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创新语文课堂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8-09-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准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由以学科为主转向以人的发展为主,注重了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课堂师生互动较少,机械式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机械化的接收,导致思维的机械化;其次是课堂教学呆板,内容苦涩,课堂犹如死水一潭,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三,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视野狭窄,教学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知识,在语文教学中作了井底之蛙,从而使语文教学陷入了死胡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针对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一、语文课堂教学气氛快乐化

    首先,提倡教师微笑进课堂。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的、协调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利用微笑,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完成当节的语文教学,从而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增进了师生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满腔热忱来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端庄、 语言亲切、富有激情,并借助眼神、表情、姿势来辅助说话,让学生感到听你的课是一种精神享受。即用情感、用激情、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教师的热忱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用心去真实的享用课堂,感知课堂,认识课堂,提高新科标下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第三,学会运用表扬、激励、肯定、鼓励等手段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愿意学,喜欢学,特别是对一些差等生的表扬和激励,让学生对本科知识增加兴趣感。有时,我们简单的一句夸奖会起到不同凡响的效果。学生,需要的是信心。教师的激励,教师的肯定,教师的表扬,会让学生在迷途中,找到阳光和正确的方向。

    二、让语文课堂教学节奏化

    “节奏”本是音乐上的术语,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可以抓住听众的心,使之驻足凝神,身临其境。

    首先,学生就是我们的观众,我们应善于调节课堂节奏,使课堂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曲子。课堂节奏要抑扬顿挫,既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又有“小弦切切如私语”,以此紧扣学生心弦。

    其次,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有节奏感,做到快慢适度,疏密相间,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心理学研究表明,“机关枪式”的语言,“大辩论式”的语言,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所以教师要按不同作品的基调控制语言的速度。文章的情感变化平缓或感情色彩灰暗时,语速要减缓;情感强烈或感情鲜明时,语速就要加快。做到抑抑扬扬、有波有澜,有时慷慨陈词,像飞流直下的瀑布;有时娓娓道来,像涓涓而去的溪流,给人以无穷美感。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他倡导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因此,语文教学应和生活紧密相连。语文课堂应和社会生活相融,使语文从“应试语文”、“课堂语文”走向“生活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再现生活”、“带领学生体验生活”等,来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局限于课堂上,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在生活中渗透语文教学活动。

    “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都来自于生活,正如美国教育家华特所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与联系,让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四、语文课堂重要环节——互动

    传统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或者消极的。而现代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主动的学习者和积极的探索者。一位名人说过,两人各自交换一种思想,一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生生互动,使学生拥有了不止一种思想,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语文课堂真正得到了解放;另一方面,学生积极地互动使他们获取了更多的来自学习伙伴的信息,达到了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协同发展的目的。同时,生生互动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他们的交往能力。

    在教学《最后一课》一文时,我让学生分组学习课文,并且按组为单位将课文以小品表演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教室一下子热闹了,学生情绪高涨,每个小组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了表演,各具特色,各有各的特点。在学生精彩的表演中,小弗朗士等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性格特征以不同形式表现了出来,而且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被大家演绎的活灵活现。在这里,课堂已不是一人独白,他人独听的局面,而是师生间,生生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而学生在思维“碰撞”过程中,闪现了一个又一个奇妙而又美好的想法,高潮一波接一波。

    五、语文课堂得力助手——朗读

    “三分文章七分读”这句话流传至今,不难看出古人对读的重视。语文新课标对此也提出十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新的语文教材重大改动之一在于强化诵读,明确的增加了背诵数量。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活动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

    朗读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

    其一,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把文章中的人、事、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趣味,绘声绘色的表达出来,也能使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溢于言表,还可以把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者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抒发出来。

    其二是有助于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朗读是把握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

    其三通过朗读可以看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于文章的妙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到,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只有靠反复的朗读,在不断的语言感受中领悟。反复朗读便于记忆。记忆、背诵是向大脑输入信息,储存知识财富,这是学语文的基础。其余的语文活动,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没有基础,一切都成了空中楼阁。

    六、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电教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改变传统沉闷的课堂面貌,可以使学生的兴趣大增,有助于实现“轻负高质”和实施快乐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在教授《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通过素材片断,在学生面前再现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学生的内心为之振奋,思想产生了共鸣;在《苏州园林》一文中,组织学生观看远程教育素材,并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园林建筑画面,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受到美的熏陶,提高了课堂授课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说,多媒体的灵活运用将会给语文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我们的课堂,也需要创新。创新,会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春天,会让语文课堂快乐化,轻松化,会让学生素质多元化,知识丰富化。创新,会使语文课堂的明天更加美好!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引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