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关于农村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和思考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03-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提要:目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方面存在三个普遍现象:一是阅读时间普遍不够;二是阅读兴趣普遍低下;三是阅读面普遍狭窄。究其原因有:一是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二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三是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未养成,主动阅读的能力较差。为了实现语文教学水平的总体提高的目标,必须切实做到:一是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二是教师要在“教”法上不断创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三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关键词:课外阅读   情况   调查   思考

  笔者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发现农村学生作文普遍“无话可写”、“言之无物”,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课外阅读面狭窄。为了求证,前些日子,笔者就以下几个问题,分别抽取小学三、四、五年级段的三十位同学,采用书面回答的形式,展开了调查。

  1、你每天进行以下活动吗?  ①阅读课外书  ②看报  ③看电视

  2、你每天阅读课外书(看报)大约多少时间?

  3、你每天看电视大约花多少时间?

  4、你每天花在完成课外作业上的时间大约有多少?

  现将学生回答的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针对问题 1,看电视的占了100%,读课外书的占10%,看报的只占2%。

  针对问题2、3,其平均时间分别为25分钟和1.10小时(其中有好几位学生的回答是每天几乎不看课外书和报纸)。

  针对问题4, 其平均时间是1.30小时(其中五年级学生占用的时间明显高于三、四年级,已经超过2个小时)。

  从以上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三个”普遍现象:一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普遍不够;二是学生阅读兴趣普遍低下;三是学生阅读面普遍狭窄。

  深究以上现象形成的原因,依笔者拙见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目前有些农村小学仍未走出片面追求教学指标的“怪圈”,一味地给学生加压,侵占了由学生自由支配的课外时间(这种现象在毕业班表现尤为明显),其实这样做是竭泽而“渔”,限制了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物极必反。

  二、语文教师囿于古老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教”而“教”,以“近视”的眼光看待语文教学,对学生缺少正确的引导。

  三、农村学生视野不开阔。接受新事物的机会少,能力差,久而久之,跟城市学生的差距愈拉愈大,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为了实现语文教学水平和学生语文学习水平总体提高的目标,每个语文工作者,尤其是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必须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明晰形象;训练素质,发展思维;激发情感,熏陶感染;审美观照,培养美感等。“大语文”教学观是语文学科落实素质教育必须树立的一个重要观念。大语文观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课堂上,而要把语文的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家庭与社会等密切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机会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语文教师要在“教”法上力求创新,努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江总书记曾经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的著名教育思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也要求我们每位语文工作者必须走出传统的条条框框,真正落实语文教学“小课堂、大社会”的原则,创新“教”法,全方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把语文课堂教学变成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趣的一个重要场所。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有兴趣就有阅读的动力,一旦我们的语文课堂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扩展阅读法教学尝试。扩展阅读就是把课外读物引进课内教学,让学生从各种书籍报刊中获得新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比如我们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就向学生出示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比阅读;然后教师再将平时积累的有关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的文章读给学生听,加深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2、情景教学法尝试。捷克教育界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去学习来得容易。”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生活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就应有多广阔。因此,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挖掘各种语文教育的环境,扩大学生学习的天地,让学生在语文的广阔天地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例如我们在讲授《丰碑》一文时,就要结合班队活动,组织祭扫烈士陵园活动;教师还要找出资料,出一期“烈士诗抄”专刊;如果能够举办一次“烈士诗歌朗诵会”,那么效果就会更好。再如教师布置作文题目《野炊》前,要组织一次全班性的野炊活动,让学生走出狭窄的课堂天地,让学生真正感受“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这样做不仅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也拓展了学生参加社会交往的天地,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音乐导情法教学尝试。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宣染气氛,把学生带进美妙的景象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如在教授《月光曲》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准备好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曲》,在课堂上放给学生听一听。这样既可使学生加深印象,又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日读”法教学尝试。每节语文课抽出五分钟选读优秀文章,时间虽短,但滴水可以穿石,长此以往,在学生中养成一种争相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求知欲望与日俱增,形成良好的自学氛围。同学间相互督促,相互交流,相互提高,从而达到扩充知识面,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5、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俗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中高年级学生来说,已具有一定的认知、理解、概括能力,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逐步教会他们摘录好词佳句,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内涵等方法,学会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一发不可收,也将受益终生。叶老早就论及加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他说:“在课内,阅读的是国文教本。那用意是让学生在阅读教本的当儿,培养阅读能力。凭了这一份能力,应该再阅读其他的书,以及报纸杂志等等。这才可以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并且,要阅读什么就能阅读什么,才是真正的受用。”

  三、提倡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把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卸下沉重的书包,轻装上阵,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总之,从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确实存在着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每位语文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要充分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语文教学之一个目的就是指导学生练成读书之本领,此种本领不能凭空练,故会阅读而练之。”这是叶老对每位语文工作者的循循教诲。当然,“施教之功,贵在养习。”培养好的自学习惯决非一日之功,更不能因为学生怕自学而“心慈手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打好一场阅读能力培养的“持久战”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以读为本,将 "读"字贯穿教学全过程    下一篇:加强想象作文 培养创新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