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基于生活体验的美术课程教学研究 ——以绘画创造表现为例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初中美术论文

基于生活体验的美术课程教学研究 ——以绘画创造表现为例

 

温岭市泽国镇第四中学  詹先德

摘要:

创造力教学是所有学科永恒的追求,也是每个人终身化学习的奠基石。本文力图以初中学生旧有的生活体验出发、贴近生活、联系生活为前提,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建构新的课程知识和美术文化视野。主张师生平等,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唤醒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主导,促成师生共同发展。从生活出发发掘各门学科的艺术之美,在传授最基本的绘画技能的前提下大力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艺术领悟能力和创造表现力。树立做创新型、反思型、学习型教师的理念,做新课程的创生者和开发者。领悟美术就是生活情境中借助旧有经验和各种媒介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  体验;  课程 ;  创造力

 

一  问题的提出

状况分析: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多数是觉得美术课好玩,是数理化学习疲倦后的调节剂。喜欢临摹再现和卡通漫画作品。教学追求“像与不像”的技能目标,大量的临摹和依葫芦画瓢似的技能课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概念。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他认为一切学习活动都根植于经验。美术教学主要靠发展直观知觉,通过观察,体验,记忆,联想,创造等一系列活动,调动人的一切感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美术教育要改变以往形成的偏重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形成主动探索的新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教学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现象,突破以往偏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努力体现21世纪教育理念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氛围,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力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给学生一扇“门”,至于怎样进门和出门更多是学生自己的事。我们只须稍加点拨或做一个旁观者。“艺术学科的知识只有在文化与历史的大背景中同学生的情感发生连接后,与学生旧有的文化记忆和生活背景产生融合与分化后,学生才能对某一学科要素、对技能的表现产生学习兴趣和获得欲望。”因为学生是“活体”,是不断变化的,教师的教学预设与实施往往不对等。因此我们要追求教学机智,善于观察和预设教学情境。

绘画教学就要顺应学生艺术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生活经验的“重构”或“解构”使孩子观察生活的眼光和感受得到提升,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得到扩展。罗思菲德还宣称“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已经达到。”

我们始终要有个概念:学生是“活体”,时刻都在改变,教师的思维始终要处于“游离”状态跟上学生的思维。我们教师要做的重要工作是“唤醒”:唤醒学生的直觉生活经验。通过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达到学生旧有生活经验的对接,促进学生符号审美经验与表现的知觉链接。如果这种意识都没有,教学设计的实效性难以实现。

     “今天的社会里,学生学习生活的意义只能在社会生活本身,学习作为学生的主要生存方式,不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9年生命旅程中一个必然要结束的阶段,学校也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学校与社会生活,美术课程学习英语社会生活应该是融为一体的。假如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实施游离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之外,恰恰意味着学生的美术学习本身没有意义或者根本不重要。” 这段论述表明生活体验对学生成长的决定意义。新课程主张的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给予了教师充分的教学自由。教师完全可以建构教材生成新的教法和学法。新时代的教育主张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主张尊崇学生独特存在的价值和创造个性。

长期的“二元论”即非对即错的价值判断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力发挥。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艺术创造没有统一的答案。每个人的创造力只能培养不能教,教知识和技法是“教”不出创新的。但教师的科学引导却至关重要。创新思维是关乎个人成长的关键,大而言之是关乎国家兴盛和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意识与动手实践能力发展需要的,具有广泛适应性与可行性的美术课堂教育方法和模式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二  课堂教学中创造意识和作品的呈现方式  

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不一定是实物的呈现,可以是一种思想理念也可以是图说式也可以是图示化抑或多种手段的综合。

课堂教学总体模式:鉴赏美—启导美—体验美—表现美—评价美  

(一)发展直观知觉,通过观察,体验,记忆,联想,创造等一系列活动,调动人的一切感官,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二)对自然中存在的平衡、秩序、和谐等现象的体验和追求,是人类的审美本能。在儿童的绘画中,均能得到自然显现。导引学生用直线、曲线、圆形、方形、三角形在人物、动物和植物上自由组合美

(三)创造性想象的培养。我们这里所说的想象主要不是指再造性想象,而是指创造性想象,即主体根据一定的认识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创造新的形象的认识过程。想象虽然是创造客观世界中原本就不存在的新形象的反映形式,但它不是凭空的臆想,也不是任意的虚构,而是既要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又要符合主体自身的需要和愿望。

三  具体实施方案

(一)思想“单纯化”

观念决定一切。思想的默认最可怕。师生自身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观念的更新首先问责教师。教师是先行者,教师的主导作用特重要。“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综合课程观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心理定位。树立“研究型教师“的心理定位。“研究型教师”必须有教学研究成果,无论论文

