相结合,先从发声训练入手,然后再逐步过渡到音准、节奏、咬字、吐字等方面的训练。合唱队在发声练习时,又要求要以姿势、口形、呼吸、发声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但每次发声练习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在10——15分钟左右,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并运用到歌曲演唱中去。

    姿势——不论坐或站,上身及头部要保持端正,双目平视,始终看指挥,颈、下颌及面部肌肉自然放松,不可紧张僵持或伸长,双肩自然放松,胸部微挺但不耸肩,以免影响发声器官的正常运用,精神饱满、集中。坐时,腰、背打直,双手平放于膝上,只坐凳、椅的前1/3,双脚分开同肩宽;站时,自然直立,腿不弯曲,不跷不歪,双手自然下垂于大腿外侧。

    口形——不能过扁、过宽,要像竖着的鸭蛋,比说话时的动作稍稍夸张一些,下颚要完全放松,不能因运动过度而妨碍发声,嘴唇要灵活有弹性和舌头配合演唱。

    呼吸——呼吸是唱歌发声的基础动力,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并进行呼吸练习,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在训练时,这就要求学生随歌唱的速度、力度、节奏、表情以及旋律的分句与声音的长短、强弱、顿挫、抑扬等而调节呼吸的缓急、时机、次数、深浅,恰当地运用与控制气息。其基本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要求运用胸腔、横膈膜、腹肌共同控制气息,使肺部气息容量增大、控制自如并有明显的呼吸支点。吸气时,用口鼻同时轻柔、平稳地吸气,要深而自然舒展,身体各部位应自然谐调,不要僵持;使气息深入肺底(但不可太饱满),膈肌下沉,胸腔两肋张大,胸廓下部稍感膨胀,并注意保持。呼气时,两肩、颈部、下颌及口腔各部位要绝对松弛自然,用胸、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使气息的运用控制自如,注意保持气息,使声音获得气息的支持,不可一泄无余。我一般用这两种呼吸方法进行训练:①舒起练习。吸气时,根据指挥手势,口鼻一起缓缓吸气,吸后停留瞬间,用轻柔的“S—”声,有控制地慢慢从牙缝里呼出。②突起练习。缓吸后停一会儿,用跳音“S、S、S、S”将气呼出。同时,针对他们普遍存在的呼吸紧张,吸气过多,发出声响、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问题,我根据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通为他们易懂、可行的实践能力,采用他们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练习。我把整个呼吸过程比喻得形象一些:比如将腹部想象成一个气球,吸气时,就是往气球里充气,气要吸到腰部,呼气时,气球下方有一种力托住,是从上方往外呼;另外,也可以把自己的身体想象成一个大管子,感受站在高山之上,把声音从后脑勺尽量用气息远远地抛出去来唱;体会被受到惊吓,吸着唱的感觉等等,启发他们做深呼吸练习、体会气息的位置及气息保持;对于声音的强弱变化训练,采用模仿回声来体现。这样,通过科学的训练,逐渐引导学生在发声练习中感觉气息的支持,掌握气息的强弱、快慢练习,并能逐步运到歌唱中来,学生轻松易解地学到了歌唱的诀窍,使得歌唱训练不再是枯燥无味的。

    

    发声——儿童的发声器官尚未成熟,他们用声纤细,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声音甜美清脆明亮,只有咽腔、口腔、鼻腔和头腔共鸣。特别是七至十一岁的童声,可以说是童声最好的阶段,因为男女孩子音色相同,声音干净漂亮,自然音域为十度左右。因而抓好这一段发声训练,可为今后增强表现力,提高演唱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儿童歌唱时的发声必须是高位置的头声发声,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在训练儿童歌唱发声时,先要考虑的是儿童具有优美动听的音质,而不是音量。为此训练时先用轻声带假声,再以假声找头声,逐渐扩大共鸣腔,去解决自然声的局限。发声先采用下行音阶,起音大致从d2音开始,用母音“U”和哼鸣“M”进行训练,这是因为d2音是必须用头声才能唱得出来的音高,母音“U”,音色稍暗、柔和,用它进行训练也容易找到头腔共鸣,克服喉音、大声吼唱、位置低、声音“炸”的等状况,哼鸣训练要用直声唱,不要颤音,因为用直声训练比较容易产生共鸣性,而且还可以获得明澈、纯净的音质。同时,针对声带和后头紧张、白声等毛病,可采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抬高软腭,放松下巴等等;也可采用一些趣味性的练习曲进行练习;还可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声音进行对比、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发声概念。另外,这些训练都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柔和、富有弹性的音阶,以级进为主,加母音进行练习开始,但是母音的变化不要太多,声音位置集中、靠过来了以后,同时还要伴随着渐强、渐弱,及有感情地进行发声练习。

