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一点尝试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1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学语文不能只学语文课本,做阅读题不能代替阅读。这已经是语文老师们的共识。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外阅读,已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广泛而扎实的课外阅读呢?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课外阅读读什么?

  现在可选择的阅读材料真是太多了,中国的四大名著,外国的《海底两万里》,古代的《论语》,现代的杨红樱,让人目不暇接。但是,教师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在为学生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自己心里却要有明确的原则,即阅读材料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切忌想当然地认为这本书是经典名作就让学生开读。

  例如,有的老师让二、三年级的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显然难度过大,即使是白话本,学生对纷繁的人物关系、复杂的故事情节也梳理不清楚,在阅读过程中就很难感受到快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有很多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读物,那么,《三国演义》等到孩子到六年级甚至初中再读,不是很好吗?人为拔高的课外阅读只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让孩子视阅读为畏途。

  课外阅读要古今并重。读我国古代经典能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诗词歌赋中凝练传神的语言也会规范学生的遣词造句;读现代经典则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二者互为补充,孩子的知识结构就比较均衡,眼光也会比较高远。

  2011年9月,我迎来了新一年级的学生。面对这些只有六岁的小朋友,古代经典部分我选择了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现代部分我选择了比利时经典童书《玛蒂娜》。

  《三字经》《百家姓》内容浅近,合辙押韵,小孩子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咏记。而且《三字经》在内容上涵盖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知识,读完一部《三字经》,就对中华的历史脉络有了大致的了解,以后再读诸如《中华上下五千年》等书,会有茅塞顿开之感。阅读《百家姓》,则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民族的认同感。

  《玛蒂娜》是一部让大人也会着迷的童书佳作,正适合六、七岁的孩子阅读。书中那优美细腻的画面,生动活泼的故事,处处给人以美的熏陶,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富裕、文明、高雅、浪漫的生活,孩子在阅读中对美好的生活也充满了向往。

  课外阅读怎么读?

  读古代经典我们可以采用传统的“熟读成诵”的教学方法,读现代经典则应鼓励孩子“自主阅读”。

  “熟读成诵”的方法虽然看起来单调呆板,但是简单易行,而且教学效果非常显著。我在教学过程中,从不要求学生刻意背诵,只让孩子小手指着字,轻声跟老师读,日复一日,从不间断,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对《三字经》《百家姓》竟已经能够流利背诵。

  读《玛蒂娜》时,为了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我采取了“老师先为孩子读故事、孩子再为家长读故事”的教学方法。学生人手一本书,老师在前面尽可能生动地读故事,学生专心倾听,听的时候可以看图,也可以小手指着字看字。之所以是老师先为学生读,是考虑到老师作为专业人员,朗读水平比较高,能把文字内容通过声音富有感情地表现出来,从而把孩子带入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对一些生字的读音、句子的断句也大致掌握了,这为孩子独立阅读这个故事扫除了不少障碍。

  孩子在学校听完老师读的这个故事,我还会每天布置一项读书作业,让孩子把这个故事读给家长听,孩子不认识的字,家长可以在一旁提醒。读完之后,请家长写上孩子读书的状态以及遇到的问题,供老师不断调整、改进教学。不少家长写道:“孩子能变换语气读人物的对话”“读得很有感情”,这正是老师示范朗读的功效。也有家长写道:“孩子读的不流利,但经过家长的鼓励,能坚持读完。”这样的孩子,我会进行个别化地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孩子们的读书兴致明显提高了,家长也一天天感受着孩子的进步,家长在反馈中越来越多地写道:“孩子读得比以前流利了,识字量明显提高,能在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了。”还有家长说,“听孩子读故事真是莫大的享受”,这样的家长正是体会到了亲子阅读的快乐。这不正是我们期待的结果么?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要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是的,一个人阅读的厚度也许就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带领孩子泛舟书海,让孩子从小就得到知识与文化的润泽。我和我的学生们,将继续快乐而美好的课外阅读之旅,我期待着读书成为每一个孩子终生的爱好!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下一篇: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势在必行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