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摇动一棵树——语文教学应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2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摇动一棵树

  --语文教学应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摘要】新课改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而语文教学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在教材中汲取着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在教师激情的感染和浓厚氛围的熏陶下感受健康人格的魅力,在与现实的碰撞中健全自身的人格。
  【关键词】健康人格  心理特征  教材  教师  文字交流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新课改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而语文教学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阅读,只要有心,都能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又能陶冶情操、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面对一群90后甚至有些是00后的学生,有时真的会觉得跟他们有代沟。不可否认,这些学生聪明,有一技之长,然而繁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也使他们对学习兴趣不浓。在行为方面,表现为与众不同、过度依赖网路、行为过激甚至出格等。在意志方面,忍耐力差、不能吃苦,半途而废的情况是屡见不鲜。在情感上,快乐匮乏,自我中心,嫉妒心强。也正因为此,语文教学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语文这门学科包罗万象,以七年级下册的教材为例,或记录作者的成长足迹,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给学生以有益启迪;或用不同的表达阐释爱国的情感,给人以动人心弦的力量;或用杰出人物的事迹来感动学生;或是选择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或是学习几篇有关探险的课文来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而最后一单元更是选择了关于动物的佳作,不但能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引发他们对人与动物、人与人关系的深入思考。这些教材的选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恰恰是针对了90后甚至是00后学生的心理特征,它所带来的正能量是无法估计的。
  因此,我认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教材”对学生心灵的冲击--感动学生
  1.课本教材的正能量
  我认为“教材”不应单指选在语文课本上的材料,还应包括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其他课
  外材料,如课外阅读材料、网络图片等等。当然,语文教学还是应以课本教材为基础,事实上,课本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能给学生以心灵的冲击,所以对教材的处理非常关键。
  在上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我就感受到了教材带来的冲击力与正能量。《秋天的怀念》是语文课本中的一张新面孔,是史铁生写的一篇饱含深情的回忆性散文。文章用凝重的笔触叙写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在自己儿子双腿瘫痪后做的几件平常小事,正是这几件小事让瘫痪的儿子明白了“好好儿活”的含义,明白了生命的意义。读完第一遍,我已被满满的感动包围着;再读,感动持续加深;三读,还是感动。那我就转念一想,与其在犹豫如何教这篇课文,还不如就用这“感动”去感动学生。
  师:……我的要求很简单,请大家先读三遍,第一遍默读,第二遍轻声朗读,第三遍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生:(很多学生拿起课本认真阅读。)
  师:刚才在大家全身心投入地读时,我似乎能感受到你们内心情感的流动。那你们读完后的感受是什么?
  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感动。
  师:老师备课的时候也是先看了三遍,每看一遍都让我感动,每一遍都能让我找到不同的感动点。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找找那些另我们感动的地方。
  (出乎我的意料,学生都迅速地找到了这些细节描写。)
  生1:“母亲悄悄地出去,偷偷地听我的动静,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想到我生气躲在房间的时候,也会听到我妈妈门外走来走去的脚步声,想进又不敢进,那时不觉什么,但现在我可以体会到母亲当时的心情,当时真的太不应该了。”
  师:很好,切身体会。
  生2:还有那个“挡”字,看似很简单的一个举动,我却能感受到这位母亲的用心良苦。
  师:哦,能具体说说吗?
  生2:因为我正在看树叶飘落,那当时心情肯定不怎么样,而且越看心情会越低落,而这一切母亲都看在了眼里。所以这一挡,不仅挡住了“我”的视线,也防止了我心情继续低落。这一个小细节,就是母亲对她的呵护。
  师:那现实生活中,大家有注意到过自己的父母有做过类似的举动吗?
