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细微之处显慧质——美术直观性教具应用探究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美术论文

细微之处显慧质——美术直观性教具应用探究

 泽国小学   曹剑波

【内容提要】美术课堂教学常离不开各种器皿、范画等直观性教具的使用。教师如果能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经过巧妙的构思设计,创造性地把廉价的普通物品,开发成为多功能的、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的美术直观性教具来反复应用,必能增加学生美术直观性教具的巧妙设计和合理应用,既提高了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也使得美术课堂教学更加精彩和整体。

【关键词】直观性教具  兴趣  有效

 

课堂教学是学校美术教学活动中最有效、最便捷的教学形式。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学习,就像一场场不断延续的精彩话剧,在美术课堂中不断上演。担当道具角色的教学用具对于教师而言,不是课堂舞台的点缀和摆饰,而是得力的教学助手。合理地选择教具进行教学活动,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然而现在许多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的时候,常只习惯在课堂上播放,以求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的知识容量、优化教学结构。美术课件的合理应用是一件好事,但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学课件而忽略一些简易的直观性教具的设计和创新应用,教学效果常步入平淡无奇。其实当学习越来越习惯于多媒体影音效果的时候,发现传统便捷的直观性教具又渐渐显露出它所具有的简洁、原创的光芒。

谈到美术教具,立刻想到的是给学生观察用的实物、示范教学用的范画、作品展示用的场景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使用这些教具,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在省市乃至国家级美术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为了有个新奇的作品展示场景,上课教师在美术教具的设施上绞尽脑汁,无所有用其极,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由此带来的推广效应是广大美术教师在进行各级各类美术课程展示或比赛活动时,“照猫画虎铺张浪费。例如:为了精彩地展示学生课堂练习,大家你做灯笼我做灯箱,你撑雨伞和位帷幕,结果是一个人上课,需要一群人帮忙跑龙套。教师在一节课的教具准备中,少则投入几十元,多则需要几百元几千元。如此投入最多只能在教学展示活动中偶尔一用,显然不适合日常课堂教学的需要。国际上对自制直观性教具的要求通常是Non-cost或Low-cost即无成本或廉价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教具准备时候,如何做到少花钱甚至不花钱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位美术教师应该静心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真正的教学活动不是一个教师表演作秀的过程。如果教师只习惯于“高投入”的日常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就会教得无所适从,学生学得味同嚼蜡,美术课堂的学习兴趣也就荡然无存。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普通物品,都可信手拈来作为教具使用,只要我们能巧妙构思、合理利用,一件普通的物品常能成为教学活动的点晴之处、神来之笔,直观性教具的无成本或廉价应该是教师教学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教师创造性地使用廉价直观性教具,不仅能节省教学成本,还可以引导学生正进行创作活动、选择创作材料的进修,更加关注生活、关注身边平凡的事物。

如何合理地使用直观性教具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教具功效最大化,需要教师拥有更多的教学机智,需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水平、认知能力有更深刻的了解与把握。

可以试着问一下自己: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具是否可以拥有更多的功能?教具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能完全融入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具应用的有益尝试,为探索提供了思路。

一、餐巾纸盒的华丽转身

曾有过一堂利用橡皮泥和废弃的易拉罐制作泥条头像的三年级美术课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能放置学生创作用品的纸盒,有一个精彩的应用,使入耳目一新。

教学中教师摆出四个普通的餐巾纸盒,让学生上讲台从盒内拿出存放的橡皮泥、易拉罐、缠上泥条的拉罐、完成的头像,排列出泥条头象创作的步骤。这时候,餐巾纸盒只是一个盛物品的普通容器,它的作用仅仅是增加了学生的新奇感,从盒内取物品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随着物品的取出,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了橡皮泥和易拉罐上面,开始思考泥条头像的制作步骤。至此,餐巾纸盒似乎已经发挥了它的功能,完成了作为教具的使命。

教师为什么要选择餐巾纸盒呢?随便用一个大纸箱一装,或者用布一盖,甚至教师把物品一个一个从讲台下拿出来,也都能起来相似的作用。

其实奥妙在课的后半部分,展示学生创作成果时,餐巾纸盒摇身一变,搭起了一个展示作品的场景。原来教师在纸盒的背面早早贴好了画有城墙、门窗的卡纸,纸盒叠起来加上尖顶,立刻变成了卡通城堡的造型。让学生创作的泥条头像,能摆到卡通城堡之中,成为童话王国中的一员,在卡通城堡里亮相。教师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展示自己创作成果的积极性,深深吸引了学生,展示与评价活动在热烈而融洽的氛围中获得成功。

