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认识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提要: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式、合作式和探究式的学习。在美术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和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因此,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摆在我们一线美术工作者面前值得研究的课题。基于这个现状,本人在教学中积极地改变教学观念,努力构建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初见端倪,整理成文。文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2、加强学科间联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3、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4、创设多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1)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2)开展画“日记画”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过程”。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探究性学习整体水平还不高,就连小学美术这种强调动手操作的技能课,也在实行着“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作品出现缺乏童趣,缺乏想象,成人气息过浓等一系列问题。然而新课改的春风打破了这个僵局,新课程理念赋予美术课程更新更丰富的价值内涵,并把美术课程从传统的知识技能为主的偏区中解放出来,注重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情境中学习美术,并进行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新意识,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美术课程改革的目标,本人在教学中尝试开展探究性学习,下面就把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几点体验,写出来与同道一起探讨。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课堂情境是对师生双方的一种刺激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创设适宜的课堂环境氛围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例如:孩子们最爱听故事了,我就在《设计一双新鞋子》的教学中,给学生讲旅行家的故事,以旅行家遇到各种困难引导学生想象。如在雪地上行走时鞋子会长出橇快速滑行,在登陡坡时鞋子会长出许多尖齿利于攀登,在平路上鞋子又能长出轮子或加上推进器,夜里还能闪射强烈的光线既能照明又能吓跑野兽……这些鞋子是多么富有爱心又颇具新颖。通过故事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感官,增强兴趣,为画出丰富的画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如在教学《会变的颜色》一课时,运用电脑教学,引出卡通人物“蓝猫”,在整个电脑演示过程中,都是由“蓝猫”提出问题。比如说,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并告诉学生答案在书中,看哪一组回答的快。于是在电脑不断进行动画演示,以及展现精美范画的情境下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分组讨论,并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特别活跃,内在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当然,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只有在教学中一贯重视探究情境的创设,不断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达到“见树木,更见森林”的境界。

二、加强学科间联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交叉和融合,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也是改革与发展要突破的一个难点。教育部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强调指出:“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形成多元化的美术教学主题,必将优化美术课程结构,拓宽美术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阔学生学习美术的视野,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挖掘美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激发学生综合探究兴趣,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创作《我们的校园》时,先听一段欢快的音乐,再听各种读书声、嬉笑声、玩闹声、叫好声……学生边听边沉醉,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室里同学们认真上课,书声琅琅,操场上做游戏,踢足球,花园里彩蝶翩翩,小鸟歌唱,这样运用音乐在儿童美术中的教学,一次次地积累美感经验,促使儿童的感官直觉发展到比较精微,比较敏锐的程度。他们一听到音乐就会感觉到某种色彩、线条、形状等,大脑里就会出现斑斓色彩和画面,像一连串银幕镜头。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绘画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美术、音乐两者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图画、声响、两个方面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告诉教育”,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接受性学习。而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形成、发展、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并能开展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活动。当然,强调“探究性学习”并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而是认为它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种上佳途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与学生认知状况,灵活选用各种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花花绿绿的糖纸》时,我就坚持让学生自己自由发挥,大但创造。没想到,原以为见识短浅的学生竟包扎出菱形、圆柱体、球形、椭圆、圆、锥形等十几中形态各异的糖果,且花纹千变万化,新颖别致。接着,我让学生联系平时所见的售货和购货情景, 6 人一组经营糖果铺,一组售货,余下 6 组做顾客,由制作糖果的人推销自己的产品,以锻炼学生大但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课程结束时,我告学生周五是教师节,下课之后,同学们可以再制作一些精美的糖果,把它们作为礼物,送给辛勤的老师们。由后来的情况可知,这一举措,激起了孩子们再创作的欲望,带动了他们积极参与其中的热情。

四、创设多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学生在亲自操作中体会到该“如何做”。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将得到“如何去获取知识”的体验,学生的各项技能和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会在其中得到提高。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创设多种实践活动,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不断提高探究能力。我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教学形式:

1、  用计算机等现代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当今的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带来了教育的革命,我在课堂上把电脑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我们学校先进的校园网实现了资源共享,给我们美术课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可以通过互连网搜索全世界的信息,取得对我们教学有用的信息,自制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平时的教学中我都尽量发挥电脑和校园网的作用,调用大量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而学生则可以在校园网上粘贴自己的美术作品或发表对他人作品的评价或跟同学、老师共同探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这种交互活动能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2、开展画“日记画”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所谓“日记画”是用绘画的方式写日记 ,用线条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同时也可附以简短的文字。其实绘画也同文字一样,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运用绘画写日记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得到发展,使眼手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为创作积累题材。许多教师都会感到辅导学生创作时,没有什么题材可以画。往往是学生等着老师说画什么,怎么画,采用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作品带有成人的味道,不符合儿童感知规律。好的儿童作品应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充满童趣。让学生多画日记画,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这个活动也能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养成学会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教学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地改变教学观念,构建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探索创新的境界中,更自由地思考、讨论和学习,更主动地投入和创新。

 

参考文献:

①《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5期

②《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年第2期

③《艺术思维和创作的发生》杨文虎著 上海学林出版社

④《儿童画辅导》湖南美术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巧用电教手段,优化美术教学    下一篇: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