    

还是作品的呈现都有赖于成功的教学设计,即“课”的生成。教学设计往往体现设计者的理念、组织程序、策略和方法。绘画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学设计的生成。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都被人为地边缘化,被看作可有可无的课程。有也是个别艺术特长生的温床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艺术教师必须抛却别人的偏见,做出自己的努力,缔造自己学科的王国,才能让人刮目相看。“儿童若受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切以利害为取向的功利影响并波及创造,那么其创造性则会受到压抑。”把握非成人化的思维方式,切忌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克罗齐认为,艺术都是“直觉的表现”。毕加索、齐白石等艺术大师主张学习儿童纯真的本源性心灵和原发性的感受也印证了成人回归本源的难度。

(二)教材“学材化”

著名的美术教育学家罗恩菲德说过:“美术对于儿童与成人是不同的,对于儿童,美术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学生在美术创作的心里障碍,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就是我们美术老师没有在乎学生情感或者说内心思想的错。”小学阶段学生的绘画作品,往往较中学生的作品更具创意、更有意味。从中可见,学生的心智发展与其美术表现力往往不成正比。其原因在于:中学生心智发展,直觉淡化,影响其绘画表现力;中学生的兴趣日益广泛,导致对美术的淡漠。随着年龄的增长,作品中缺少真情的流露,导致作品缺乏灵气。因此,依据中小学生心智发展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初中生美术发展的特点是,在这一阶段学生进入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迅速发展、成熟的阶段,他们的美术作品不再是儿童阶段的色彩绚丽、表现大胆,而是变得冷静、理智却又拘谨、呆板。进入这个时期的学生进入了理智萌芽阶段和拟写实阶段,写实的视觉观。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心中,又往往因为“画不像”而产生“焦虑”情绪,成为初中生学习美术的最大障碍。其实,焦虑只是针对写实性绘画,教师应让学生知道“写实”并非美术的唯一目的,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审美文化素质,是为了创造得以表达自己个性、思想的“第二自然”。适当降低对美术作业的写实性要求,允许并鼓励学生采取装饰性、表现性的风格进行美术体验和创作,可以提高学生在绘画方面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生活化”

主张亲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生活经验,建构艺术学习的文化情境,唤起学生旧有的心理记忆,在选择和重构中提高学生美术创造力。学校要构建校园文化,艺术教师要构建系列的艺术文化情境,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才能更好地唤起情商。因此,作为美术教师要尽可能地创办专用美术教室,打造创造氛围。比如张贴学生艺术作品等方式,打破文化课教室死板,令人压抑的纵横式座位排列,可按四人或六人分成小组,以便发挥集体优势和协作精神。墙壁请下传统的样板戏式的科学家,思想家照片而代之以学生自己较为精彩的富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人,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且以文化建构的方式将新的知识,新的视野融入学生的旧有知识和原初视野中。教育是一种唤醒,可以诱导人的创造潜能,开发人的自尊、自强之心,并且把人沉睡的生命感与价值感唤醒”倡导美术课程教学走向大自然。要想法调动学生感官,通过视、听、触、味、与嗅、等官能进行知觉体验。课程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味绘画创造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如《标志设计》一课要联系生活周围有关标志的运用和标志唯一性的讨论。大而言之讨论国家标志在社会生活当中的权威象征意义。通过诊断或反思式教学更能激起共鸣。

(四)学习“探究化”

“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教师对问题情境的精心设置和材料信息的明确导向设置。要明确的是探究式学习不是科学探究,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美术探究性学习民主、和谐、互动、共进的学习和课堂氛围是成功的关键。在课堂中我们往往不自觉地充当了权威和先行者。另外,在美术探究教学活动的组织方面,美术教师必须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审美观察、活动体验、动手操作、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美术文化知识和技能,提高审美创造力。美术课堂内的探究性学习活动通常有三个阶段:

1.进入问题情境。

2.探究体验实践。

3.表达、交流与评价。

案例:在《手绘线条图像》一课中可以先用直观教学法现场画几幅手绘线条速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手绘线条作画的兴趣,然后“深化”兴趣,将兴趣转化为以下问题:

问题1

一位外国游客来温岭自助旅游,但和你这个路人沟通又有语言障碍。请问:如果你是外国游客,会用什么样的交流方式让别人懂得你的需求?你作为路人又会怎样跟游客沟通?(学生热烈讨论并抢着举手发言)

问题2

手绘线条图像在教科书中的作用探究:(它比语言文字更简洁明了,是语言文字的补充说明。)接着“探究”:在你的书包里,哪些教科书中运用过手绘线条图像的插图?哪些不是?请找出来。(学生在语、数、外、科学等书中迅速找出例子)

问题3

手绘线条图像在生活各领域中应用探究:(合作讨论),互相补充和举例说明。(学生讨论后提出方案:产品效果图、城市地图、旅游图、各种构思草图和说明书结构图……等)

问题4 

在你的生活圈子里迫切需要解决什么需要图示化的例子,你怎样解决它?需要别人帮助吗?