  (生沉默思索)
  生3:有的,只不过平时都没怎么在意。向别人吵架或打架的时候,我妈都会捂住我的眼睛,以前我还抱怨来着,现在可以体会老妈的良苦用心了。
  ……
  真的无需多说,教材所发挥的力量在此时此刻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加强这种力量,我在第二课时的时候,准备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活着的事》等,我不期望所有的学生都能读懂,但我觉得,当这些孩子用心读完这些文章的时候,内心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触动,从而进行反思,那么这种正能量就能在孩子心中慢慢滋长,让孩子的心灵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
  类似这样的正能量,教材中还有很多,《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所展现的对祖国语言的依恋;《丑小鸭》中丑小鸭为追求梦想而作的不懈努力,无一不让学生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也在汲取着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所谓课程也者,无非施行教育作用的一种材料而已。”①但就是借了这些材料才能施行教育的目的之一--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2.课外阅读材料的正能量
  然而语文教学并不能只停留在课本教材,事实上任何事物或事件都可以成为教材,任何教材都可以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在这里《一碗馄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是文章本身,还有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反思。短短几百个字的小故事,却让他们去深深地体味最后一段话:“有时候,我们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某学生说:“确实,我们就是因为熟悉了、习惯了,才往往会忘记体会这份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会因为被人的一句问候而感动不已。这太值得我们去反思了。”
  当学生开始反思教材,那他就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品德,那么教材之于学生的作用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用教材去打动孩子,让他们去审查自己的内心深处。
  二、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感染学生
  “比课程安排更为重要的是有关教学方法和教学精神的问题。”②这就不得不提到教师
  在教学中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再局限于“传道受业解惑”这单一的角色,更多的时候教师是倾听者和支持者。当然,我觉得教师“园丁”的作用还是要积极发挥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放任它,或许它也能成长;但如果加以适当的“浇灌”“修剪”,那这朵玫瑰应该成长的更健康。再说,玫瑰本身是带刺的,孩子也是如此,教师就应该更加细心地去感染他们,从而慢慢地磨去那些扎人的“尖刺”。
  1.用激情去感染。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做任何事情,尤其是教学,都需要激情。因为激情能让我们热
  爱教育事业。”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去点燃学生的激情,更不用说是感染学生,与学生擦出火花了。
  新课改提出,课堂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情感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用激情去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上升到情感与道德、价值观层面,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因为“学生可以什么都学不好,但是却不能不学做人的道理,不能不拥有对生命、对生活的激情,不能没有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③
  在《黄河颂》的课堂教学中我除了播放《黄河颂》的音乐,还播放了《保卫黄河》这一片段。之所以选择播放,是因为我会唱,我希望以此来带动学生来唱黄河。效果出奇的好,因为我的放声歌唱,让学生忽略了羞涩,抛开了矜持,也都扯开了嗓子,唱出了内心的激情。在唱到激情处,我还打起了拍子,最后教室里竟然成了大合唱。学生的表情告诉我他们的激情,他们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爱国的教育就在这激情的歌声中进行了。
  用你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我相信学生是不会用冷漠来回绝你的。
  2.创设氛围潜移默化地熏染
  这里的创设氛围,并不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因为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工作并不止于课堂,
  “生活处处有语文”。作为语文老师,我又要如何去和学生发生心灵的碰撞呢?
