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三招十式” 组合拳,推动情境对话新评价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箬横镇第四小学  赵兵军

  [摘要] 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却存在着种种令人深思的地方,有眉毛胡子一把抓却似蜻蜓点水,有结果过程“本”倒置犹如跳梁小丑,角色定位不准确好似浑水摸鱼,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举步维艰。殊不知评价需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鼓励性原则。这样才能运筹帷幄,全力反击出妙招。笔者提出5式赏识招:重复述说式、剔沙炼金式、顺水推舟式、名人效应式、无声语言式来叩响语文课堂心动的琴弦;2式追踪招:追问点拨式、追寻方法式来跳动语文课堂思维的脉搏;3式主体招:自我反思式、生生评议式、师生互换式荡起语文课堂活力的涟漪,使他们的生命诗意地行走在学习的路上。

  [关键词] 课堂教学评价  有效   策略

  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对于小学课堂来说,有效的评价机制将决定着课堂的成与败,有效的评价机制的标志也就在于是否唤醒、激励和鼓舞每一位孩子,使他们的生命诗意地行走在学习的路上。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情况进行评判和指导,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率的生成,对学生感受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发展衍生更是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而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却存在着种种令人深思的地方,有时候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举步维艰。

  闭目沉思:浮“堂”掠“影”寻破绽

  1.眉毛胡子一把抓却似蜻蜓点水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和责任在于让学生体验到课堂学习成功与快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评价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语文能力的不足,让学生能寻找到这中间的差距并能进一步思考。然而,审视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课堂上是表扬声一片,“真棒”、“太好了”、“了不起”等单一、浅表的称赞声不绝于耳,甚至是全班学生集体的“掌声鼓励”或“齐声夸赞”。更为甚者,即使学生的回答是不正确的,也会被冠以“勇气可嘉”这样的激励评价,而对学生见解中的错误认识却视而不见、只字未提。我想,这样一味地且停留在表面上的为学生叫好最后导致的结果只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却似蜻蜓点水一般,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其得不到很好的成长。

  2.结果过程“本”倒置犹如跳梁小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进行评价。”现实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课堂教学往往只强调知识学习和积累,忽视对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自然而然的就只考虑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因而评价的过程,以知识为中心进行评价的现象仍十分普遍,而对教学过程中丰富的培养目标,如能力、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综合素养,迟迟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有利资源都犹如跳梁小丑一般,遗失的同时,也让语文课堂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3.角色定位不准确好似浑水摸鱼

  如今的课堂呼唤“生本”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也有在“评价建议”中明确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但是,当下的语文课堂评价主要还是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上,教师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是以一种“权威”的形象在学生心底存在着,学生只能是被评价的对象,根本无法参与评价过程。这种单一主体的教师评价容易出现评价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有些学生甚至出现了打酱油的角色,在教师一味地赞扬好生表现的同时,中等生和后进生就成了浑水摸鱼的角色。

  站稳根基:屏息凝神守原则

  著名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变。”但改变也不能随随便便,它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得我们的课堂能够站稳脚跟。第一,评价需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僵化地以一把尺子去衡量每名学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科素养、行为习惯和学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因此,评价也不能相同;第二,评价需要遵循及时性原则。在学习的每一环节都要进行及时评价,使每名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学习的成果,明晰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以期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鼓励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目的;第三,评价需要遵循鼓励性原则。对于学生的发言多予以积极的评价,而不能以超高水准来进行消极的评价,否则,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容易受到打击。那么,评价就适得其反了;第四,评价需要遵循多样性原则。教师正确、恰当的评价,能激励学生积累思维,但长期使用一种方式或单一的语言形式,就会失去其作用。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恰如其分,不断推陈出新,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运筹帷幄:全力反击出妙招

  教师及时恰当的评价对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学生课堂效率,提升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也是学生进步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在课堂评价过程中要立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体现多元化、多层次和多角度的评价模式,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5式赏识招  叩响语文课堂心动的琴弦

