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小学科学影响观察活动实效性的原因及对策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观察,对于科学家而言是任何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处于核心地位,“今天人类所有的令人惊叹不已的科学技术成就,……全都是建立在早年的‘科学家’们对身边事物的十分简单的观察、研究基础上的”。而对于刚开始进行科学学习的小学生来说观察是孩子们科学探究的起点,是获取外界信息的基本途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界定的科学探究过程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7个步骤。并指出“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没有观察,就没有‘研究’,更没有‘认识’”。同时在任何版本的小学《科学》教材中都蕴涵着这样的理念:学生的科学探究要以系统的观察为基础。“观察”对于小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基于观察对小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影响,我们有理由巩固观察活动在科学课中的地位,并指导学生能在科学学习中有效的展开观察,从而享受探究的成果。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小学生由于受到“视错觉”、“已有经验”、“当时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观察活动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而造成了科学课上的一些观察活动的实效性很受影响。本文既对日常科学教学中发现的一些影响观察活动实效性的现象作出描述,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谈谈自己一些看法。

一、影响小学生观察活动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1、观察活动停留在自发状态:把无意识的无目的的感知当成了观察。如三年级第一单元的重点是观察大树和树叶,其蕴涵的内容非常丰富。但不同的现象对学生的作用也不相同。有的现象对某一感官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在学生的感知中居主要地位;而另一些现象则被掩盖,因此容易被学生所忽视。于是,在观察时孩子们就只凭着自己的潜意识、自己的喜好,东看看西摸摸,结果可想而知。

2、事实与辨析的混淆:把推理当成观察。观察的结果应直接来源于人的感官的事实,不能渗入个人任何主观的判断。但在《观察身体》一课中,学生把观察结果描述为“我发现了骨头”,实际上这个表述是推理而不是观察,因为“我发现了骨头”的表述是基于“我摸到了硬的东西”这个观察结果作出的推断。

3、错把感情当感知:把人文性的情感体验当成了科学观察。作为感知活动的观察,只是要求观察者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感知,并不需要记录由此而引发心理活动。比如观察一棵树,把树作为生命体看待的,生长是树的重要特征,“观察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于是,在学生的观察记录中就出现了“这棵树好大,夏天的时候人们可以在树下乘凉,所以我喜欢它”这样的表述。这对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融入自然固然是好,但对科学客观地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却有其局限性。

4、以偏概全:把局部的观察当成了全面的观察。如大树和树叶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如粗细、高矮、颜色、形状、大小等等,不论观察什么,都要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但是学生的观察不能做到全面有效,看了树叶忘了杈,摸了树干忘了根;而且在感官的运用上,也往往专注于一种或两种,未能做到各种感官的共同体验。

5、忽视事物的内在逻辑性:观察活动的无序性。按顺序观察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只有有顺序地观察,才能准确、全面地了解、认识各种事物,但学生往往做不到,在学习树叶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没有按整体——部分(颜色、形状、大小)——整体(一片完整的叶)的顺序观察,对叶子的特征有一定了解,但是表述无条理、无重点。

6、结果从旧识中得来:把经验当成观察。同样在《观察身体》一课中,有的学生把观察结果描述为“我发现了胃”,“我发现了肺”,这实际上是基于人的生活经验。

     

7、拿来主义的泛用:把别人的观察当成了自己的观察。观察离不开描述。但有的孩子有从众心理,有时自己没观察到,只要别的孩子说了,他也就会跟着说,人云亦云。有时却不按自己的方式表达观察的结果,囿于课本知识,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不够。

    分析小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是思想欠重视,认为观察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人人生来就会的、不用学习的事情;二是对“观察”这一概念的理解深度不够,对观察的客观性、选择性、全面性、持久性、敏锐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到位。三是科学知识贫乏,对教材钻研不够,方法缺乏。

二、提高小学生观察活动实效性的对策

   (一)依据心理特点,遵循观察原则

小学生在观察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时,在心理上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A、随意性。小学生的意志控制力较差,在观察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定目的性和意志力的支配,注意力容易分散,陷入观而不察,察无目标,察无所知的境地。

B、情绪化。小学生情绪易波动,容易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新异的有强烈刺激的现象产生注意,乐在其中,而忘记观察的任务。

C、笼统性。小学生观察事物和现象往往满足于或停留于大致的、笼统的、轮廓的观察,而不善于观察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局部,因而常遗漏或忽视重点的观察内容。

针对上述心理特点,教师在科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观察的效率来自于明确的目的,因此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要达到什么目的,在观察前就应让学生明确。如《凝结》 一课,教师指导学生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并在两个杯口同时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烧热的玻璃片后,教师应告诉学生,过一会儿,看两块玻璃片下面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观察的目的,有的放矢地去观察,并发现在冷玻璃片下很快出现许多小水珠,在热玻璃片下没有小水珠。如果观察目的不明确,学生就很难发现这些现象。

2.细致性原则。只有细心观察,才能明察秋毫,才能注意到自然事物间的联系。所以,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自然事物和现象时,应要求学生动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体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观察对象,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如《风》一课,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风的模拟实验时,应让学生细致观察,当箱内的蜡烛未点燃时,洞口烧着香的烟往哪个方向流动?点燃箱内的蜡烛以后,洞口燃着香的烟往哪个方向流动?如果学生不细致观察,那么就不能根据现象去推论出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条件下发生的。

