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指向思考力的小学课外阅读初探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箬横镇第三小学   金红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被重视,而在小学课外阅读中指向思考力的探索,也被提到了风口浪尖。本文通过“巧选指向思考力的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和“找寻指向思考力的课外阅读的‘问题策略’”两个方面,对指向思考力的小学课外阅读提出了新的思考,从中领会“教育是千教万教教人思考,千学万学学会思考”的真谛。
  【关键词】课外阅读   思考力   源头活水    问题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作家茅盾也曾说过:“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到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
  然而,目前我们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都缺乏细读、研读的能力,再加之“填鸭式”的课外阅读指导方式,不但课外阅读效果不好,而且还跟“减负提质”唱反调,加重了孩子们的负担。那么如何帮学生搭建一座桥梁,到达快乐有效阅读的彼岸,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发展思考力、想象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指向思考力的小学课外阅读的几点看法。
  一、巧选指向思考力的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一)慧眼识珠,巧设主题
  我们时常发现,许多家长,不管孩子多大,基础如何,动辄让孩子读古典名著,世界名著,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实在勉为其难。要让学生对阅读有兴趣,这就要选择要选择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息息相通的读物,并且根据读物的特点,设计和学生生活实际、生活经验非常贴近的主题,让阅读更好的指向学生思考力的培养。
  例如,现在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但是快乐指数并没有得到提高,有的反而下降了,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阅读《别让七块钱买走一天的快乐》,跟孩子们一起讨论怎么面对这么一个物质的时代,好好思考“怎样才会快乐?”在读《鲁滨孙漂流记》,可以让学生画出鲁滨孙漂流的简图?呆了几年?干了什么?用一条细线代表跋涉过的路,用圈圈点点代表经过的地点,经历过的事。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再读,不仅是对情节的再梳理和对故事内容的再熟悉,更是走进人物、走进作者,抵达作品本真的环节。
  (二)本真阅读,巧用形式
  有不少孩子刚买的或是刚借的一本新书,才读了几页就弃之不读,课外阅读无序,低效,随意性较大,今天高兴看看,明天又换了别的一本,成为了“放羊式”的阅读。要让学生能完整地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设置“化整为零”和“分层阅读”。
  化整为零:就是以周为单位,分“章回”来阅读,突破阅读障碍的勇气,以比赛或展示活动让学生找到阅读兴趣所在,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关注到全本书,体验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的乐趣。为了防止学生因任务过重而失去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教师还应给给予学生时间,规定周一至周五中午12点到12点30分为班级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自主阅读。
  分层阅读:作为教师,我们该正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在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时也进行分层阅读。因此,我们要从孩子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他们的学段、性格、阅读力等方面的差异,根据阅读的推荐书目,综合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让精致的文化不断熏陶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分层阅读,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基础作了一个纵向的分层,如中心层、紧密层和自由层,即把推荐书目作为中心层读物,把拓展书目作为紧密层读物,把培养趣味与个性的阅读作为松散层读物。有了分层的阅读目录,不同层次的学生就有了各自不同的读书方向。
  其次,要制定明确而可行的阅读计划,这个阅读计划包括班级计划、小组计划、个人计划三个维度。
  以中段学生为例,可将班级计划设三个部分:一是阅读总目标,每人每学期要求认真读完三本完整的书,背诵12首古诗,优秀散文20篇(段),了解、理解30个成语故事,并能进行尝试运用。二是阅读内容要求,基础层学生,一学年内须精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国寓言故事》、《汉字的故事》这三本书,此外再选读两本书;发展层学生,除精读以上三本书外,还要读完《七彩校园》,在推荐的书目中再选读两本书;优秀层学生,精读六本,除以上四本外,再加上《鲁滨逊漂流记》与《窗边的小豆豆》,选读书目五本以上。三是阅读作业要求。每日常规作业:读书读报10分钟,做阅读摘记一份;每周常规作业:理解并记住一句格言警句,自己尝试理解一首古诗;每月常规作业:专题手抄小报一张,编、排、演剧本一次(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促进组内成员互补提高);每学期常规作业:一本作文集,一本读书剪贴本或读书笔记本。小组计划指的是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的读书计划,主要从阅读的内容、数量、时间等几方面以表格形式制定,按读书笔记的形式,对小组共同的阅读进行记录,要充分体现活动的可操作性。个人阅读计划根据班级总计划与各自的基础、兴趣来制定,体现个性化,并且包括每月的读书内容与读书量,每天的读书时间,以及请谁监督等几方面内容。
  (三)个性思考,巧选文本
  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只有选好适合学生自己的文本,学生才有阅读的兴趣,才有思考的动力,可见选择好书籍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显得十分重要。
  例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应该选择画面绚烂、故事有趣的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小猪变形记》、《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等,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主人公,更贴近孩子的阅读最近发展区,更能吸引孩子的眼球,自然成为将孩子推向故事核心的持续动力。图画和文字的互动和融合,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是学生持续阅读兴趣的活水源头。中年级孩子天生爱幻想,好奇,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就决定他们爱读带有幻想、好奇的童话、寓言,如《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假话国历险记》、《安徒生童话》、《小布头奇遇记》等。抓住孩子最佳的阅读时机,使阅读原动力得以驱动,儿童在吸纳的同时,想象力、思考力才会越发丰盈。
  二、找寻指向思考力的课外阅读的“问题策略”
  (一)在“问题”的选择中激活学生的思考力
  叶圣陶曾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那么在课外阅读中,“文本”是什么?笔者认为,文本是打开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考的材料。因此,对于不同的文本,教师选择适当的问题,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思考力。
  例如,《别让七块钱买走一天的快乐》,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一位女士开车来到小城加油站,本应到自助加油泵那边加油,无意间却驶到人工服务的加油泵前。后因发现每加仑油多花了50美分的服务费,心里特别不痛快。丈夫也因加油站多收了他们7美元,两人整天都很郁闷。最后家里的老人一番话鞭辟入里,让夫妻俩醍醐灌顶。对于这样小故事蕴含大道理的文本,可以引导学生先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找找题目想传达的意义是什么?读明白了标题后,再让学生去寻找支持标题的理由,寻找段与段的关系,整理出作者的说明脉络。最后让学生思考:你相信课文中的这些理由吗?你能结合在生活来谈一谈吗?