(五)绘画教学“设计化”  设计思想强调设计的生活化,强调实用性和经济性,甚至追求时尚化和超前化理念。这些理念的追求要求设计者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绘画也要学习这种思想的超前性。

(六)评价“多元化” 

首先得理清考试和评价的关系,特别是艺术学科的评价不能以一元论的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主要要关注生活体验的表达。只要有感而发哪怕只有口语表述也应鼓励。1)提倡多元评价  如作品有创新,色彩效果好,造型准确,制作精巧。不同水平学生给予不同评价标准。多用鼓励性评价,学生经历不同,生活感受不一样对事物的表达方式肯定不一样。但每件美术作品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发掘出学生的闪光点褒扬之。基础差的同学要重点辅导,内向、沉默的孩子要想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对基础好的同学要提出更高要求。作业设置要有选择性:允许选择自己的工具材料,鼓励按自己喜好风格表现,大力提倡标新立异。就算恶作剧作品也可能会有独创性,教师真诚的表扬肯定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对学生的挖苦和讥讽只会加深师生距离鸿沟,毫无裨益!我们要期待“皮革马利翁效应”的诞生。2)提倡综合评价。新课程强调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强调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强调评价主体、内容、目标的多元化,强调评价重心的转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注重以民主、平等、开放、共建的评价过程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注重鼓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价,开展自评、互评活动,评价的内容和目标既包括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了学生的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七)作品品评“经典化”

艺术鉴赏“经典化”“网络化” 视觉文化时代“读图”能力的培养。在绘画创造力培养模式下我们往往割裂创造力与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不对的。要加强美术作品的“作者内心表白式”体验解读。学生只有以自己当下情境的体验绘画的内容才更能理解作品的内涵。当代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涂涂画画的教育,教师更需关注学生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和表达。当下的互联时代迫切需要学生学会图像的鉴别能力和识读能力。较深刻地领会理解美术语言,提高识读能力才能逐步参与视觉文化时代全球性的对话和交流,也才能够接受抽象艺术和识读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

(八)创新思维“求异化”

简单说就是“你说东我道西”。 求异思维是在思维中自觉地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思维习惯或以往的思维成果,在事物各种巨大差异之间建立“中介”,突破经验思维束缚的思维方法。

绘画创作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基础上,而应该探求批判的接收方式,可以对名作进行再认识和再创造,采取一系列手法,如夸张、变异、扩大、缩小、变量、移位等进行局部或全部的加工手法。关键还是在当事人在体悟和生活经验的磨合生发。大体可分以下求异方式:

1.形式求异

2.内容求异

3.材料求异

4.风格求异

四  其他几个观点

(一)绘画造型借助“通感”   人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形成了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这五种感觉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古代的“踏花归来马蹄香”“野渡无人舟自横”均是通感的典范。使用“通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观察思维,任何一种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就是身心自由,艺术的通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与画意,音乐的旋律、节奏与绘画的通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二)多做综合课的尝试   综合课程不是各门学科的简单“大拼盘”,错误地认为综合美术课就是各门学科知识加一点。著名学者尹少淳形象地用“分手”、“牵手”和“拥抱”来比喻综合课,认为美术课不能迷失自己的主导地位。综合要适时适量适度。这个标准最难把握。新课程把学习目标分为四种类型,个人理解一堂好的课综合利用欣赏、设计、评述对达成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效,不要过分地把四者割裂开。

观念要新,步子要稳。新课改施行多年,艺术教师观念改变应该最大,探索的成就也越显著,但时代在发展,学生主体在日新月异,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更新“血液”,教学效果也不能一蹴而就,要求我们不断追求新的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许卓娅、孔起英.《艺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跨世纪美术教育研究丛书.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6](美)摩伊·凯特莉.《少儿绘画辅导探索》,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7](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8]尹少淳侯令主编 王五一著.《怎样开展探究性学习》2006年01月第1版

[9]王大根.《美术教学论》2000.8月第1版


《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李力加 《艺术课程的实现》2005年1月第一版P29

(李力加《走向多元的美术教学》2009年3月第1版P141页P12行)

(李力加主编《艺术课程的实现》P92005年1月1版)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4页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明明白白看得“美”——引导学生欣赏“裸体”的艺术感    下一篇: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谈如何发掘学生的美术创作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