    (一)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按音域进展的规律采取合适的发声训练。

    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调节和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技术的需要。无论哪一个声部,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训练,要知道学习要从基础入手,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基础必须打得扎实,要记住“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低声区的训练比较容易,因为练低音的呼气压力较小,声带很自然地放松,可用“mo”的母音下行练习,再用“ha”、“ho”母音由弱到强找准位置扩大共鸣。针对歌唱音准的控制能力不稳定的孩子,一般以发展自然语音基础为主,先进行带字的发声练习。如让学生朗读“妈妈”、“爸爸”等具有代表性的叠词,或有代表性的儿歌,要求语速放慢,将第一个字的音节拉长,并为这些字加上语调相符的音高。练中声区的音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大音域,同时还要求学生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及用假声代替真声的方法来歌唱,自然通畅地练习,不能过分夸张发声状态,切忌大喊大叫,以免养成不良的歌唱习惯,有碍童声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破坏合唱的和谐性。一般来说,学生唱起来轻松自如、自然亲切,教师听起来亲切自然、朴实无华即可。

    第二阶段是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加强气息与共鸣的配合训练,练好过渡声区(即换声区的训练),为进入头声区的训练打好基础。第二阶段的练习是关键的一环,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也比较长,但千万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于唱高音,要沉得住气,等这段音域巩固后,再进入高声区的练习。
    第三阶段即高声区的练习可以在比较巩固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进一步扩大音域完善和巩固发声状态,加深练习内容,可以进行各种母音的连接练习和各种声韵的字音练习等等,使各声种达到理想的音高范围。这一阶级的练习要特别注意高、中、低三个声区的音色统一,强弱自如、数人一声的发声要求,音的过渡不要发生裂痕和疙瘩,重点是加强头声区的训练,获取高位置的头腔共鸣,从而达到统一声区的目标。就要求学生做到气息通畅,喉头稳定,声音保持高位置,共鸣腔打开(胸腔共鸣在合唱中男低音最多,口腔共鸣所有声部都用,头腔共鸣男、女高音用得最多)。通过这样的歌唱发声训练,我们基本就可以唱一般难度较大的歌曲了。

    (二)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打好合唱基础。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的音高、节奏是唱好合唱的基础。童声合唱在音准训练时,首先要求学生唱准上下行的自然音阶,其次进行听辨和模唱练习,先听辨单音,然后到和声音程,练习和声音程时,还可以运用手势唱名进行训练,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手势把握好音准,以形成稳固的内心音程、音准感,最后到听辨和模唱简单的旋律。另外,在学唱歌曲时还要注意加强节奏感的培养,因此,要加强平稳节奏训练、变化节奏练习等,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反应灵敏性,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视唱练耳,它是解决识谱、音准、节奏、节拍感的一种练习,它要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从简单的音阶练习到各种节奏、节拍的练习曲,包括音程,一些声部合唱练习曲(根据合唱队的水平自选自编一些比较简单的两声部练习曲,以此来帮助学生揭开合唱的神秘面纱,长期系统地练习)。但是,练习曲的难、易一定要适宜,训练中,练习曲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练习时的情绪,在经过学生练习二到三遍能基本掌握时,学生学得比较开心,兴趣也高了,因为他们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当一首曲子唱上四五遍还未能掌握时,他们就开始显得浮躁、不耐烦,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反过来,太简单一唱就会的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没有挑战性,所以在选择练习曲的难、易度上一定要把握适宜。只有这样,在音准和节奏上做到准确无误,才能为后面高低两声部的和谐、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咬字和吐字训练,增强合唱效果。
    正确的咬字和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功,也是歌唱技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熟练的咬字、吐字技巧,不仅是要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唱发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富有感染力。很多孩子往往就因为咬不准字头、归不好字韵影响了声音质量,在平时的训练时这就要求他们做到:①平时坚持讲普通话,使之逐步掌握好普通话的正确发音,这是克服地区方言的有效办法;②习惯用“奶声”、“扁嘴”说话的学生多用带“a”、“o”的母音进行训练。③将每首歌词中不太容易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好,用普遍话正确朗读,随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结合发声训练,对准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这样以字带声、字正腔圆,正确的咬字、吐字,在歌唱中会增强合唱的效果。

      

    (四)加强声部的和谐训练,体现合唱的魅力。

    很多孩子喜欢表现自己,我“型”我素,拔出嗓子就吼,喜欢突出自己的嗓音,然而合唱是合作的艺术,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各声部不是搞比赛,也不是看谁唱得响,它讲究的是声部和谐、统一,相互烘托,追求的是音乐整体的和谐。

    在二声部合唱的教学中,因为高声部往往是主旋律声部,比较流畅,而低声部旋律的流畅性却差一些,难学、难记,在学一首新歌之前,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其所熟悉歌曲的高声部易给他们以较深的印象,而儿童学习的特点又是学得快、记得牢,根据这一特点,应采取“先入为主”的方法,对此,可在教学之初暂把高声部放在一旁,先学低声部,待学生对低声部有了一定的把握后再学高声部,他们同样会感到一种新鲜感。一般情况,我们还通常采用视唱法,即指导儿童分声部先后作识谱练习,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要注意的是:识谱练唱方式要多种多样,避免单调乏味而致学生疲劳;演唱时不要急于填词,先要求学生将两个声部都唱会,然后进行声部练习,在分声部练习时要着重指导学生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除音高、节奏唱准外,应注意正确的分句、气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然后,用哼鸣来合唱,这样既可减少填入歌词后的音准问题,又可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容,表现意义、音准,当各声部的旋律掌握后,就可以进入填词演唱阶段了。此外,我们还可以先由老师担任低声部,与高声部的学生合作,低声部的学生先跟着老师轻唱,再慢慢放开声音跟老师唱,渐渐地让两声部合起来。

