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信息技术助力语文课堂教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10-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语文教学也必须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互联网+教育”正逐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高效突破重难点,提高效率;同时培养审美情趣,增加信息量;最终促进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活力课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营造氛围突破重难点增加信息量知识系统化作文反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一线语文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既要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根植于现实,同时也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密切关注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形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信息技术资源以其直观、形象、系统的形式,丰富的教学容量,便捷的传递方式等优势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下面我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语文教学,建设活力课堂的心得体会。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与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但是兴趣与求知欲可以让学生“苦中作乐”,变苦学为乐学。“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有效地再现实物的可观属性,使学生感知事物的艺术效果,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真正的进入角色,进行情感体验,从而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理清学习思路,与作者进入同样的境界,从而领会课文的主旨。例如在讲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课堂伊始我借助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图片:荒凉沙漠、大片盐壳、楼兰遗迹、枯死胡杨,这些恐怖绝望的现状深深震撼着学生的心灵,随即又是一组截然相反的图片:生命绿洲、烟波浩淼、牛马成群、绿林环绕,而这竟也是罗布泊。学生的情绪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迫切地要寻找这一切的答案。带有极大冲击力的图片让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整节课情绪高涨,不仅掌握了生动的描写技法,感受到对比手法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对本课的环保主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领悟,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试想如果不利用信息技术,仅靠教师的口头描述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二、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突破重难点。

  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兴致勃勃,积极热情的从事学习和思考,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禁锢住教师的思维,有的人认为运用多媒体只不过就是花样繁多,一节课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真的本领,所以在许多课堂上仍然存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并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听、说、读、写及观察思维能力,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氛围,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可听可看、可思可想,学生有了这种感受,有了兴趣之后,才会愿意去思考,去表达,我们的目的才会达到。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比如讲授《范进中举》这一课时,人物赏析是教学的重点,大量动作神态的描写特别值得玩味,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范进中举》的音像片段,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播放结束还意犹未尽。这时我适时布置学习任务:如果你是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众乡亲,中举前后你会怎么表现?为什么这么表现?学生立刻投入文本细细寻找,暗暗揣摩,争先恐后,竞相展示,教师根本不须多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重点知识得以强化,难点问题迎刃而解。试想如果还是传统的朗读,找出描写外貌、动作、神态的句子赏析,枯燥地讲解被动地记录,哪会有现在学生群情激昂,全情投入的表现。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审美情趣。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感的事物的完整形象的反映,感受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我们的语文课程几乎都拥有美的形象、美的事物,我们把这些通过录像、投影、音响、多媒体交互式白板等方式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触动学生的审美感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直至学生拥有鉴赏美的大脑和创造美的双手。例如在讲授《音乐巨人贝多芬》这一课时,利用网络搜集的贝多芬的图片,给学生直观的第一印象,结合着课文认识这个相貌平平的音乐巨人。紧接着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让学生写写、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他们听出了英雄贝多芬对艺术的狂热追求,听出了狂徒贝多芬对厄运的不屑藐视,听出了孤独贝多芬的忧伤痛苦。或许对于高雅的古典音乐我们的学生说不出专业的赏析,但是音乐无国界,对美的欣赏是潜在的本能,这一节课或许就能在学生的心中打开通往古典音乐的一扇小门,贝多芬用音符,我们用文字语言书写心灵,我们创造的也是美啊!同样在赏析《记承天寺夜游》这样的美文时,多媒体的运用也为教学增色不少,幽静恬淡的画面配以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学生沉浸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之中,沉浸在美和自由的愉快状态中,如果我们的语文课让学生有这样的愉悦享受,何愁课堂不高效呢?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篇目均可引起学生心态的系列变化:或爱,或憎,或喜,或怒,或欢快,或沉重,这些情感色彩的印记,在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改善学生认知行为上具有微妙的功能。在对美的鉴赏中,学生的身心、品味得到不断地净化与提升,这些也是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学习信息量,让知识系统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师生双方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在赏析了韩愈的《马说》之后,我问学生:“怀才不遇的人自古有之,韩愈为此愤懑难平,呼唤明君伯乐,那你所熟知的古人中面对怀才不遇的境况都有哪些不一样的表现呢?你最欣赏的又是哪一位呢?”各个学习小组马上在课后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集故事,有的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有的手绘图片配以诗词注解。在第二天的展示课上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展示台,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声情并茂地讲述,兴致勃勃地表现。有的倾慕诗仙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有的向往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有的立下苏秦刺骨之苦志;有的效仿姜尚垂钓之闲情;有的要锥处囊中,毛遂自荐;有的就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看着他们的表现我感慨颇多:我们的学生有惊人的能力,他们缺的是舞台!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便捷的资源,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文学素养也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得到提升。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作文课充满热情与活力。

  传统的习作课由于教学信息传递的单一,造成教学信息反馈延时。指导课方式传统,信息量不足,学生写作的激情难以激发,能利用的素材也屈指可数。学生在习作交予老师一周或者更长的时间后,才能获得反馈,往往会错失点评的最佳时机。而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写作的辅助,大量的信息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优秀的例文给他们良好示范,直观的图片音像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写起文章就会有话可说。尤其是作文讲评时,好的文章直接在展示台显示出来,通过大屏幕一齐欣赏。平时大家欣赏的都是名家名篇,而现在大屏幕的例文是身边朝夕相处的同学,同学们的兴趣立即被调动起来,字的书写、文章的构建、优美的辞藻、高深的立意被同学们一一发掘,展示者与点评者均获得极大地满足。有瑕疵的文章也展示出来,大家引以为戒。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示个性,在互改、互评、切磋中提高了写作能力。信息技术真是让作文教学一改往日的枯燥冗长,变得充满热情与活力。

  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智慧和艺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合,更让这门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将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极大地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兴奋愉悦,保持着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进而获取更多的知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当然,信息技术毕竟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在运用时还是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坚持适度、实用、经济、科学、高效的原则,避免简单运用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要留出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时间,坚持以人为主,以机为辅。二、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要让多媒体教学更好的适应学生心理特点与学科特点,增强课件的交互性,使师生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展开。总之,只有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才能真正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中古诗词赏析方法例析    下一篇:文言文简答题答题技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