  在和学生平时的交流中,发现现在的学生男生喜欢看玄幻的小说,女生喜欢看言情小说。不是说看玄幻、言情不好,但是对初中生而言,看这个确实不是很合适。那看什么呢?如何让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籍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试过很多方法,让学生自己买书,一个学期规定看几本书,但效果并不是很好。后来我干脆把图书馆放到了教室,向学校里借了200本书,也把自己的书放到了教室,不做硬性的规定,就是让学生有空的时候、累的时候可以拿本书看看。没想到自此就在教室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看书氛围。
  我记得我在教室里放了一本《有一种幸福叫感恩》,后来很多学生在随笔中写到:“看了《有一种幸福叫感恩》之后,我发现原来幸福就这么简单,其实我每天都处在幸福之中。太感谢老师在教室里放了这么一本书。”
  言传身教,我相信更能让学生心服口服。
  当然,创设氛围,肯定少不了多媒体,音乐也好,图片也好,它对学生的感染力是不容小觑。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④
  有一次,我在和学生聊天的时候说有些山里的孩子他们只能走路去上学,学生的反应是“那有什么,我们有时候也走路啊”,我只能感叹“你们是真的没吃过苦啊”。没办法,学生所能接触的现实其实很少,如同“井底之蛙”,看到的只是自己生活圈子里极小范围内的现实,所以他们根本没办法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读不起书。所以我找了大量的图片,甚至把《变形计》也放给他们看,用事实告诉他们--“你们有多么的幸运与幸福”。特别在我放《天亮了》这首歌的时候,很多学生开始抹眼泪,因为这样的现实生活真的震撼到了他们的心灵。此时此刻,他们心中那颗最美的道德种子在萌芽,在滋长;此时此刻,他们在反思自己的观念是多么的狭隘;此时此刻,他们都在心里感恩着生他们养他们的父母……此时此刻,整个教室里充满了“爱”的氛围。
  三、现实与学生心灵碰撞--学会感恩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了解孩子的心灵是否与现实产生碰撞,是否学会感恩,我觉得最好
  的办法莫过于和孩子进行文字上的交流。
  现在的孩子骄傲,自我为中心,可也很孤独,他们的道德观念很模糊。所以他们不会轻
  易地示弱,却又找不到宣泄的方式;不会轻易地敞开心扉,却又渴望向人倾诉。这时语文教学就应该发挥出他的优势,而写随笔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想写什么就什么,情感、遭遇、畅想未来等等,不用规定字数,不用限制就得今天交,这样的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
  从实践基地回来后,学生在随笔中写到:“虽然有点难,但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烧菜,太有成就感了”,“这是我做的花朵,不容易,看来,平时我妈妈在家做手工活也不容易啊”,“虽然很辛苦,但我收获了快乐,回家要多帮帮忙了”……
  三八妇女节那天,学生在随笔中写到:“老师节日快乐!”“这个星期回去给老妈洗洗脚去”“老师,母亲节和父亲节到了的话,可别忘了提醒我们呀”……
  周末的随笔:“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起爸爸那长满茧子的大手,和那肥大厚实的脚掌,心里仿佛明白了许多。爸爸,为了我付出了十几年的辛苦,付出了他那沉沉的父爱。这十几年来,他的劳苦是让我足以时时记住,这种爱,是最朴实的,这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所有人为之动容的爱。”“妈妈今天下午来接我了。看她把大包小包的东西全往自己身上扛时,我心里有点堵。我伸出手想分担点,妈却说:‘没事,你跟紧点!'’让你给我,你就给我呗!‘我没好气地说道。妈妈这才把原本就我该拿的包递给了我,满脸的笑意。”……
  我非常喜欢这种书面文字的交流,我始终认为,写下来的东西才是深思熟虑的,有逻辑,有条理的,书面文字的交流才是深度的交流,才是心与心的交流。孩子们把现实生活真实地用文字描述出来,孩子们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真诚地融进了随笔之中,这就是现实与孩子心灵的碰撞。这一字一句都在告诉我一个事实:孩子们正在长大,慢慢地在懂“感恩”两字。
  当然,以上所谈教材、教师、现实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当三者结合起来时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力量足以“摇动一颗树”“唤醒一个灵魂”。那么,在这力量的震撼下,学生的人格修养也能慢慢地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选自《夏丏尊教育名篇》,夏丏尊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2]选自《教育论》,【英】伯特兰·罗素著,靳建国译,东方出版社,1990年8月。
  [3]选自《最受欢迎的特色教学艺术》,卞金祥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以初中语文课本为载体树德立人——以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材为例    下一篇:写作是一种分享——摭谈写作教学中“生活”意识和“读者”意识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