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抹亮学生生命的底色——“深度体验”式语文教学探微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7-11-0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珠海市金鼎中学 胡 勇

  新课标明确指出:“它(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新课程的目标取向应是“文化过程”,而不只是“知识获得的过程”。这为“深度体验”式语文的“文化品格”的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华师大语文教育家方智苑先生说:“最好的阅读境界是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深度体验”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精神对话,其终极目的就是让学生心有所感,智有所启,情有所思,生成“新主体”——即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以下是笔者对“深度体验”式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与实践,以见教于方家。

  (一)诵读涵咏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致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咏,切己省察。”

  他把“涵咏”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提出。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更是把这一传统教学经验解释得十分透彻,他说:“涵咏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咏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见曾国藩《谕纪泽》)他把读书时的反复诵读、品味形象地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也就是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由此可见,涵咏是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而达到审美的境界的读书方法。笔者就涵咏指导方面,作了如下尝试。

  1.反复吟咏

  反复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是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在反复诵读中,使人潜心涵咏,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明悟作品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化作者的神气为自己的神气。这种由反复诵读而使学生涵咏于语境之中,体现了伦理型文化朴素的整体观念和直觉体验的思维方式,完全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许多优秀教师的设计如“带着问题读”、“自主选择读”、“对手挑战读”、“小组比赛读”、“动作表演读”……足以使反复诵读达到令学生百读不厌、常读常新的效果。比如鲁迅的《社戏》,回忆儿时一次看社戏的愉快经历,寓意深刻而文辞恬淡,教学中我将它的主题简单定性为:感受童趣。要求学生一遍遍地朗读,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体验鲁迅少儿时代看戏的乐趣,人与人之间朴素的美。通过四堂课的有机指导,学生从最初的不感兴趣到发出由衷的赞美,这个提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体悟的过程。

  2.至情诵读

  文字的静默无声,使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天然的隔阂,语言的声情并茂就有利于沟通。曾国藩在《家训》中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诵读涵咏,让学生由读生感,感中得悟,产生审美愉悦,陶冶心志。教师应指导学生有表情朗读——美读,用细腻、优美的语言,以及富有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引领学生感受事物的声光色彩,人情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直接走进文本,主动构建意义,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略作例说。

  例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第五段的朗读训练:

  朗读基调设计:雄浑、激昂

  情感基调设计:第一句自豪,第二句自信,第三、四句豪迈、乐观。

  音乐背景:《黄河大合唱》

  特别处理:一、二句男女生轮读,三、四句合颂

  这是一篇振奋民族精神的雄文,鲁迅先生在《〈守常全集〉题记》中评价:“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这样一篇有强烈鼓动性、充满乐观主义的精神的散文,适合朗读。在相关背景资料的铺垫下,学生的朗读或雄壮悲愤或慷慨激昂。在他们庄重的神情里,我分明看到了他们为民族解放而振臂呐喊的斗志。他们的朗读已不是单纯的音调,那分明是对博大磊落的英雄的认同和助威。它超越了时空,铿锵有力的节奏让每一个中华儿女热血沸腾,豪气干云。谁能否认这不是入情入理朗读的实效呢?

  (二)立体化的过程阅读

  全方位、全过程阅读的关照,将平面的文本以立体化、过程性的方式展现出来,不必拘泥于单纯的语文文本,完全可以跳出文本,搜集与之相关的消息资料,如其他的艺术形式(美术、音乐、评论等),加以深化、拓展,将学生引向超文本的境地。唯其如此,才有可能使学生眼界得到极大的扩展,才有可能让我们的语文课氤氲着人文的光辉。

  [案例]《孔乙己》

  以诗解人。著名杂文家兼诗人聂绀弩曾为孔乙己咏诗,“我原天下读书人,大患人生在有生。虽半秀才苦难得,第三妙手饿频伸。浑身瘦骨终残骨,满面伤痕杂泪痕。酒债今生还不了,咸亨粉板十余文。”我们可借此让学生提炼有关孔乙己的一些信息。如:身份:未进学的读书人;遭遇:饥寒交迫,受人欺凌,最终下落不明等等。进而发现孔乙己是个悲苦的人,鲁迅先生写此文的目的,意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揭露当时国民的愚弱,精神麻木和社会的世态炎凉。

  以画读文。丰子恺把鲁迅的部分小说“译”作了图画,他的初衷是“使他们便于广大群众的阅读,这好比在鲁迅先生的讲话上装上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扩大。”丰子恺的画因了他的真诚与艺术手法的高度凝练、纯熟成为有独立价值的艺术品。我们可以以此为载体,简便有效地发现漫画中所传达的意韵。

  以文释文。引借名家对文本的点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拓展视野。可以把孙伏园的《孔乙己》,周作人的《谈<孔乙己>》等资料,作为课外读物。

  不难发现,教学《孔乙己》是在原初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不把自己的意志和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走进鲁迅乃至前人构筑的大厦中。本课堂营造了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素养。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发现,运用了聂绀弩的诗和丰子恺的画后,课堂上非常简便而有效地解读了课文,再现了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的形象,学生不但看到众人眼里的孔乙己的可悲、可怜,更让人感到不断发出笑声的众人自身的可悲、可怜,充分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冷漠,世态的炎凉。

  文学的生命力是顽强的、永恒的。因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读者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有着迥然不同的标准和参照,有着形形色色的不同解读和体会。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是该努力为学生创设传递人文精神的平台,努力为他们输送厚实的文学养料。唯其如此,语文的课才会有滋有味,品之如洌泉,食之如甘醴,让探究的过程美不胜收。

  (三)反思性的主题解读

  被称为“最后一个儒家”的梁漱溟,曾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发出由衷的感慨:“中国

  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深度体验”式语文在强调对文化的认同与传承的同时,更强调对文化的反思与建构。

  如对于鲁迅作品,人们往往过份强调其政治思想意义,导致文本解读结果的一元论。就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而论,大家几乎都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枯燥乏味,老师迂腐严格,面目可憎。那么是否真是如此呢?当我们在课堂上再现“放开喉咙读一阵书”,“人声鼎沸”,“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以及吟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的场景时,学生都会心地笑了,他们体会到了文中那种欢快、风趣的人情味和幽默感。原来,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都可以是快乐的,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不仅如此,我们通过品味、探究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还理解了三味书屋的对韵文化,学会科学地看待私塾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引领学生洞悉了课本知识所承载的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清初学者陆世仪在《思辨录辑要》中也说:“悟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思考愈深入,感悟愈深切。反思性的主题解读,我们所得的是抽象的真理。在理性的指导下,感性经验可以得到修正、整理和提高,促进认识的飞跃,形成真正敏锐、准确、深刻的悟性。一般说来,阅读过程中,体验感悟,始终伴随着思考,尤其是感悟阶段,这应该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将感悟和思考并提的原因。

  语文新课程作为文化主体,承担的是文化建构的使命。为学生打造一个精神的底子,是语文新课程的文化使命。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与他所学的内容融为一体,学习要成为他生命的体验。“深度体验”式语文教学也许可以为学生的生命体验磨上一点底色。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理论篇)》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02.12

  2.《“深度体验”式语文的三重品格》 杨聪 《浙江教育科学》2006.1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关于学生互批作文的形式    下一篇:浅谈《陈涉世家》中的留白艺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