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探究策略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了“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课程理念。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科学学习的目标。科学课程改变了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科学探究活动能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较好地融合。可要真正落实“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核心”这一理念却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

随着嘉兴地区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科学课教材在三年级开始使用,科学课程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半年多来,我们的科学课程实验开展的如何呢?稍作调查,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存在,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无序性和低效性。

小学科学课程探究活动的无序性和低效性主要表现在:

1、探究活动的无序性。小学生的制约能力差,自由探究活动时,课堂难于掌控。如果教师没有较好的调控能力,学习过程有时会陷入混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浮燥的状态,对科学现象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夸大其辞。

2、合作探究的被动性。实验探究过程中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抢着发言,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而是各说各的,以自我为中心。彼此之间的合作不是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前提下进行的。在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3、探究活动的浅表性。学生的科学探究还只是停留在儿童嬉玩活动的层次。虽然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了陶冶,但是热闹有余、思维不足,科学探究的更重要的任务建构知识层面缺失,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后续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列举的这些现象绝非个别现象,可以说在实验区还有着很大的普遍性,而这样的现状却直接影响着我们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能力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形成、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可以说也关系着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作为实验区的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我们肩头的重任,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科学课中,教师要对探究活动的安排和开展进行科学的分析,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经过半年多的科学课教学实践,笔者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与大家共探讨。

 一、探究氛围的和谐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民主、和谐的探究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也显得特别活跃,所以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前提。科学课堂一定要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课堂中教师要拥有良好的心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天生的探索者,并保持微笑地面对学生,上课过程中要充满激情,语调要抑扬顿挫,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接纳、支持学生的兴趣和发现,尊重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个性发现,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教师要从课堂走入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生共同研究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平等、自由的氛围下,学生的探究意识才能被激活,使探究成为自身发展的一种需求,只有这样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才成为可能。

 二、探究材料的结构性

在科学课中非常强调的一点就是材料的准备,可以说没有“材料”就没有“经历”。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经过精心设计,有着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蕴含着某些关系和规律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通过有结构的材料,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水的浮力》一课,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木板,小刀、泡沫塑料、钉子、铁质钩码、小皮球、回形针、橡皮泥、锡箔等材料,有些能浮的,有些能沉的,还有些既能浮又能沉的,还有一系列重量相等、体积不同的材料和体积相等、重量不同的材料用来探究物体的沉浮的规律。这些有结构的材料集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乐于探究的环境。有时教师由于准备不充分,临时找一些代替品,就会无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比如摩擦起电,随便找块布代替丝绸,难以看到静电吸附现象;用碳素墨水来代替水彩墨水,就无法达到色彩的分离效果了。

每一堂科学课所要准备的材料是非常多的,往往准备材料的时间比上课的还要多。有些材料还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准备到。所以科学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随时进行一些材料的积累,并尽可能发挥出它们的作用,做到一物多用。比如一次性的杯子,筷子、吸管、塑料袋、气球等材料在科学课堂中大有用武之地。

三、探究内容的生活性

科学探究内容的生活性是保证科学探究的有效性的基础。内容的生活性体现在探究活动是否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而开展的,是否结合了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是否乐于参加的。诚然,学生只要去参与、经历就会有收获,但是不切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结合学生活动实际的探究内容是无法真正让学生理解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我们的科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科学探究活动,有些探究主题活动的开展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是需教师要进行调整的。

比如三年级科学教材中,安排了养殖的活动,通过养殖蚕,来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比较短,生长过程中的变态明显,整个单元的课程设置就围绕养蚕,观察蚕的一生,归纳出蚕的周期。但是我们有些学校附近农村不养蚕,学生没有见过蚕,甚至连有些老师也没有见过蚕,更没有什么养蚕的经验了,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最多就通过投影、多媒体展示一下蚕的生长周期。试想这样的学习过程,又如何达成科学课程倡导的“科学探究”、“经历过程”的要求。科学教师面临这样的现状,不能束手无策,而要积极的处理教学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如开展养殖小蝌蚪、菜青虫等活动。

四、探究角度的多样性

   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研究对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探究。在设计实验时允许学生按照自已的思维角度去探究。如在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各种不同的液体进行探究,在学生研究得出一种液体热胀冷缩之后,通过探究后的交流环节,他可以举一反三地理解同学所获得结果,并内化、建构成自己的知识。《蚂蚁》一课中教师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度去进行观察,学生会有很多研究的内容,有的研究蚂蚁喜欢的食物,有的会研究蚂蚁的爬行速度。有的会研究蚂蚁的生活环境等。通过研究记录、交流,学生可以比较全面地去认识某一事物。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研究学习,不拘泥于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方法指导。科学探究中学生能多角度地去实践,对培养探究兴趣、探究能力,提高探究的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探究合作的协调性

课程标准中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交流与合作是科学学习是重要途径。通过交流与合作,可以使不同的探究者贡献出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探究者完成单个探究者无法完成的复杂任务。只有协调的合作行为,才能真正达成科学探究的目的。合作小组的成员在合作、互助的气氛中面对面地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比如(1)讨论式:通过组内同学的讨论形式解决存在异议的问题;(2)实验式:对一些需要通过实验探究的内容采用实验式,组内同学合作实验;(3)对抗式:此类合作学习是指组间就一些探究问题进行比赛;(4)交互式:是指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加入交流的过程,对实验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交流讨论等。

合作技巧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保证,也是提高探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要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要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要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六、探究时间的充足性

时间是保证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又一指标。很多时候,我们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的完整性,很多探究活动刚开始就喊停。学生刚进入探究氛围,教师就急于要整理材料。探究只是一个形式,匆匆就走过场。这样的探究怎么能培养出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呢?在课堂中,教师要减少不必要的讲解时间,把课堂时间的支配权给学生,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沉浸在科学活动中,让他们感受“研究”是一件快乐的事,只要学生愿意,实验室可以为他们而延时而关。

不同的探究实验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参与同一个实验,每一个实验小组所需的时间不相同,在这个环节上教师要处理好时间问题,多关注进度慢的小组,引导速度快的小组进行整理实验结果,如果不引导的话,必然有些小组在完成任务后注意力分散,关注一些与探究内容相去甚远的信息,对研究过程的体验和结果凝炼起到了削弱的现象。所以教师要给每一个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又要处理好小组间时间的差异性问题。

 七、探究评价的激励性

为了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评价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激励,都有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自信心,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孩子们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重视探究的过程。要关注孩子们是否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更要关注孩子在探究过程中是否积极投入、尊重事实、有独到的见解、能设法解决问题、能接纳同伴的观点、善于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等。科学教师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表现用激励性的语言及时评价,及时强化。通过评价亦可激发学生对探究主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激励性评价运用的时机、方式都是我们教师需要不断研究的内容。

 

 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科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让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多加交流,减少教学的低效性,为科学教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交给学生自主建构探究活动的权力——两堂小学科学课的反思    下一篇: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