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教育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20-08-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给学生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那么就我们教师而言,如何加强创造教育,培养学生这种“自我发现”的创造能力呢?

  一、激发创作欲望

  只有融化在兴趣里的知识才是活知识,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创作欲望,才会愉快的、主动的进行学习。美术学科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科,在上每一节课之前,教者都应考虑、设计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教学美术工艺实践类课业时教者都应亲自动手,精心制作范品,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喜爱这个作品,从而对课堂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这个作品这么漂亮,是怎么制作的?我能不能做出来呢?”这时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并用自己的语言,按自己的思路推想一下制作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创作欲,从而培养他们求异思维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这样一种热烈的、能使学生积极思考的氛围,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学生的“众说纷芸”中,再进一步做出总结,给学生一种疑惑顿解的感觉,这样既解决了课堂的重、难点,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

  二、寻找创作源泉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所垄断,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之首位,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密切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何谈有新的创造呢?

  我在教学“交通工具”一课时,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作业上出现了多次抹擦的痕迹,还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自言自语:“ 我不画了,我不会画!”我感到很奇怪,开始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举着手,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现在又是怎么了呢?于是,我把一个原先要画摩托的小男孩找来,问他为什么不想画了,他指着自己只画了几笔的摩托告诉我,不知道那里该怎样画。这时,我才突然领悟:创作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接触与观察,学生怎么画得出来呢?难道我还能要求学生凭空来设计、想象吗?那不是闭门造车吗?

  生活处处有美,艺术就要善于从生活中捕捉。而孩子们还不是艺术家,就像一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狮子,还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获,掌握时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从中捕捉到美 ,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三、发展创作思维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相对来说,知识是有限的,而人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

  培养和发展想象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条条框框太多,不让学生越雷池一步,如“非得这样去画”“不能胡思乱想,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等,这样学生作画紧张,感到美术课枯燥,观察迟钝、思维滞塞、作画小心,颇有弗感越雷池一步之感。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我认为,有时候“胡思乱想”也许能有创新。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十一、二岁的孩子,往往喜欢异想天开,有的想法甚至有些离奇,如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画一幅《未来的学校》,多数学生画出了自己理想中的美丽学校,但有一个学生把未来的学校建在了月球上。我问他为什么要把学校建到月球上,他理直气壮的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世界人口急剧的增加,地球有一天会承受不了……”我肯定了这个学生的想法,表扬了他敢于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我认为只要学生的作品能够和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达到统一,即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我就会很高兴地接受这个结果。对于学生的神奇想象,教师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教师不要把知识技能看作僵死的东西,束缚学生的手脚,限制他们的想象和创造空间,阻碍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实践证明: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水平,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提供创作机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学生这一基本需要,为学生多提供创新的机会。在美术教学中,我常常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活动。如“用画笔美化我们的校园”活动,号召学生在教室外的瓷砖墙壁上绘出美妙的图画,美化我们的环境。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都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大家终于有了施展才能的天地了!一到课间,走廊里就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手挥画笔,尽情的用画笔创造着美、展现着美,无拘无束地发挥着自己的豪情,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施展了他们的美术才能,而且乐此不疲。我们还经常搞一些画展:“我能行”、“我画的最棒”、“露一手”、“看我的”等美术活动。这些活动给学生更多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的机会。

  五、营造创作氛围

  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鼓励其创造性的完成作业。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的“接受、模仿、继承”为基本模式。现代教育则认为,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主题,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的飞跃,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

  艺术就要不断创新,就要张扬个性,有时候就要突破权威。这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美术课上,我不以师者自居,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时时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美术课上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在绘画示范时,我从不让学生跟着老师一笔一画的画,不要求学生作品一定要与示范作品一模一样,学生有创新的地方,我会及时的表扬、鼓励、展示他们的作品,这样学生处于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心情较好、情绪愉快、观察灵敏、思维活跃,能通过作品较完全的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凡是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为美的。”想象的能力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不可低估的能力,它本身就带着很强的创造性。《星空》一课就为学生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在教授这一课时我为学生播放了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星空》,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畅想神秘浩瀚的星空,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想象中星空的样子,这样凭借想象,在师生共同营造的这种理想的教学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使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六、给予创作空间

  美术课是造型活动,实践性强,无论是工艺实践课还是绘画创作课,都要求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给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的观察、动手、动脑,眼、手、脑多种器官并用,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在学生创作时也不应该“冷眼旁观”,而应走到学生中间进行巡视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因人施教,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造,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七、评价创作效果

  准确的评价学生作品,对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反馈作用,便于根据情况采用相应的提高和补救措施。评价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在评价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允许学生个性发挥,也允许评价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来判定,这样经常评价能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良好习惯,从而逐渐学会学习。而教师的评价则要体现鼓励赞美,每一位学生,不论其品质好坏,成绩优劣,无不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肯定和鼓励。小学生总朝着老师鼓励的方向发展。教学中,我既热情鼓励绘画好的学生,更对绘画基础差的学生进行鼓励,决不简单的批评责备,更不能把其说的一无是处,学生的错误中往往有合理成分,教师应满腔热情的给予肯定,以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欲。

  总之,要在美术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创造教育,让学生们沐浴在新形势、新理念、新课程的阳光雨露中,能够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有所提高,成为21世纪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如何上好一节美术课    下一篇:浅谈小学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