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每周一诗”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9-10-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   蒋黎礼

 
  内容摘要:由于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每周一诗”这个初中语文教材中特有的组成部分常常不被关注。实际上它是古诗教学领域一块不可小觑的阵地。本文通过四个方面来探索“每周一诗”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期发挥每周一诗的作用,实现其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每周一诗    有效教学
 
  一、“每周一诗”教学的现状
 
  现代社会阅读传统语言文字的习惯渐被侵蚀,学生学习古诗的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固然有教学难度存在,但由于中考对每周一诗的考察形式仅限于抽查规定的几首进行诗句默写为主,因此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根本就不重视每周一诗。有的认为它分散的编排、缺乏明确教学要求使之成为鸡肋,大有食之无味而弃之可惜之感。教师的轻视导致了学生的忽视,学习古诗常常停留在机械的记忆默写上,很少去品味古诗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和情感之美,很少能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这对于古诗整体、长久的教学来说无疑是一种遗憾。
 
  二、“每周一诗”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是诗的国度,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产生了丰富的诗歌作品,而且“诗教”传统源远流长。《上海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明确提出了初中生学习课内文言诗文的内容与要求: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理解浅易的古诗文的内容,了解文言诗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知识。能理解古诗文中词句的含义,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能欣赏优秀的古诗词的意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能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设置这一系列的要求就是为了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认知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于母语的自豪感,实现把学生真正地引入我们“民族的存在之家”的目标。
 
  在上海初中语文六年级至九年级的八册教材中共选古诗164首。其中列入固定单元,如“唐诗精华”、“宋词集萃”、“散曲小唱”进行集中学习的有40首,平均每学期5首,而剩余的124首则全部归属于“每周一诗”版块,平均每学期15首,数量相当可观。笔者汇总了这些诗歌,发现它基本上是由教材编写者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精心挑选古代诗歌所组成的。它们不但时间跨度较大,从“诗经”、乐府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诗歌,而且内容也较为丰富,从歌咏自然山水到感怀抒情再到吟唱精神气节、揭示哲理思想等。可见“每周一诗”既是单元主题在文体与内容上的拓展,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精华的集中呈现,是诗歌教学一块不可小觑的阵地。
 
  在实际教学中每周一诗不仅量多、分散,而且相对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加之艺术性较强,零散随意的讲解并不能起到诗歌整体学习的实质效果。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运用教材内容,发挥每周一诗的作用、实现其价值,使得效益最大化,是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努力的目标。
 
  三、开展“每周一诗”有效教学的做法及效果
 
  笔者深爱这片园地,为了提高“每周一诗”教学的有效性,我实施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不需教”。为了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探索精神,使学生逐步达到“不需教”的境界,每周一诗的教学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渐进地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一,搭建平台,培养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如果在学习中,学生能全神贯注投入甚至达到喜欢的状态,在学习后他会产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并逐渐上升为对该门学科的认同。“每周一诗”的教学同样需要教师设计并搭建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平台来激发其学习兴趣。1、用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进行真人情景表演、古诗配乐朗诵(背诵)比赛等;2、在每周一诗中挑选具有画面感的古诗进行为古诗配插画的活动,《鸟鸣涧》、《客中作》等经过仔细观察描摹后呈现的插画令我惊叹于学生的才能,同时也让学生产生了学习古诗的另一种成就感;3、对于已有一定积累量和理解力较深的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设计片段写作进行人物评议活动,如,“我眼中的杜甫”、“走进李白”,以读促写促情感内化。采取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唤醒,有效提高了教学的成效。
 
  第二,小组合作,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古诗积累不是简单的记忆,一味的咬文嚼字、字字落实,别说课时不允许,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审美疲劳,更需要经历一个理解、感悟、鉴赏、应用的复杂过程。笔者在教授“每周一诗”时经常采用学生主讲的形式,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具体方法: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成2-3人的小组(也可由教师根据学习能力搭配组合),每个小组自主选择一首诗歌,小组成员事先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图书、搜索网络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背景。把诗歌作者、内容、艺术特色、默写时易错字等制作成幻灯片、读书卡片或手抄报,以便交流。当天利用晨读时间由组内一位成员上台主讲,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其余同学可以补充。当然,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又不能放纵,教师最后参与小结点评。这种方式看起来麻烦冗长,实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给了他们探索实践的机会,讲者兴致高昂,听者满怀期待。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的模式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促使学生达到以诗的想象来思考,以诗的表达来交流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二)迁移整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仅是储存,更重要的是检索。检索的关键在于组织。语文学科教学重在过程的熏陶积累,而不是以知识为教学的直接目标。因此,每周一诗的编排虽然比较分散,但教师可以对它进行二次编排。我在“每周一诗”的教学中并不完全强调知识点的传授和重复的死记硬背,而是通过迁移和整合的方法来“重组”每周一诗。既关注学生形成知识的过程,更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长远发展来说是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过程。我国的许多古诗之间都存在一些联系,通过课内迁移或课外延伸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而且同一风格、题材的诗歌通过对比得以深刻理解,激活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信息更能使所学融会贯通,从而克服学习古诗的畏难心理。每周一诗的教学我并不是单纯地只讲这一首,而常常联系与之内容相关的诗一起讲。讲到《硕鼠》就会联系已经学过的《官仓鼠》,思考它们的异同点:都以大老鼠来比喻、讽刺剥削者。但在《硕鼠》中,诗人反复冀求的是并不存在的“乐土”,《官仓鼠》却能引导人们去探求苦难的根源。当学习《出师表》这篇课文时,我选择《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句来奠定感情基调,学生们在感受杜甫发出的惋惜之情时导入课文,他们对诸葛亮其人其德的理解也就更加顺利了。
 