  1.重复述说式评价,对话中的强化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回答问题很精彩,很给力。可有时候这资源是转瞬即逝的,该怎么利用,才能将这宝贵的资源最大化呢?这时,笔者就会适时给予这样的建议:“你说得真棒,能再说一遍吗?”“你的想法很有新意,请再说一遍,让老师和同学们再回味一下。”“你从课文的字里行间读出了自己独到的想法。这里,我愿意和在场的同学一起再次聆听你刚才讲过的话语。”让学生重新说自己的话,这样既可以让说话者建立表达的兴趣,将语言又在脑袋中重新巩固一边,加深印象,又可以让其他人投来欣赏的目光,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2.剔沙炼金式评价,对话中的熔化

  课堂上生成的语言是课堂活水的源泉。善待这样的生成,赏识这样的生成,利用这样的生成,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叩击心门的声音更加动听。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四下《鱼游到了纸上》一课,在整体感知课文,感悟青年看鱼忘我的境界后,组织学生理解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的关系时,有一学生说:“青年忘我的看鱼,使鱼先游到了青年的心里,正因为鱼先游到青年的心里,才使鱼又游到了纸上”。笔者马上应对,“是呀,眼里有鱼,心里才有鱼;心里有鱼,纸上才有鱼。”顺着学生的意思,在学生那含有金子的满把沙子中剔除那些累赘的沙子,让金子散发出本该有的光芒,从而让语言表达更简洁明了,达到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评价之效。

  3.顺水推舟式评价,对话中的转化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课堂的活水--学生,他们的语言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精彩度,就看教师能不能将评价的语言很好地映射到学生的心灵上。这一点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老师就做得非常棒。他执教人教版五下《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在交流读书感受这一环节,一个学生说:“冰心奶奶说我们是天使,是太阳,是花朵,是春天。我们感谢她的比喻,感谢她的提醒。是天使,我们要释放可爱;是太阳,我们要释放光明;是花朵,我们要释放美丽;是春天,我们要释放明媚!”孙老师紧接着道:“你正在释放着可爱、光明、美丽和明媚,不仅是我,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孙老师信手拈来,巧借孩子的话来夸这个孩子,又省心、又讨巧,顺水推舟,把孩子的话拿过来再还给他,跟打太极拳似的,在无形中照亮了孩子那颗容易满足的心啊!

  4.名人效应式评价,对话中的升华

  哲学家詹姆士有一句精辟的论断:“人类的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小学生是很容易满足的,老师的一点点恰如其分的肯定就能让他那颗小小的心高兴好一会儿,哪怕是口头上的一句话,都会令其感到无比的荣光。比如笔者在执教人教版五上《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在交流理解“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这一环节后,让学生尝试仿写: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一学生说:“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架望远镜,也是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笔者马上说:“很好,请你在这句话的下面划上破折号,签上你的姓名。记住,这就是你的读书格言啊。”在孩子心中,都会有一种名人情节,而能作为读书格言的又往往都是名人说的话,自己的一句话竟能让自己与名人比肩,这样的上榜在无形中就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名人的无上光荣。

  5.无声语言式评价,对话中的潜化

  很多时候,无声胜有声,尤其是当我们面对孩子的回答一时无从找到好的评价时,无声语言便应运而生了,那就是--体态语言。体态语言也叫肢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是通过人的身体形态、手势动作、眼神表情等“无声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体态表现。

  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尤其是后进生,笔者用充满希冀的眼神看着他,这就是信任;当碰到胆小的学生回答问题时,笔者用微笑来消除他紧张的心理,这就是鼓励;当学生回答出问题,笔者点点头,这就是首肯;当发现学生提出别的同学提不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时,笔者或绽露赞许的微笑,或伸出大拇指,或来一个“亲密接触”,这都是赏识。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抚摸,都能传达老师对学生的一份关爱,表达对学生一种尊重、信任,给学生一些激励,这种润“评”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师生之间的心与心的互动。

  二、2式追踪招  跳动语文课堂思维的脉搏

  结果人人都会看到,可过程却极少看到。恰恰这过程是孩子留存在脑海中最为深刻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关注认知形成过程中能力、情感、价值观等综合素养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追踪在孩子的身后,给予及时的评价,让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感到时时有力量支撑,从而永远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学习心。

  1.追问点拨式评价,对话中的点化

  小学生因受年龄特点、知识储备等诸方面的影响,学习中出现困难是正常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困难或误区,或及时点拨,或因势利导,或追问启发,使他们在我们的点拨引导下获得正确的知识。

