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以初中语文课本为载体树德立人——以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材为例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泽国第四中学   朱敏丽

  【摘要】语文课文是语文课堂最重要的物质媒介,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现今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学应回归课本和落实到文本的倡导呼声极高,这也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确认与探讨。基于此,本文从教师讲解课文的角度入手,以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教材为例,尝试探讨以初中语文课本为载体,用文字打动心灵,润泽思想,真正落实立德树人。

  【关键词】初中语文; 载体; 立德树人

  众所周知,作为语文学科,以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就应该起到树德立人的教化作用。但是,在很多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对其工具性的重视和落实,人文性无形中被削弱。语文学科的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正所谓“文以载道”,语言文字向来是与其所承载的内容意义分不开。语文学科具有的意识形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层面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学科。其德育教育与其它学科特别是政治学科有很大的区别:语文学科的所选篇目尽管有明确主题,但表达方式往往隐藏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语文学科的德育主要以情感熏陶为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任务不能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品味,更重要的是利用好语文课本,将其中的精神品质加以挖掘,加以体验。利用好学生重点学习的语文课本,帮助学生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这个复杂的社会,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性,为将来他们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因此,笔者以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教材为例,试诠释如何以课本为载体,用文字打动心灵,润泽思想,真正落实立德树人。

  一、创设情境,感同身受

  雨果曾经说过:“善良的心就是太阳。”一个人要有高尚的品德,仁慈就是他的根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仁慈之心。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出现“爱己”大大超过“爱他”的情况(显然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和严重的),这就会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危险信号。如何培养学生一种爱自己,也能爱他人;爱人类,也能爱万物的大情怀,笔者认为可以以课文为载体,从小处着眼。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有限,理解能力较弱,对许多课文的理解明显存在心理差距。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设下了很大的障碍,更不利于学生学习课文时美好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创设课堂氛围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为其换位思考,感同身受提供有利条件,如此才能促进学生阅读体验的生成。

  比如在《马》这篇课文的课堂设计的时候,笔者抓住了其中一段文字:“ 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将文本中的“它们”换成“我们”,让学生与“马”进行换位思考。学生因此能进一步体会人类施加在马身上的痛苦。在此基础上,教师紧紧抓住这篇课文设计的主问题:“马和人是什么关系?”学生认为人一直奴役马,但是人和马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符号来表达这种关系,学生认为应该用一个等号。这个等号的选择,就说明学生能在阅读时设身处地站在“马”的角度思考,也理解了感同身受思考的本质。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运用感同身受这种方法学生进行了再造的联想和想象,极大地帮助学生领悟和体会文章人物的思想感情。

  仁慈之心的培养,不在与过渡的渲染。要教育学生仁慈,不仅对人,更是对万事万物怀有仁慈之心。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笔者通过对文本的换位设计,让学生在一个更深的程度理解了马被奴役的痛苦,在爱他如爱己的课堂氛围营造下,极力唤起了学生内心的仁慈之心,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置矛盾,推波助澜

  七年级下册很多课文都是以“爱国”为主题的。如 《黄河颂》﹑《最后一课》﹑《土地的誓言》等等。“爱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生进入学校,受过的爱国主义教育可谓不计其数。但是,怎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才正算是真正成功的呢?恐怕都需要做到言之有物,打动人心。

  于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制造矛盾冲突,来极大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相应的目的。很多教育家都主张在教学中利用冲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围绕教学目标,从文本中精心提炼出能发展学生情感能力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推波助澜,让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凝聚在这些矛盾冲突中,最终就能达到在矛盾冲突中思考和解决问题自觉形成正确情感价值观的结果。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巧妙设置矛盾,适时推波助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最终影响学生的高尚品格的形成。

  比如在《邓稼先》这篇课文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将“小家”和“大国”这两种情感推至矛盾中,让学生在深入体会人物选择的艰难和沉重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譬如在讲到“井下突然一个信号测不到”的时候。教师提出问题:“情况如此危机的时候,邓稼先应该先想到谁?”学生认为应该是他自己。但是在文本中,邓稼先明显先想到别人。教师顺势再提问:“在茫茫沙漠中,在他八年的单身汉生涯中,邓稼先还会想到谁?”学生回答会想到妻儿和老母亲。教师再补充邓稼先与家人相处的若干细节,学生就在教师的推波助澜中体会到了人物面对“小家”和“大国”时的矛盾。学生也具体真切地感受到邓稼先为了国家,不得不放弃天伦之乐的无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十分重要的是,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没有空洞地说教,也没有强势地“填鸭”,只是把邓稼先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让学生深入感受到邓稼先在亲情和爱国豪情之间的冲击,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教师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氛围的营造,学生处在人物的纠结和矛盾中,处在课文的悄然润泽中,很多学生上完课后更是泪流满面,爱国情怀已经悄然生根。