  第二,从个体认知到整体思维迁移的能力。注意同类作品整合。设置专题,如送别诗、边塞诗、乡愁诗等,既使学生对同题材的诗歌有大略了解,也能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在教学《小儿垂钓》时,发现儿童也是古诗的常见主题,在大自然中快乐游戏玩耍的童年很令人向往。学生很快回忆起《宿新市徐公店》和《村晚》两首每周一诗。课余又饶有兴致地找到了“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和“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等诗句。其次注意归纳古诗意象。在学习李白《忆秦娥》中“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时联系其另一作品《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向他们介绍两句中“柳”的意象:据说“柳”谐“留”音,故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折柳送行表达别情。渐渐地学生研究意象的好奇心被激发,于是趁热打铁鼓励他们归纳整理例如“月”、“莲”等其他意象,尝试总结出一些诗歌学习的小窍门。
 
  (三)点滴积累,丰富学生语言涵养
 
  20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以语言之家为家”。在一个民族的语言中凝聚了该民族的世界经验、生命情感和人生态度,语言从根本上区分了不同的文化世界。当代初中生(特别低年级)学习古诗文存在不少障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古代汉语语境和古代文化素养的基础造成的。学生在广泛学习每周一诗的基础上,积累巩固了古汉语知识,通过“量”的积累达到了语言涵养“质”的提升。
 
  第一,“见缝插针”扩充古汉语知识。古诗和现在相距千年,字词的用法、意义和现代汉语都有一些差异。讲到《题弟侄书堂》“家山虽在干戈地”的“干戈”一词时,除了解释本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此指战争,又举出“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化干戈为玉帛”等名句;讲到《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时,不忘把课题中的“左迁”一词作出解释: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讲到《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一句中“可怜”解释为可爱时,举例提示学生它还有怜悯、可惜等各种含义;讲到《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时,提醒学生这是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就是“莫肯顾我”,即不肯照顾我。学生在课堂上看似无心插柳式的补充中反倒增加了积累,扩充古汉语知识。
 
  第二,“细水长流”增加语言素材。诵读诗词积累语言素材,自古就是一种传统。孔子要求他的弟子“诵诗三百”。认知心理学也认为人通过知觉从外界获得信息,再在记忆中贮存下来,最后得以积累知识并加以运用。每周一诗里不乏凝练优美的语言,因此我很注重每周一诗的背诵。每天课前两分钟预备时间,学生们朗朗的读诗声便响起;每逢民族传统节日,学生们“便引诗情到碧霄”。久而久之,不少学生会主动引用恰当的诗句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如描绘春天美景便引用“绿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丰乐亭游春》);勉励人们惜时则引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抒发乡愁就引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表现友人离愁别绪时引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学生们在借鉴应用优美诗歌名句的过程中不仅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更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上也就如虎添翼了!
 
  (四)知人论世,健全学生人格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强调每周一诗的有效教学也是出于这一点。每首诗都有它独特的背景,是古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演绎的各种悲欢离合,以及各种场景中他们的不同情愫。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以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感悟不同的人生,在潜移默化中用诗的灵性来增添文化底蕴、用诗的精神来涵养气质润泽灵魂,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一、积淀人文素养。每周一诗涵盖的范围广阔、作者众多、题材丰富。高歌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可以感受磊落的魏晋风度;歌咏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可以感受到豪迈的盛唐气象;吟唱郑燮的“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可以感知率真的文人性灵;朗读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以感知恢宏的人文情怀;吟诵文天祥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可以感怀沉郁的家国忧患;吟咏夏完淳的“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可以感怀悲壮的英雄气概。这里的诗历史地理、人生百味无所不包。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这样的诗,相信学生一定对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认知有所加深,认识与理解古典美、传统美。
 
  第二、浸染精神气节。《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寥寥数语就常融汇诗人的智慧、风骨、操守和人生态度,“诗品”与“人品”的统一是古诗创作的鲜明特征。因此,“每周一诗”的教学也是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平台。《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表达到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诗人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北陂杏花》是诗人刚强耿介的自我人格的象征;《移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诗意般的热爱。诵读理解这些浸染着诗人强烈精神气节的古诗,走进一个个诗人的灵魂深处,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何尝不是一种洗礼呢?
 
  第三、收获哲理思辨力。钱钟书先生有言:“唐诗多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哲理诗被视为宋诗的一大成就,每周一诗中就有一部分这样的哲理诗。《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提醒世人困境中仍然蕴藏着希望的人生哲理;《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阐述了实践出真知的辩证法基本原理;《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寄寓了人生在世岂无难的深刻哲理。日常生活中的一物、一景、一人、一事,均是哲理诗的审美对象,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读诗使人灵秀”,读这样的诗学生学会了慎思明辨,带着哲思的心看待生活,改造了贫乏和平庸,远离了虚无和轻浮。
 
  四、结束语
 
  有人说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每周一诗”的地位就仿佛是没有真才实学的有钱人放在家中书橱里用以装点门面、附庸风雅的精装版的文学名著。但好东西被束之高阁是文化的浪费。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看到的是一颗能发出耀眼光芒的珍珠,而不是一颗泥土裹身、失去真面目的泥丸。课上课间,学诗探诗;阅读写作,读诗用诗;感悟人生,品诗悟诗。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诗的兴趣,学会学习诗歌,帮助学生懂得欣赏母语,健全学生人格,这是每个语文教师任重道远的使命。
 
  参考资料:《上海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
 
  《人文精神与语文教学》    王夫成
 
  《“每周一诗”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袁炜婷
 
  《学习心理与教学》   卢家楣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生本课堂,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下一篇:浅谈如何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切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