  笔者在执教人教版五上《回顾·拓展八》交流平台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读了第八组课文“走近毛泽东”后,你心中的毛泽东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回顾总结了毛主席“英勇乐观、胸怀宽广、关心普通群众”等人物特征后,该教学环节并未结束。笔者继续追问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毛主席是这样的人?请充分抓住具体事件来总结人物特点。”学生纷纷发言:“面对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毛主席却根本不放在眼里,把历经千山万水的困苦看做仅仅只是平平常常的事。从中可以看出他英勇乐观。”“当毛主席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光荣牺牲后,对于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两种抉择,毛主席心里充满了矛盾,但强忍悲痛,最后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充分表现了毛主席的博大胸怀。”“毛主席住在花山时,让警卫员把到别外碾米的群众请回来,还派警卫员给他们送去茶水,并且帮助他们碾米。说明了毛主席对普通群众的关心。”

  上述教学,笔者通过评价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认识形成的过程”,要求学生说出毛泽东人物特点的依据,就是启发学生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件来概括人物的特点,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好处。此外,教学中,教师还可针对学生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人物描写概括人物的特点进行评价。相信学生在这样的追问引导,点拨启发下肯定会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过程体现比直接的告诉要来得记忆深刻些。

  2.追寻方法式评价,对话中的深化

  很多时候,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如果只是一味地夸奖和逢迎学生只会让我们的鼓励性评价语失去“含金量”。有效的评价语要求教师评价时不是简单的判断或褒奖,而应注重具体引导,指出不足,提出建议,授之以方法,让学生能够有所得,从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独当一面。

  笔者在执教人教版五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总结课文时,一学生说:“读了课文后,我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罢,其实都是爱,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一种是鼓励的爱,一种是严厉的爱。生活中,我们需要母亲慈祥的关爱,给我们以前进的动力;同样,也需要父亲严格的教育,时刻提醒我们不要骄傲自大。”笔者应道:“真了不起。了不起的是,你从正反两个方面谈爱。你的问题值得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人去思考。我愿意把你的话记在心里,时时警策!”

  教师的评价应对,也需要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技巧这东西,是随时都可能变的,要不,就不叫技巧了。但是,技巧背后的是什么呢?价值取向,那是比较恒定的。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倾听、去理解、去把握。

  三、3式主体招  荡起语文课堂活力的涟漪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应打破老师独霸的局面。小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有积极的审美、评价需求和能力,让学生参与评价不仅促进了多面交流,更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评价时,要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并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1.自我反思式评价,对话中的优化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开展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主要手段。

  如一个学生读课文后,笔者引导他自我评价,他说:“我读得很流利,但声音轻了。”“那能不能再试一遍?”他又读了一遍,笔者又问:“你觉得有没有好多了呢?”“响亮多了,但好像感情不够投入。”“那有没有信心读好呢?”他又再一次读了一遍,既响亮又富有感情,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教学中,除了朗读,学生在讲故事、合作学习、回顾学习等环节中,教师都可以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做出判断,并且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

  2.生生参与式评价,对话中的内化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参与相互评价,通过评价互相促进。因为孩子们为了能够正确评价别人,就必须认真倾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如作文讲评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互改、组内评议、集体点评等,让学生在互评互议中各抒已见,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自信心的目的。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要从尊重理解他人的角度加以及时引导,要拓展自主评价的空间,促进人人参与,使学生在互评中受到启发,在比较中获得发展。

  3.师生互换式评价,对话中的融化

  学生见惯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适时地互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学生在欣喜、受宠若惊之余,会有更多的收获。如在教师示范朗读后,引导学生开展评价,在评价中进行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通过参与评价,既可以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主动的、有效的互助互动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吸气收招:余音绕梁留旋律

  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学生永远都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更是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活动是在双向互动中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理想状态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生成性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将着眼点放在挖掘学生的潜能,带来学生知识技能的拓展,满足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真正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余音绕梁,让课堂的主旋律之声能够让学生回味无穷,那才是好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炳亭 褚清源《问道课堂--高效课堂理念与方法的26个追问》[M].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3)

  [2]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3]沙华中。语文课堂评价策略谈。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J]2009(9)

  [4]黄守森。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文学与艺术[J]2010(3)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精·巧”比翼,放飞梦想——小学生“日记”激励性评改的效度思考    下一篇:谈课堂打岔评价的“三十六计”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