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深入浅出地教好语文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05-3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郭香彩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做到减负增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首先备课要深入。

  深入钻研文本,与文本和作者对话。教学前,教师能否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能否把握文章的特点,是深入浅出的前提。对文本的理解如果过深或过于肤浅,要深度文章浅度教是难以想象的。

  要根据学段教学特点,把握“深文浅教”的教学目标。第一阶段的阅读,主要是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至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只是要求“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阶段的阅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思想内容的体验理解方面的目标,已有很大提高。表达方法的学习方面,尚未列入第一、二阶段的目标要求。第三阶段的阅读,则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逻辑思维训练要加强,牢牢把握阶段特点,才能“深文浅教”。

  要根据学生的起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知识与生活经验背景,是学生的真实起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起点。据研究,生活水平提高和信息化水平虽然提高了,但是没有改变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低年级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中年级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高年级虽然抽象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要形象思维的支持。“深文浅教”,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才能有效。学生的知识与生活背景,也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主要依据。

  另外,教学要浅出,深入浅出的教学策略如下。

  降低起点,逐步提高。刚开始唱歌时调子起高了,就难以唱下去。教学也是这样,一开始,把起点定得很高,随着教学难度的提升会使教学难以为继。深奥的课文,起点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学习会比较顺利。对蕴涵哲理的课文,有不少老师偏好课一开始抓住表现哲理的句子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的顺序。实践证明这样效果并不好。从课文描写的人与事入手,体验人与事,然后再去理解蕴涵在人与事中的哲理,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的顺序,符合认识规律,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得多。

  突出重点,有所不为。“深文浅教”,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教学重点同时是教学难点的,要去突破。是文章的难点,但不是教学重点,可以淡化甚至忽略。如,低年级的寓言、古诗的教学,寓意可以淡化,古诗意境的深入品味可以忽略;高年级的辞藻华丽类的略读课文的教学,可以忽略大部分词语的教学;对哲理性很深刻的课文,对人与事的感悟、体验要充分,对哲理的认识则可以点到为止。

  以读为主、读中体验。对深奥的课文,更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体验。就默读来说,有筛选主要信息的默读,有边读边想象的默读,有深入理解词句篇章的默读;朗读呢,有为了了解主要内容的感知性的朗读,有在老师用语言或画面创设的情景中的体验性的朗读,也有分角色的体验性的朗读。

  引导思维,解决问题。阅读的本质是思维,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解决问题。“深文浅教”,要浅到能使学生的思路顺畅。用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到答案,就可以促使学生阅读理解时思路顺畅。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关于指导小学生作文快速入门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