    在此基础上,进行两个声部合练时,还应培养学生在合唱训练过程中自觉判断的能力:(1)个人演唱是否干扰了整体。(2)个人演唱是否衬托了整体。那就要求学生在教师指挥下用轻声、慢速演唱,力求连贯、完整,同时还要做到演唱时能兼听另一声部的音高及用心审听整个合唱的和声效果,通过训练使他们学会自觉地把声音和歌唱状态往和谐、统一的方向靠,努力体现合唱的魅力。也只有合唱声部清晰、均衡,声音和谐、统一了,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

    第三、培养学生歌唱时精神状态的训练,自觉地进入歌曲情景有表情、有感情地歌唱。

    为了更好地表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除了要对学生加强发声、视唱、练耳等基础性的训练之外,还应要求学生在排练和歌唱时,始终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保持一种兴奋、专注的精神状态,有表情、感情地歌唱,不能把劳累带进排练厅,如垂头弯腰的坐形、交叉双足等。因为精神不振、呼吸不畅会直接影响横隔膜的活力,音自然趋低。

    1、合理地安排各种演唱形式,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进行一些观摩和学习活动。如观看专业童声合唱团的录像、光盘或对录音进行欣赏、学习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还有教师在进行合唱歌曲的艺术处理时,可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他们思考、创想出不同的速度或力度来演唱歌曲,让他们有一种创编的成功体验,从而使他们始终保持对合唱更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活力。

    2、在训练的过程中,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生理、阅历等方面的因素,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利于合唱训练的进行,这时,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以最佳的训练方式来吸引他们对歌唱的注意力;之外,可通过选择丰富的合唱艺术作品来吸引他们的歌唱注意力,因此,选择合唱艺术作品时,就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技能特点,合唱作品的音域不宜过宽,一般以学生的自然音域为限,曲调较为平稳,富有童趣等等,具有较为广泛的涵盖面,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中、高年级在选择作品时,则可视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风格各异,艺术水准比较高的合唱作品,既有混声合唱、也有同声合唱;既有单声部、二声部合唱,也有多声部合唱;有一定数量的、适当的技术、技巧难度,还可供以后在学生的训练辅导中选用。同时,这样既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又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修养。

    3、发声能力只是基础, 在歌唱中,更重要的是对作品的理解及丰富情感的传递和表达,是声音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演唱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只有调动好学生的感情,让他们学会用“情”用“心”去唱,才能真正表达出音乐作品的内涵,才能在感动自己的基础上去感动别人。很多合唱队只重视声音,因此,往往忽视了情感,其实从歌唱角度来看,情感好比是声音的修饰,尤其是歌曲中的高潮情感的表现更是声音的补充,所以在平时的训练要反复地朗读歌词,从歌词中挖掘歌曲的思想内涵与情感;同时教师形象地比喻和引导也很重要,不同歌曲间情绪的转换,就要看老师或指挥的脸部表情的提示,让他们自然进入歌曲情景,有表情、有感情地歌唱。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倾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使学生乐意与教师进行交往,并在教师那里找到温暖和鼓舞,在融洽的气氛中学习、训练,才能使教与学和谐进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通过有表情、感情地歌唱,速度快慢、力度强弱、旋律起伏等方面的变化、对比,音乐才会有了灵魂,才会更生动,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

    第四、在合唱教学中还要重视训练与实践相结合。

    合唱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音乐表现形式,它要达到表现音乐内容、树立音乐形象、传递思想感情,最终还得走向舞台面对听众,完成合唱作品与听众交流的桥梁作用。在实际教学当中我发现,实践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增强合唱团队的凝聚力;能增进同学间的深厚感情和默契;能提高学生的实际表演能力及舞台演出经验;能让学生感受把合唱作品传递给听众的那份成功和喜悦。因此,在童声合唱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训练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合唱是声乐艺术宝库里的一朵奇葩,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艺术,追求多层次的立体音响美,它必须经过严格而科学的教学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然而,这个艺术高度,对于我们童声合唱的小学生来说,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因此,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教学要求,童声合唱教学要求音色统一、声部和谐、音量均衡,把“声、情、字、味、表、养、象”七字唱歌标准完美的体现出来。童声合唱教学它也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需要高度重视音乐课上的合唱训练,在这门丰富多彩的艺术中,有着广博精深的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去不断地学习、体味、探索、研究、改进,为学生创造一种更完美、更和谐的合唱氛围,真正让学生主动、协调、活泼地发展。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童声合唱教学才能起到启迪少年儿童的智慧,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直至达到审美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音乐事业才能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如何上好一节音乐课    下一篇:浅谈小学音乐中的合唱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