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教材研究——之女性角色研究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6-04-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 要:教材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各种价值观最直接的凭借。语文教材作为母语学习的材料更以其强烈的思想性、人文性、情感性和形象性对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认同产生重要的影响。教育对于两性社会性别差异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中语文教材中传递出的性别文化影响了中学生对所属社会性别的认同和归属。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性别文化;性别平等

  20世纪以来,全球兴起了不同规模的妇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女性,重新评估女性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消除了性别、阶级、种族等社会的不平等,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消除这些社会的不平等?文化教育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教材是社会性别文化的载体,它体现了主流社会文化对性别及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认知。尤其是语文教材,由于其强烈的思想性、情感性和形象性,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近几年语文教材选文中的女性形象的统计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的性别偏见现象仍然很严重。因此,关注性别平等,体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现代意识和民主平等理念是今后语文教材编写所要着重注意的。目前,我们的教育正逐步跳出刻板的传统性别观念,以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性别平等理念去影响着我们广大的学生。语文教育与教材的改革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进行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 性别角色(文化)

  语文教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系统。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教材内容必须跟着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 当今世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社会性别公平。社会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对男女差异的理解,反映了社会文化对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约定。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社会现象,是一种指向性别平等和性别公平的观念和思维方法。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人类这一社会化系统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校是青少年性别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而教材又是儿童、青少年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为此,我们有必要从社会性别角度对我们的教材进行一些分析和研究,以探讨其性别的公平性,这样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社会性别认知,促进学生社会性别公平观的形成。

  高中语文教材中形象塑造绝不是对形象现实本身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任何形象的塑造都是形象的塑造者和表现者根据自己的审美体验、价值取向创造出来的。在此意义上,女性形象也决非女性本身,它是经过塑造者的意识过滤后的产物,是结合了塑造者自身的思想、观念、情感、意志和欲望的混合物。这种形象源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自觉意识。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男性与女性之间基本上表现为二元对立的关系,在主体与客体、塑造者与被塑者、观看者与被看者等关系中,女性总是处于弱势。其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多掌握在男性的手中,男性的姿态、视角、情感态度,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国,由于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形象往往被定义为:贤惠、贞洁、文静、勤劳等。

  二、高中教材中女性形象的特点

  作为一种权威性的教育媒介,教材对于社会大众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观的形成有着深刻地影响,而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对教材选文中女性形象的探讨就显示出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对教材选文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正确性别观的形成。教材无疑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载体。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资源,也是影响学生行为、态度、观念形成的重要媒介。教材是否能够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习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受到教材中隐藏的文化因素潜移默化地熏陶。教材中所体现的思想意识对广大的青少年学生的性格养成及观念发展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正处在青春期的重要阶段,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日渐成熟,这种影响将更加深远。而对教材选文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选文中的女性形象,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价值观完善和性别平等观念形成,这是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地发展。但是人教版新教材中所收录的所有文章中角色性别比例存在着较为严重失衡的现象,具体分析如下。(由于准备时间上的限制,仅以必修一、必修二为主要内容)

  1、女性的外表:美丽,是男人所希望拥有的美丽

  《雨巷》中的那个丁香式的却始终结着愁怨的姑娘,她纯洁、芬芳、美丽,却在凄风冷雨中慢慢地“凋零”。她的出现是因为“我”的希望,“我”的孤独,“我”的迷茫,最终消失在“我”的绝望里。而“我”显然是位男性。

  2、女性的性格:善良、贤惠、居家、隐忍

  教材选文中塑造了一批善良、温柔、贤惠的具有传统女性性格特征的女性形象。如《焦仲卿妻》中的刘兰芝,如此美丽、聪慧的一位女性,却为了爱必须学会等待,等待一个如此懦弱的男人来将自己挽留和接回。回到娘家后还得接受另一个男性的逼迫——她的兄长,因为兄长不能容忍出嫁后的妹妹总呆在娘家,在他眼里妹妹的善良、贤惠恰好是个攀附权贵的好筹码,所以他完全不顾妹妹的幸福,强行将其改嫁给一个有钱有势的人家。

  3、女性的职业:环境恶劣、底层

  《包身工》一文,作者夏衍用大量笔墨描写了 “芦柴棒”等女童工们的悲惨生活状况和超体力、超负荷的被迫劳作情景,揭露了旧社会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对童工、女工的凶残人身管制。应该承认,此类纪实性的课文可以让生长在新中国的学生们了解旧社会工人们的悲惨生活状况,培养高中生们热爱新社会的自觉性,但女包身工们令人怜悯、同情的身影使她们虽是课文中的主角却难以树立起积极、向上的正面英雄形象,她们仍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最需要人们拯救的对象。因此笔者认为,在保留《包身工》等优秀中学语文课文的同时,应有更多的反映女性英雄形象的范文出现,从而在学校教材中更客观、更公正地展现出女性主人公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进取的风采。

