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促使学生乐学的好方法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4-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品德与生活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创设适宜活动的环境和条件,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常用的活动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讨论与交流

  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很多课都应用了讨论与交流这一形式。由于讨论与交流活动能让学生有机会应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思想与观点,从而加深对教学要求的理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一年级上册《平安回家》一课,老师在让大家了解了平安的重要性、介绍了各自回家的方式之后,把全班同学按走路回家的、坐公交车回家的和坐自行车回家的分成了三组,然后讨论:“回家途中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让我们平安回家?”经过讨论,同学们都认为,走路回家最危险的情况是过马路,在横穿马路时,要注意看有没有车,还要走斑马线;骑自行车的也要看清车辆和行人;坐公交车回家的同学等公交车时,要注意来往的车辆,所等的公交车到站了,同学们别拥挤,要按顺序上车。通过讨论交流,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互合作意识。

  (二)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也是品德与生活课中常用的教学形式,它既可在校内进行,也可在校外进行;既可组织学生到熟悉的环境进行观察、交流、体验,又可让学生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这一形式,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如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人》,教师在活动前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情况。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事先对家人的观察与了解,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这样,通过学生亲自调查,在调查中得到体验,又在体验中相互交流,从而在交流中得到提高。

  (三)实践练习

  实践练习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一些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操作性活动,这类活动可安排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外。

  如一年级上册《看我多精神》一课,在让学生懂得姿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及正确的坐、立、走姿势之后,课堂上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用各种形式展示出自己正确的坐、立、走的正确姿势。

  又如一年级下册《我换牙了》这一课,在让同学了解为什么会换牙、怎样对牙齿进行保健之后,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牙具进行刷牙练习活动。在一年级下册《小苗快快长》活动中,老师可在前两周安排同学种植各种豆类,等到上这一课时让学生把自己种植的各种小苗带到教室,相互介绍、交流,并开展小苗展示会。

  (四)表演及游戏

  表演是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境,让学生获得某些身临其境的机会去学习,从中得到体验。

  如一年级下册《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课,可以让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自己生活中有哪些用眼不当的现象?之后分小组进行现场表演,有的组表演躺在床上看书,有的表演长时间看电视,有的表演边走边看书等。当一组同学表演完之后,让其他组的同学说一说不当之处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通过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良用眼习惯对眼睛可能造成的损坏,从而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更多地体现为教师指导或参与下学生的自主活动,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自我感悟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探究、讨论等,感受生活、学习做人,从而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为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思想品德课中的自主学习    下一篇:打造思想品德学科的有效、高效性课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