从教的老师使盛放教学用品的简易教具焕发出了新的光彩,餐巾纸盒从普通的将要废弃的盒子变成了揭示泥条头像创作步骤的魔术盒,变成了展示学生创作成果的童话城堡,这一次简易教具的有效使用和餐巾纸盒的华丽转身,说明教师对直观性教具的应用与设计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二、范画卡片的精巧变脸

随着更多的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对简易直观性教具新功能的开发尝试也在不断深入。一节浙美版第八册“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美丽的拼画》,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视点。

该课的教学中,老师用废旧的光盘和旧挂历纸,作为学生的创作材料。利用光盘、挂历纸所具有的独特的质感和色彩,让学生通过“剪一剪,画一画,拼一拼”的形式,完成单张拼贴画的创作,再通过小组合作,以每个学习小组为一个创作单位,将单张作品拼贴成完整的大幅拼画。教师用来摆放学生创作材料的“储物箱”,经过精心设置,在教学中变成了教师范画的展示台和学生合作学习的活动展示柜,成了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

教师制作的十二生肖拼贴画范画卡片,在完成导入和铺垫的作用后,也没有随意地放置在一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把它作为学习的奖品分发给每组学生,这样既避免了教学中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滥发奖品扰乱学生的学习思绪,又巧妙地为学生的创作练习提供了参考范本。不仅如此,在拼贴范画的背后,教师还隐藏了用其他材料制作的单幅拼画作品的照片,在课程最后,在教学拓展环节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欣赏不同材料创作的拼贴画形式,从而提升了教师的内涵,开拓了课堂知识的广度,激发了学习继续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对示范用的作品作了充分的设计,使“范画”拥有了多重功能,不断“变脸”,它既是精彩的导入,又是肯定学生学习的奖品,既是学生创作的指导和学习范本,又是教学拓展中新知识的展示平台。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单一教具的功能不断地迁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知识与技能也依托教具的变化得到不断发展,如果课中的美术直观性教具是“星星之火”的话,那么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是被教师的智慧点燃的火炬。

三、板书里面的“变形金刚”

普通器物、示范作品能被教师用得精彩,赋予了新的活力。那些在黑板上呈现的平面化的板书,在教师创造下也能拥有新意。如:浙美版第三册第二课《好大的向日葵》,教师把教学内容融入创编的大家和卡通人物“大雄”和“多啦A梦”一起建造“向日葵”的故事情景之中,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多啦A梦”简笔画形象,贴出文字“向日葵”,用和其他小花比较的方法,揭示了向日葵色彩和花盘叶片的特征。

当学生讲出向日葵最大的特点的就花大、叶子大时,教师巧妙地在向日葵三字下面,拉出“好大的”三字,又在花盘下面拉出文字“花盘”和“叶子”。在谈到给向日葵形象配上较小的其他景物,向日葵会显得更大时,在贴有小字的花盘底下拉出了“景物”二字。进行拟人化形象创作指导时,教师在向日葵花盘上添画了表情,又把原先折叠摆放的叶柄巧妙地拉伸开,摆放出向日葵手臂的动态。

教师一系列精巧而连贯的设计,使教学环节显得井然有序,学生的注意力被板书不断的变形所吸引,在故事情景的发展中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有人会认为,这些直观性教具的应用设计只不过是雕虫小技,上课教师耍了些小聪明而已。其实日常的美术教学,就需要这样灵巧而又实用的魔术般的雕虫小技,它不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只要教师能深入分析、理解教材,找出一种巧妙的方式,把所要传授的美术知识呈现出来,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获得美术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用直观、有序的方法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使学生快速高效地完成学习的评价活动。

一名好的美术教师除了需要有良好专业素质外,还需要有直观性教具精巧的设计能力和教学活动中合理使用教具的机智,只有这样美术课堂才能避免沉闷,变得精彩。

直观性教具的的研究与应用虽然只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细枝末节,但正是对这种教学活动细微之处的研究,让我们学会了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教学实例中教师对多种直观性教具的设计和应用,为美术学科的教学研究和教师的自主成长,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直观性教具的设计探索,美术教师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创造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将更专注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和研究,对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作出更多的预想,从而构建出多维的师生互动交流方案,课堂教学的有效率获得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能更加关注教学细节、注重美术直观性教具的合理与高效的使用,必将使整个教学活动显得更加有效的严谨,美术教学课堂也就会更加精彩纷呈、更引入入胜,美术教学也将拥有更深邃、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性教具》    网上中国期刊     2009.11

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谈如何发掘学生的美术创作    下一篇:从王维的诗画结合,谈小学美术“诗与画”结合的教学方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