  高中新课改语文教材所选用的男性人物都是具有历史贡献的、对社会进步起着尽人皆知巨大贡献的英雄形象,如梁启超、金岳霖等,他们的职业层次高、社会地位显赫,凸显着优秀人物的智慧和力量。然而教材中所选女性其职业分配却仍带有明显的社会性别偏见,如女性的职业仍然以家庭成员为主,其中人物形象是妈妈、奶奶、女儿、孙女。

  在家庭领域中,女性形象更是被俗化、窄化、平庸化。特别是一些以“母亲”形象出现的女性形象,她们是家庭的创造者,却又成为家庭的牺牲品。每个家庭的母亲好像都应该在厨房里,要围着围裙为丈夫、孩子做出人间美味。而父亲总是坐在客厅里,一边抽烟一边看着报纸,了解天下大事。大家都知道,“母爱”是世间最无私的爱,所以我们所有的母亲就必须竭尽全力地奉献自己的爱。但一旦面对孩子溺爱的问题时,人们又是非常自然地想到是“母亲”过于宠爱孩子了。 试问母亲对孩子的爱究竟多少才是好呢?教材选文中淡化了母亲在社会公共领域上的成就,多是抒写在家庭中母亲对孩子的照顾。实际上这正体现了男权思想。男人把女人困在家庭里,让女人把自己的后方守好了,男人自己才可以毫无顾虑地去闯世界、打拼天下。教材选此类文章的目的,我想是在于要培养学生对母亲的理解,体会母亲的艰辛。但是过多选用缺少时代感的母亲形象,就很容易误导学生,使学生认为母亲溺爱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会让正值青春期的女生产生误认,成年后走上与这些女性相同的道路。

  4、女性的遭遇:悲惨结局

  一旦女人有了反抗和某种追求,大的如革命理想、小的许是为了美丽的衣服和纯真的爱情,但结果总会落得一个无法改变的悲惨结局。如:《氓》中的女性,对爱情充满了各种幻想,操劳的生活背后不能为她换美好的生活,却是背叛。《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君,她们有什么错非死不可?她们不过就是对不公正的现实加以反抗而已,但为什么她们就必须“以死谢罪”?再如《焦仲卿妻》中的刘兰芝,试问一下她又何罪之有?她们只不过是想要一份爱情而已,但历经万难,饱经坎坷,甚至有的最后付出了所有也休想得到。再说了,《大眼和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深爱自己的乳儿,却被迫把自己的乳儿送回地主家,还要在地主家做工,卑微的地位使她的爱只能远远的盼望。

  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多是被动的,依附于男性的,明显处于性格弱势。《焦仲卿妻》中的刘兰芝,举止无错却被婆婆赶回家,之后带着丈夫的约定回家等待。可到家后,因为是被休回家的,所以被家人所耻,不久便被父兄安排改嫁。这时,刘兰芝一心等待丈夫的接迎,但不敢有丝毫地反对,就连她的母亲也不敢为女儿作主。在被迫改嫁的当天,她为了坚守约定而举身赴清池。整个故事中,刘兰芝的形象简直完美无缺,但她身边的男性,不是软弱无力,一味听从母亲;便是蛮横无理,不顾手足之情。但最终牺牲的还是完美的她,说到底就是因为她的命运完全是由别人来控制的,说得再明白点就是由男人来控制的。

  三、 思考与建议

  追求性别平等是人们的理想,而解决此问题道路漫长。当然,性别刻板有其积极的作用,能为人们认识性别提供参考框架,简化认识复杂世界的过程;两性之间确实存在差异,费尔巴哈说过:“自然界的美全部都集中在、而且个性化于两性的差异上。”可见差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差异导致的不平等。而应如何克服性别不平等呢?笔者提供了几条参考建议。

  首先,对课程编制人员进行性别意识培训,让他们养成在编制教材的过程中有意识融入性别平等观念,进而在教材的选文中合理增加女性人物、插图的数量。人教社语文教材长期以来都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因此教材的选文中应适当增加与时代贴近的女性形象。

  其次,教师是教材的实施者,对学生的学习起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依照大量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教师不仅在解读文本时缺乏性别意识,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普遍存在性别偏见。因此学校可以在教师培训课中加入有关社会性别的知识以便改变教师的性别观念,逐渐使教师认识到改变学生的性别观念、实现性别平等,教师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后,加强性别平等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教室、走廊中的标语、画像或鼓励学生学习的格言等都应考虑性别因素。中学生处于一个独特的年龄段,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校园中体现一定的女性文化有利于增强女学生的自行心、自尊心,也有利于发挥女生的积极主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在设计教材时,性别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便充分发挥教育先行功能尽早实现性别平等。

  四、 参考文献:

  [ 1 ] 郑淑杰。 儿童社会性发展[ M] .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

  社,2005.

  [ 2 ] 郑新蓉,杜芳琴。 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M] .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

  出版社,2000.

  [ 3 ] 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调研组。 高中课程

  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建议———基于山东省实验区的调查研究

  [J ]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51 (6) :34245.

  [ 4 ] 朱贵芳。 教科书中的人物特征与个体社会化[J ] . 闽江学院学报,

  2005 ,25 (4) :23226.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仿写训练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作文写作之语言优美,文采斐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