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9-02-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常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观察、实验,可以让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探究问题,探求新知的能力和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创设好的情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积极思考,而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智慧潜能,激发他们动手尝试的欲望。例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可以创设下列情景:分别推荐一位力气大和一位力气小的同学上来比一比谁的力气大。将短铁棒搁在小铁块上组成一个杠杆,力小的同学按在力臂长的一端,同时向下用力,这时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大的同学比不过力小的同学呢?这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等等。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活动起来,对上述疑问作出积极反应,努力思索和弄清其中的奥秘。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生的兴趣,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发挥个性、主动探索
  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借助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的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学习正是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参与,调动原有的知识结构的过程。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使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才能成为有效的知识。每个学生之间有着很大的个性差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也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个性。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的同时还要发挥学生的个性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发现问题、提出设想、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并且验证设想是实验课的目的之一。根据观察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设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发挥想像,不要轻易肯定或者否定他们的各种设想,而应当让学生自己根据设想去验证。如第灵敏度册《水的浮力》一课,教师将铅笔、橡皮、铁钉、木块、塑料等放在水槽中,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沉在水底。于是学生便纷纷作出设想。有的认为是轻重不同的原因,有的认为是面积大小的原因,教师应该让学生按自己的想像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知道浮力的概念,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二)主动探索、发挥主体作用
  在常识观察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挖掘、释放出来,就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的能动性,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诱导学生去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使常识活动成为主动活泼的、学生乐于从事的认识实践活动。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师生和谐配合,使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真正做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讲为学生的活动服务,教师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在教学中常常通过游戏、竞赛、自行设计、验证实验等方法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情感。围绕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师的教 。例如《水的浮力》一课,让学生对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这一问题发生争论,有的认为会受到压力,有的认为受水的浮力,让他们各抒已见据理力争。在适当时候启发学生:下沉物体在水中的重量有没有变化?你能否根据提供的弹簧秤、铁钉、空瓶子、小石块等材料来设计实验自行解决这个席子问题?这时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他们调动已获得的知识进行科学分析,主动地设计实验。然后让学生自由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来验证。再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知识自制潜水艇。这样当实验设想得到验证后,学生会感到满足和愉快。同时在验证过程中学生不断探索,互相讨论,互相启发,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发挥了主体作用,还增强了学生对科学兴趣,培养了实践能力。
  (三)鼓励质疑、提出疑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观察实验中,包含了好多对学生来说是“疑问”的东西。“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疑问,不是为了难为他们,而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热情,成为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鼓励学生善于质疑,敢于质疑,创造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气氛。例如《滑轮》一课,学生研究了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下面有同学就嘀咕起来:这个滑轮不省力,还是用轮轴好。面对这一情况,要马上鼓励学生:你对这个滑轮有什么疑问。这时学生大胆质疑:为什么定滑轮不能省力?有没有能省力的滑轮?不没有既省力又能改变方向的滑轮?于是学生 为了迫切释疑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支滑轮、滑轮组”的探索研究中去。
  三、鼓励创新、善待创新
  学生在实验中主动探索和互相争论,可能会提出一些令教师意外的设想。对这些设想要具体分析,可能有的想法有创新思路,只不过没有很好地与知识联系起来,或者可能有的是片面的。对此教师应加以诱导,一方面肯定,另一方面使它趋于全面。在学生讲座时要集中听取那些意外的创新思路,不要过早发表意见,一棍子打死。例如《磁铁》一课,让学生 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进行研究、讲座磁铁性质。学生在交流研究结果上把自己研究的过程表演给大家看,然后得出该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样不仅能鼓励学生探索,也让其它学生 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学生 学习的兴趣。
  四、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的特点是思路开阔,向不同方向展开,寻求多种答案,自由地去探索新知,产生更多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它是创新思维的主导成份,是创造教学得以寞两年重要保证。常识教学中许多实验都可以用各种方式验证,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例如第十册《怎样接亮小电珠》一课,给学生提供小电珠、导线、开关、电池,让学生自己组装一个电路使小电珠发亮,学生很快就组装出来。这时再提供几个小电珠、导线、电池开关让学生组装电路,使小电珠发亮,看谁的组装方法最多。这时学生 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展开想像,寻找各种方法,并且也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想出了串联,有的想出并联------学生方法灵活多样,方式不拘一格。这样在实验中学生自由地探索新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
  常识课是一门重要学科,在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要不断研究常识课的教法,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常识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学科学    下一篇:科学课堂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持续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