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小议思想品德课之教学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9-11-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议思想品德课之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是:教育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能力,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学校是育人的阵地,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而思想品德课就承担了这一教学任务,因此上好思想品德课尤为重要。但是,在现行的教学当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为此,本人建议要关注思想品德课,上好思想品德课。

  一。 改变观念,关注思想品德课在日常教学中,在许多教师的眼中,对思想品德课存在了一些误解:他们认为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副课”,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课”相比,不需要花精力上好它。因此,在平时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少老师只带着学生读读课文,看看图片,意思而已;更有甚者,有的老师该上思想品德课的时候却不上思想品德课,而是改上语文、数学等一类的课。其实不然,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的今天,思想品德课承担得也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只不过,它的着眼点是在于通过对知识的传授来揭示道德观点,讲明做人的道理,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来正确指导学生的行为,这一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这是其他任何一门文化课都无法替代的,其作用显而易见。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观念,要过多的关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二。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特点现行的我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思想品德课教材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系统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培养小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而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组成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有机体,这四要素在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联系,又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联系的。其中对学生道德行为的教育是重点,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是品德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的教学,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多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的特点。这样,教起学来事半功倍。

  三。主动参与,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道德行为不可”。在日常教学当中,我们应努力尝试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创新,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在活动和交往中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教学《好书好报长智慧》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热爱读书的人和事,并写好自己的读后感受,而我自己也准备了一个亲身经历的相关故事。教学伊始,我讲述了自己经历的一件有关读书的故事,这是一件趣事,这样,马上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听了以后,学习兴趣浓了,学习新课的劲也足了。学完课文之后,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故事、感受,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整节课下来,既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读书带来的快乐,又注重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形成教育。又如,在教学《保护花草树木》时,我让学生通过画画、读文,去感知花草树木的美丽;通过讨论、交流,去明白花草树木的作用。这样,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逐步形成“爱护花草树木,人人有责”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更新观念、精心钻研、勇于创新,积极主动上好思想品德课,就有利于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合格人才的培养。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用儿童自己的生活文化进行思想品德的教学    下一篇:高效思品课堂中案例的运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