  又例如,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先让孩子看“书本封面”,引出相关问题,“文章可能会写什么?”、“鲁滨孙在荒岛上的吃和住会遇到哪些问题?”、“鲁滨孙在荒岛上有没有遇到什么新鲜事?”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下,不断地去阅读,不断地去思考,不断地去交流,思考力就在这些“真问题”中被激发。
  (二)在“问题”的解决中发展学生的思考力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只是个秘密。”学生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是教师们的一大痛处。实践证明: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只有会阅读的人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在交流分享中,创设更多的话题,破解语言的密码,促进学生的思考力,更好的开启学生语言表达的心扉。
  例如,陈红梅老师上的是群书阅读:《魔奇魔奇椅》、《讨厌黑夜的席奶奶》、《胆小鬼威利》、《打破杯子的鼠小弟》。陈老师抓住这几本书的共同点,先让学生畅聊“害怕”,交流已有的认知;再让学生根据各自的选择进行分组,共同阅读同一本书,进行阅读交流:书中的人物害怕什么?为何害怕?怎样解决害怕的?结果如何?接着让看不同书的同学组成新的读书小组,阅读交流:主人公解决害怕的方法好吗?你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最后是小组思考交流“害怕”的新认识,完成新的概念图,“问题”层层深入,勾住学生整个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学生的思考力,使学生的思维得以爬坡。
  (三)在“问题”的提出中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阅读思考不是一个简单接受的过程 ,而是一个边读边发现问题、边读边解决问题、边读边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笔者认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解决了诸多“问题”之后,能通过自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才是学生思考力提升的关键所在。
  例如,《爷爷一定有办法》故事中围绕着“小毯子”的变化,不断地制造悬念,爷爷一次又一次地想办法,把旧东西变成新的东西,传达出约瑟和爷爷之间深厚的感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变化”,让学生自主思考,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们经过思考,抛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大家思考的动力。如“小毯子”在爷爷的手中,接着会变成什么?还会变成什么?小伙伴们、邻居们看到“我”身上“小毯子”的变化后,会说些什么?“小毯子”在我们手里,我们能变出什么?……
  又例如,学生在阅读了《鸭子骑车记》后,有部分学生共同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鸭子骑车记这样描述,鸭子开车记会是怎样的呢?”,学生的这个问题,又激活了大家的思维,思考力的延伸一触即发,教师顺势,组织学生创编《鸭子开车记》。学生编的《鸭子开车记》摘录如下:
  鸭子在学会了骑自行后,有一天在农场里,鸭子冒出了一个更疯狂的主意。“我打赌,我会开拖拉机!”他一摇一摆地走到农场主停着的未熄火的拖拉机旁,打开门,爬上去,转动方向盘,开了起来。虽然鸭子脚太短,很难够着油门,可毕竟很新鲜呀。鸭子开始开着车在农场里转悠,开始他开得很慢,而且左摇右晃的,但是很好玩。
  鸭子开到母牛身边,冲母牛招了招手。“你好,母牛!”鸭子说。“哞--”母牛应了一声。可她心里想:“一只鸭子在开拖拉机?这可是我见过的最愚蠢的事!”鸭子本想停下来,跟母牛介绍这这个红色的“庞然大物”,可鸭子误把油门当成了刹车,一下子撞倒了母牛,母牛被撞的四脚朝天,牛奶洒了一地。
  这时动物们纷纷议论起来,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
  年老的山羊皱了皱眉头,担心地说:“鸭子开拖拉机,这也太危险了!”
  小猪在泥潭里打了个滚儿,高兴的说:“这真好玩!”
  小狗汪汪地叫着跑过来,说:“这可需要真本事的呀。”
  猫躺在太阳底下,眯缝着眼睛说:“我才不会浪费时间去做这愚蠢的事。”
  刚出生的小鸡,伸长脖子,用细细的声音说:“太危险了!换我我才不干呢。”
  ……
  《鸭子开车记》的创编,是学生创造性思考的结果,思维的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创作的无限乐趣,而且在经历这个过程中,思考力得到了较好的延展。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之路。”笔者认为,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就源于学生们自己的思考力,如果一个人丧失了思考力,他就不可能踏上自我发展之路。思考力不是教育的全部,但一定是教育的核心,因此,只有指向思考力的阅读才是真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①刘发建。课堂里响起独立思考的声音。人民教育。2013.20
  ②刘发建。做一个有思考力的教师。小学语文教师。2013.11
  ③王晓阳。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人民教育,2009.22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读写”哪得乐如许,“随文练笔”活水来——浅谈小语中段阅读教学“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策略    下一篇:正本清源:日积月累教学有效之道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