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的五大策略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03-2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高中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人们研究的难点问题之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究竟应该评价什么,如何评价,众说纷纭。我们认为,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中,应把握五大策略:注重三个层面,明确评价内容;关注学生差异,分层分类指导;评价方式灵活,突出评价重点;全程多维反思,指导力求到位;角色重新定位,评导巧妙结合。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师评价

  在学习内容上,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综合了学科内识字与写字、读写、口语交际等方面的知识,也整合了多个领域的知识与能力,包括语文与地理历史等学科的综合,语文与生活的综合等。严格地说,“综合性学习”不是语文学习的内容,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是语文学科与其他课程整合的一种途径。它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发现学习、科学探究、小组合作、资源学习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在学习功能上,不求问题答案的一致性,力求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学习活动凸显出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等特点。对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评价,教师应该注重其综合性、全程性、指导性和动态性,把握五大策略。

  一、注重三个层面,明确评价内容

  要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评价,首先应该清楚“评什么”的问题。可从三个层面考虑:

  首先,在语文综合应用知识及实践能力的评价方面,应该侧重于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语文综合应用知识的评价包括利用报刊、书籍、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的知识;提出语文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语文问题的知识;将课内外阅读联系起来的知识;与他人合作的交际知识;制订简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计划,讨论分析问题的知识;在家庭与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语文方面问题的知识;语文探究活动的组织安排知识;写简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报告的知识,包括拟题、构思、组织材料的知识;策划简单的校园语文活动和社会语文活动的知识;交流与分享探究成果的知识。对上述相关知识的评价,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与方法,如观察法、作业法、访谈法、问答法、档案袋记录法等。因为学生的有关知识是与相关能力紧密相联的,一般应与综合实践能力的考察一同评价,而不必单独设立项目进行评价。可以采取平时观察与阶段性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语文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评价方面,主要是评价其发现语文学习问题、分析与解决语文学习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选择语文研究题目的能力、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独立的语文学习见解或假设的能力、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参与活动的程度与合作态度的交际能力。

  其次,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与方法评价方面,重点应是评价学生所采用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的正确性与灵活性。可评价五方面内容:能否利用图书馆、报刊、书籍、网络等多种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能否有效地筛选和正确处理资料信息;能否从搜集来的信息中发现问题;能否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展开研究活动;能否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展示研究成果。“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

  第三,在自主合作学习态度评价方面,主要应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以及与人合作的态度。学生具有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是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应重点考查学生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

  二、关注学生差异,分层分类指导

  学生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储备有明显差异,情感与个性品质等非智力因素也不尽相同。教师只有因材施教,才有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体验,保证其实效。

  在评价时,对那些学有余力、准备充分的学生,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激发其更上一层楼。对那些别出心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可以多加鼓励和引导。对所准备材料明显超出其认识能力的学生,要适度引导,帮助他们降低要求。而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不张扬、能力弱的后进生等弱势群体,教师一定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特别的关照。要使所有学生,尤其是让弱势群体中的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被关注和奖赏的乐趣。对那些自信心不足、学习能力较弱而推诿不干的学生,要激励他们。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要多加肯定,以增强其上进心。不能对所谓的“差生”怀有不屑一顾的态度,或者不满其种种不足,用质疑、审查的眼光去审视他们,因为这只会更加挫伤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对那些在研究内容或呈现方式上偏离学习主题的学生,则应帮助他们及时回归主题。也有一些学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却不知从何做起,教师应及时帮助他们与能力强的同学结成研究对子。

  另外,学生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虎头蛇尾、畏难情绪等,都有可能影响研究性学习的进展和效果,因而整个过程都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即时评价。要对学生的人格素养方面有所考察,如自觉性、果敢度、坚韧性、自制力等品质,这些非智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参与活动的效果。