3.突出重点原则。任何事物都有多方面的特性,如果观察时不分主次,不突出重点,事物的特征就不能发现。如《考察自然水域》一课,教师带学生到当地自然水域去考察时,应让学生重点观察被污染水的特征,看一看水是不是清澈的,是不是无色透明的,有没有黑红、褐等被污染的颜色,有没有油、泡沫等漂浮物,闻一闻有没有腥、臭等气味。否则,考察就只能成为走马观花的“参观”。

       

4.循序渐进原则。“序”是教材的逻辑顺序。渐进必须循序,又要快慢适度,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如教学《土壤的成分》,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土壤,土壤是什么样的;然后通过实验让上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归纳出土壤的成分。又如,教学《关节》,教师应在指导学生观察、认识人体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一些比较大的关节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观察有关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环转等作用。这样就能使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掌握自然科学知识。

(二)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正确的方法可以使观察活动有序、高效的开展。

1、顺序法。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都有各自的“序”,在空间上有各自的位置,在时间上有各自的发展过程。因此,在自然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观察时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做到心里有个观察的“序”。也就是说先看什么,后看什么,要有一定的次序。只有观察有序,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顺序法可分为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方位顺序法。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上;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表及里或由里及表;先中间后两边或先四周后中间;定点观察或移点观察(随着观察对象的行踪而改变观察点)。时间顺序法。即按观察对象的先后发展顺序观察。如指导学生观察一天中太阳下的物体变化,观察蝌蚪的发育过程,观察蚕一生的变化,观察月亮在不同日期同一时刻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等。无论是方位顺序观察还是时间顺序观察,它们并不是孤立的,如果只用一种观察方法贯穿于一次观察全过程,就不可能观察得全面、细致。因此,只有用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方法,围绕观察目的进行观察,才能真正把握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2、比较法。比较是人们认识自然事物或现象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自然教学中,运用比较观察容易发现自然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异同。如教学《哺乳动物》,利用幻灯片或挂图指导学生观察猫、牛、猴、狮子等的特征,就容易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以及它们在繁殖、喂养方面的共同特征。又如,教学《鸟》,指导学生先观察鹰、喜鹊、家燕、大雁、啄木鸟等外形上的共同特征,再通过比较,学生就容易发现它们身体都分为头、颈、躯干、尾、翅膀、腿六个部分。

3、推断法。在自然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时,不应使学生局限于通过直观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逻辑的判断和推理,把观察同思维的间接性与概括性结合起来。只有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观察,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如教学《热对流》,教师可根据烧水的时候,壶里的水是怎样被烧开的问题,指导学生去做“烧开水”的实验。在实验前让学生思考,当用酒精灯加热水时放在烧杯底的锯末的动态,在实验中借助观察水中锯末的动态,引导学生推理下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上部比较冷的水会不断下降,下降的水受热后又会上升……只有这样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实验前、实验中及实验后进行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地推论训练,才有助于学生掌握观察中的推理方法,才能真正把“观”与“察”有机结合起来。                  

4、想象法。学生在认识自然事物时,不仅能感知直观的事物和现象,回忆他们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物和现象的“形象”,而且还能把这些感知的和浮现的表象在大脑中进行组合加工,形成新形象,这就是学生学习自然的想象过程。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教师若能适时启发学生想象,就可使观察插上翅膀,意境更加广阔,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形形色色的植物》一课,学生通过“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际观察,发现罩植物的塑料袋内有很多小水珠,教师先启发学生思考塑料袋内的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是从湿土里进去的吗?(学生通过启发会说出这些水蒸气是从植物体出来的)再由此指导学生进一步想象:如果这些水蒸气是从植物体里出来的,那么植物体应该有什么样的构造,才能往外跑“气”?此时学生能推想出植物体表面应该有让水蒸气跑出来的孔,这些小孔一定很小,是肉眼看不见的。最后指导学生观察叶表面的气孔,验证他们的推想是否正确。 

       

5、提纲法。在学生观察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之前,教师列出观察提纲,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如《风》一课的“风的模拟实验”观察,教师若用小黑板列出观察提纲:a.当把点燃的香放在箱左侧洞口时,烟的路径是怎样的?b.当点燃箱内的蜡烛,依然把香放在箱左侧洞口时,烟的路径又是怎样的?学生就能通过观察思考得出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条件下发生的结论。又如教学《爬行动物》,观察壁虎时,教师可结合挂图或幻灯片出示提纲:a壁虎的身体是什么样的?b壁虎怎样运动?c为什么壁虎在墙上不会掉下来?学生就能依据提纲的基本内容有序地进行观察。再如教学《土壤的成分》,在指导学生对土壤进行野外观察前可出示提纲:a看一看土壤是什么颜色的?b摸一摸土壤是否有活着的动植物和死了的动植物残体等?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观察提纲掌握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学究竟是什么》 张红霞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2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陈华彬梁玲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0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学生真正“卷入”科学探究之中    下一篇:三维目标在科学探究中整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