  三、点面结合,因势利导

  语文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因势利导”。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的情势把握中,要善于凭借或利用各种势头,紧紧抓住这种转瞬即逝的势头,朝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方向引导,形成更精彩的课堂生成。譬如在教授《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时候,教师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在文章里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贝多芬的遭遇。很多学生都找出了“悲剧”二字。教师再让学生找出文本里能体现标题中“巨人”二字的相关句子。当学生对贝多芬的“悲剧”和作为巨人的“伟大”作了充分讨论后,再顺势让学生思考为何在这样巨大的“悲剧”面前贝多芬仍然如此“伟大”。学生在聆听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后,更加确认是这些“悲剧”锻炼了贝多芬的信念,是“悲剧”造就了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师借势追问学生:“人生的痛苦每个人都没有办法避免,面对这些,我们可以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什么?”学生讨论之后明确在命运面前一定要有坚强的信念。最后教师再以冯骥才的“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以及泰戈尔的“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得苦将照亮你的路”作为结尾结束整节课,使整个课堂的学习节奏和学生的情感节律和谐一致地处在一个不断攀高的曲线上,教师通过对文本的二度加工,使课堂充满张力和起伏,不仅彰显文本原生的魅力,更让学生感染了树立信念的决心。

  这样的课堂设计,笔者将“命运”和“信念”这两个话题明确地摆在了学生的面前,以此为两个重要支点,将课堂整体拓展延伸为面:面对不幸的命运,要树立坚强的信念。这种使用点面结合,因势利导的课堂设计,学生明白即使人生的道路布满荆棘充满坎坷,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总会看到希望。人生之路何其漫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学生还能记得这节课,相信他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开窗引源,浸润默化

  虽然学生涉世未深,笔者仍然希望用课文为他们打开一扇审视这个社会的窗子,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就是因为民族风骨之所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创造了东方文明。在如今,灿烂的东方文字已经蒙上雾霭,医治这些“顽疾”,“风骨”是一贴良方。人无节不立,要教学生成为一个有风骨的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确实不易。庆幸的是我们还可以以课文为载体,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先贤面对生命和风骨时做的选择。

  设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在备课中就要一直带着这种强烈的教学目标意识。譬如在设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为实现这一个教学目标,只从惯例谈闻一多的“说”和“做”两个方面,显然不足以承载这一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以从题目中的“先生”二字入手进行深入挖掘。课堂教学中要讨论闻一多的“说”和“做”,更要强调是这样的“说”和“做”铸就了一个大“先生”,讲讲闻一多作为民国一“大先生”的情怀。教师从闻一多的做里面延伸出一个问题:“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到底有什么样的品质”。学生认为是勇敢无畏不怕死的。教师补充闻一多在大学需要南迁时深夜与儿女告别的场景,阐明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他极爱他的孩子,但他也一样爱他的国家。民族大义可以让他战胜死亡的恐惧,这才是真无畏。此时再问学生:“题目中的‘先生’真的只是你们开头说的老师的意思吗?”学生自然而然明白里面还有一种精神和风骨在。教师表示附议:“对极!应该说里面还有一种风骨在。我们无法用几个词来概括他们,但是他们这些先生,是支撑中华民族肉体的铮铮铁骨!范仲淹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风骨,此言已经道尽。课后回家,请同学们观看腾讯的纪录片《先生》,看看那些先生的背影,正是一个民族的正面。”

  通过这样的课堂设计,教师不仅止步于文字表面,更是深入挖掘“先生”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有理有据更有震撼力,可以让学生感染民国的学者的亲近和大气,“先生”二字可以俯身可以仰望。在这篇课文的设计中,笔者不仅向学生展示了民国学者的风骨,更以观看影片作为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先达的熏陶。学生如能感受到先生的品格,在生命和风骨之间,定能选择做一个“大写”的人。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学生道德引领者,只有紧紧依靠文本,巧借教学内容,或创设情境,感同身受,或设置矛盾,推波助澜,或点面结合,因势利导,或开窗引源,浸润默化,如此才能既实现立德树人又不偏离语文学科特点,才能用高尚的精神渲染和塑造人,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刘永康著,《语文课堂与教学新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王道义著,《再谈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

  【3】陈广团著,《在作文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语文建设》(2011年第3期)

  【4】黄厚江著,《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

  【5】田淼著,《凝神聚气,文化育人》,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1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让学生写作学会“移情”    下一篇:摇动一棵树——语文教学应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