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初、高中语文课程学习衔接的研究和对策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6-05-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国际上,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非常重视新旧知识的衔接。他的“认知结构同化论”认为,一个概念的心理意义在于它与头脑中已有的观念相当。客观事物或观念必须在人的意识中具有可与之相等的“东西”才有意义,这个“东西”就是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是指学科知识的实质性内容在学习者头脑中的组织。它由有组织的、稳定的概念组成。认知结构的构成遵循“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原则,使其形成一个按层次高低和纵横联系组织起来的“金字塔”式的结构。奥苏贝尔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识最有联系的旧知识,用来“固定”或“归属”新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是新知识在认知结构中进行“同化”或“类属”的过程。过程的结果导致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分化和整合,使学习者获得了新知识,原有的知识也在同化过程中发生了意义的变化。所以,“同化”就是新旧知识或观念相互作用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将新的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又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可见,旧的知识对新知的影响是巨大的。

  新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可见,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初高中语文课程学习衔接的重要性。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来审视语文课程,我们发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虽是分开制定,其实是一个整体。整个目标系统呈现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的特点,也呈现出层级新、结构性,每个子目标都与同级或不同级的系统密切相关,相互作用。我们必须拾级而上,才能取得顺利的进展,收到明显的效果。所以,衔接非常重要。

  但在现阶段初高中语文学习衔接操作上,却存在着很多弊端:

  其一,单向性。高中、初中各自为阵,很少考虑彼此学段的教材与教学特点。

  其二,片面性。存在明显的重知识的倾向,对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培养关注不够。

  其三,狭隘性。只关注知识能力等工具性方面,缺少对学生情感、态度等人文性方面的关注。

  为此,我们工作室提出了《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研究和对策》课题,想通过构建科学合理,有效全面的衔接体系,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寻求有效的学习途径,帮助学生更顺更好从初中学习过渡高中阶段。同时,也希望参与课题研究的不同学校的老师以课题的形式积极探索提高学习语文的方法与途径,共享语文的教学资源,形成合力,努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力求与高中语文课程同步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课题的目标

  1、了解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的知识和方法。

  2、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鉴赏的基本方法。

  3、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并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4、了解并掌握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

  5、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能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6、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

  1、知识衔接

  ①语法知识

  ②修辞知识

  ③论述类文本知识

  ④实用类文本知识

  ⑤文学类文本知识

  ⑥文言文知识

  ⑦古诗词知识

  2、教材(课文)衔接。

  以同一作家的作品,如学习陶渊明或鲁迅的文章,初中学过,可以衔接。

  以同类作品,如选自《左传》的文章,初中学过,可以衔接。

  3、教法衔接。

  4、学法指导。

  着力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①预习法。

  ②背诵法。

  ③圈点批注法。

  ④笔记法。

  5、课外阅读指导。

  ①读书法简说。

  ②一篇文章的读法。

  ③报纸读法……

  ④杂志读法。

  ⑤一本书读法。

  ⑥名著读法。

  ⑦结合课文(教材)读书法。

  三、课题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根据本课题涉及的语文学习面较广、应用性与操作性较强、又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特点,我们尝试用理论探索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一些具体研究方法:

  1、(多渠道)调查法。

  (1)问卷调查:研究准备阶段进行全面问卷调查,了解初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为正确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采集有关依据;(2)座谈会:局部了解学生或老师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收获及对即将试行课题研究的想法、建议、意见。(3)听课:深入到教学第一线,收集第一手的材料,为设计科学有效的衔接体系做准备。

  2、经验总结法。

  (1)试行课题教师的总结,对所研究的课题试行班级进行及时的经验总结。

  (2)学生针对一次具体活动进行的经验总结,如口语交际、读书笔记。

  (3)及时推广师生中经过验证的先进教学、学习经验。阶段性作文作业汇总,利用现代电脑手段进行汇编、誊印、分发、交流。

  3、行动研究法。

  (1)计划行为,包括诊断和发现问题,初步研究分析,拟定学期学习计划。

  (2)采取行动,解决实际问题。

  (3)审查评价行动的结果。

  三个行动步骤必须螺旋式循环反复。

  4、文献研究法。

  利用书籍、期刊、网络等广泛阅读相关文献,为论证研究课题收集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二)研究步骤

  2011年9月以来,本课题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1、   课题准备、试行阶段 (2011年9月——2012年3月)

  (1)工作室组建高中课题研究任务小组,根据各个课题成员的专长明确研究任务的分工。

  (2)工作室通过学习和研讨,不断完善市级课题《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研究和对策》的定义和内涵。

  (3)工作室以一所校一个班为试行点辐射、伸延其他课题成员的校、班试行实施,进行课题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2、课题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2年8月)

  (1)全面启动课题研究,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课题研究。

  (2)制定阶段达成目标,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及时反馈。

  ①开设研究课,借助课堂来诊断和搜集语文课堂教学中与新课程理念下不相符合的现象(包括思想和做法)

  ②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对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进行归类并进行分析,积极构建与完善课题所必需的条件。

  3、课题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4年7月)

  (1)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论文 和教材。

  (2) 收集整理各类课题研究资料、个案分析、论文、活动方案、 影像资料等。

  (3) 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结题。

  (三)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1、课题研究已具备了较好的人力科研条件。

  本课题由语文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林志强领衔指导,课题成员既有是我市不同学校的高中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又有我市不同学校的初中骨干教师,他们各有不同研究项目的专长,为本课题实验的探索创造了优良的人力教科研条件,可以更有效地将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实践与语文学科的教学进行整合,也具备了本课题实验由一校向多校扩大的可行性,真正做到福州市前沿的的名优的教学资源向外辐射达到共享的作用。

  2、课题研究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本课题组的成员认真学习中外新课程的不同理论,对全面实行的课题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同时课题组教师既有教初三的老师,又有教高一的老师。

  自2010年初成立的语文名师工作室网站http://www.orientdec.com.cn提供了丰富的一线教学资源,受到业内人士的肯定,也日益扩大知名度。这些都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课题预期创新点与应用价值

  1、举行公开课观摩以教学示范。

  2、举办公益讲座指导学生学习。

  3、编写人教版教材的《初高中语文学习衔接教材》。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阎立钦《语文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3)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  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张琦《学习理论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5)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6)《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也谈“思辨性阅读”    下一篇:如何让语文课丰富和生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