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给孩子多些“自己探索”的机会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9-02-1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根据这一理念,我们老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情境,让他们体会创造、发现的自豪和愉悦,达到“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之目的。我在科学课的教学中,会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观察、实验、记录,让他们去进行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去发现新知,让学生经常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的状态中参与教学。

  记是我在教学《观察蜗牛》一课时,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至今还感触极深。我拿着教科书和事先准备的蜗牛向教室走去,一跨进教室门,就补眼前的情景给惊呆了,教室里乱作一团,他们相互之间比较着蜗牛的大小,圈数的多少,爬行的快慢等,玩得不亦乐  ,不时还有孩子惊恐的尖叫声传来。更让我吃惊的是教室的一个角落里,有四五个学生围在一堆,使劲地在喊着加油,我轻轻地走过去一看,原来他们在比较“蜗牛的力气有多大?”即蜗牛负重爬高。他们用线的一端系在蜗牛的贝壳上,另一端挂上物体,可能挂多重的物体,孩子们心中没底,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挂上一些学习用品,有的挂上小纸团,有的挂上橡皮头,有些大胆的挂上圆珠笔……数分钟后,大家都见到了蜗牛负重爬高的情景,高兴地大声欢呼。整个教室热闹像炸开的锅。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十几分钟,我才拿出事先准备的蜗牛,开问:“关于蜗牛你知道些什么?”话音刚落,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就说开了,有的说:“蜗牛没有脚,靠腹部爬行。”有的说:“蜗牛爬行时会留下一条白色的痕迹。”有的说……
  这个情景我至今还记忆忧新,如果当初一开始就制止混乱的课堂,拿着蜗牛详细地讲解蜗牛的各部分生理结构和生活特性以及运动时的特征,教学流程肯定进行得很顺利。可是我很庆幸自己当时的没理智,要是没有我们的“纵容”哪来的发现蜗牛爬行时负的重量可以是自身重量的十几倍,而且本身重量越小的蜗牛相对负的重量反而越大,这个了不起的“伟大”发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改革要求我们要具有传授知识的高超艺术,还必须具备指导学习,培养能力的本领。德国的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作为我们科学课教师,要多创造一些让学生“自行探索”的机会,下面我就以《观察蜗牛》为例,说说我的一些体会。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主要是指观察、实验材料的选择、收集。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前准备,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激发学生的饿、探究欲望,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教学《观察蜗牛》时,要求学生课前去寻找蜗牛,学生的兴致可高了,找来了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蜗牛,他们相互之间比较着蜗牛壳的大小,圈数的多少,爬行的快慢等等,玩得不亦乐乎。让学生通过寻找蜗牛,饲养蜗牛,不但了解到蜗牛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了解了蜗牛的壳的颜色,还了解到蜗牛爬过之后会留下一条痕迹等等。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使用自己准备的蜗牛进行观察,学生显得特别的认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一个问题还重要。”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设疑质惑,营造问题的情境,来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让学生亲自感受学习探究的全过程。如教学《观察蜗牛》时,我出示蜗牛,先问:“关于蜗牛你知道些什么?”然后又让学生说说:“关于蜗牛,你有什么问题?或者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举手:“蜗牛没有脚,靠什么爬行?”“蜗牛有嘴巴、耳朵吗?”“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等。学生们把自己观察到的,课外了解的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不明白的赶紧去蜗牛身上找答案了,探究活动就自然而然又开始了。
  三、让学生大胆猜想假设
  有人担心,孩子年龄小,不会观察,不教给他们一些怎么办?我认为“方法”这东西,既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能力,不能靠别人灌输,而要靠自己收集事实、整理事实才能“悟”出来。开始观察时总不免要“胡想、胡说、胡干”的,但是在干的过程中就会发生观察活动的事实,然后在引导他们来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的加工。步骤不对的调整一下,方法不好的换个方法,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我现在教学班中,学生有五十几个,尽管用同一教材又在同一时间内学同一内容,进行同样的观察活动,但是由于各人的需要、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一样。如《观察蜗牛》教学时,学生都观察到爬过后会留下一条痕迹。我上课时问:“你觉得这条痕迹对蜗牛有什么作用吗?”这个设计的目的是要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猜测并大胆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探究猜测的准确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果然,学生兴致很高,有的说:“蜗牛留下痕迹,是为了让自己容易找到回家的路‘。有的说:”蜗牛留下痕迹,是为了让自己好爬一些。“有的说:”为了让自己爬到叶子上掉不下来,粘住自己。“等等。我又问:”那你有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吗?“学生马上议论开了,课堂教学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四、让学生主动参与表达交流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实验,学生对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如教学《观察蜗牛》时,让学生仔细观察蜗牛十几分钟后,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发言时学生非常积极,许多人把手举得高高的:”蜗牛有两对触角,上面一对长,下面一对短。“”长的一对触角上有眼睛,手一碰,就会缩回去。“”蜗牛爬上玻璃时,腹部有一些条纹会不断的动来动去,我想这就是蜗牛的脚吧!“”对,我也看到了,我也这么认为。“、、、、、、就在他们彼此的交流中,增长了知识,又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也进行了分析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反过来也促进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观察蜗牛》一课我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来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去探索自然界中的千变万化、千姿百态!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挖掘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    下一篇:探析科学生成性课堂的合理预设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