  三、评价方式灵活,突出评价重点

  应该根据每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性质、目标与内容,确定不同的评价重点,不可面面俱到,评价繁琐。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方法,如师评和生评结合,自评基础上学生互评。探究式、情境式的学习活动应侧重“学习方法”的评价,可根据活动的过程与方法、收获与反思等记录,采用质性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言语实践式的活动可侧重评价“知识与能力”方面,选用量化评价方式;体验感悟式活动,则可侧重“自主合作学习态度”方面评价,采用质性描述评价方式。

  对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评价,也应该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之上,看到他些许的进步,使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但也要注意避免一味评好的倾向。教师既要表扬好在哪里,妙在何处,更要指出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怎样改进。要学会灵活运用人文关怀式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准备过程和展示过程中,更多地从“语文”的角度进行评价。要从学习活动的内容到形式、从准备过程到呈现状态,都根据评价的要素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埃利奥特所说:“真正的教育目的是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固定的标准是人的身心和精神充分发展的天敌。”

  四、全程多维反思,力求指导到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全程性评价特征,教师应在整个过程中多角度反思自己的指导是否到位。

  第一,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学习主题和建议,使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

  第二,能否提供相关活动背景、材料以及探寻的路径和方法,以诱导学生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第三,能否对学生的选题、设计做出及时审查,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进行咨询和决策。

  第四,能否进行即时心理疏导。即能够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乐于另辟蹊径,善于发表新见,照顾到那些羞于交际的学生。

  第五,能否进行研究方法的有效指导。即能否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探究方法,如调查问卷的设计与使用的方法、考察的角度分析与策略、访谈的注意事项、收集整理资料和研究报告的写作常识、研究过程的控制策略等。

  第六,能否进行研究价值的引导。即能否引导学生按照学习活动的目标和要求实施计划,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不但培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实践中用语文的兴趣和习惯,注重“过程”的评价而非“成果”的最后展示。

  第七,能否指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评价。因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需要教师身处其中,一要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反思;二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参与行为表现做出中肯评价,总结出活动的体验和感悟;三要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做出衡量。

  五、角色重新定位,评导巧妙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效能够显现出教师评价知识与评价操作能力的多寡优劣。可以说,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教师参与及指导质量的检验。其评价要求语文教师从课堂与课本中走出来,不再只是做语文知识的传授者、语文能力的训练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而是要求语文教师能够重塑自己的形象,进行职能与角色的重新定位,要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参与者、合作者,由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指导者,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的评价应与指导同步。把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要能够巧妙地找准活动中课内外知识的结合点,通过与学生对话,发现他们的真实需求,可采用“唱、画、演、写、赛、做、辩”等形式,评价学生的活动,做到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过程与活动后。

  对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要求教师做进一步的拓展与更新,要以社会为课堂、以校园为课堂、以家庭为课堂,甚至可以大自然为课堂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正如日本千叶大学教授天笠茂所指出的,“综合学习课程需要能构思与之相关的学习环境和具有调控能力的教师。所谓协调学习环境是指选择与学习相适应的场所,把环境中的人和物等有机地组织起来。在综合学习课程中,需要与那些在当地社会、自然方面担任工作的人融为一体。外部人才在学习环境的构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要求今后的教师应不断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当地的人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有必要指出的是,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果,不能把这种学习看成是过去语文课外活动的翻版,而要重在对语文知识或某项语文技能的评价上,要避免惟语文的倾向。如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漫话探险”的综合性学习,如果按照教材的要求,从开故事会、辩论赛、生存夏令营模拟招聘三个活动项目中任选一个进行的话,学生就很有可能只辩论探险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或讲述探险家们的故事,或谈自己探险的某次经历、感受等,若根据教材要求写一篇探险作文,前面课堂上的练习就很可能是把目标定位在“口头情景作文”练习上的低层次学习活动。我们提倡的应是在此基础上的让学生发现自然或社会的精彩与复杂,生存的艰难,生命的价值,体悟人生、合作的重要,学会与人相处,在困境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所以,教师应该就探险话题,进一步扩展、细化教材,使学生的应聘准备更有针对性。相应的评价也应随之更加具体而深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问题意识    下一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