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8-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教学是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数学学习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教学应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观察思考、探索交流的互动学习场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形成计算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加强口算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要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口算的训练,因为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它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加强了,计算的速度就会提高。我在教学中经常进行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如听算,看卡片口算,运用口算本练习,在训练的层面上采用先简单后复杂,先视算再听算,先求正确再求速度的方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口算技能,同时对有关数据要求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速度。例如25×4=100, 125×8=1000,1π到10π的值的背记,这些都为计算速度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二、用多样的形式引入,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学习。

  数学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一是来自数学外部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二是来自数学内部的矛盾,即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如果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情境开展学习,学生等把计算当作一种工具,通过计算解决一些问题,体会计算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因此计算教学从情境引入,并就此展开有效的教学是可取的。

  一般来说,教材上计算题的呈现方式都是比较单一的,大家都觉得比较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甚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改编,丰富例题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在期待中开始并进行计算的教学。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19×19时,①教师引导谈话:你们有谁会下围棋?有谁知道围棋棋盘是由纵横各多少道线交叉组成的?(围棋的棋盘是由纵横各19道线交叉组成的,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教师可以介绍。)那么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介交叉点呢?②引导学生探究计算方法:同学们根据刚才我们看到的数据要解决的问题,你能列出这道题的算式吗?(19×19)19×19结果是多少呢?③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把讨论的方法写在本子上,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

  三、在大胆探索中转变计算教学方式

  教为学服务,我从对计算教学的分析中深深感受到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理念,在大量实践探索后,对计算教学形成了新的教学思路。

  1、创设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

  新课程中的数学教学体系中不再把应用题教学作为单独了一个单元,而把应用题作为理性的一个证明过程。所以创设计算学习情境其一是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一种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入计算学习。

  2、引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最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纵观计算教学,绝大多数的新知是在原有知识上的迁移、变化、综合而成,根据学生学习建构特点,应由教师牵着教转向学生主动学,把新知通过比较等方法纳入自己的已有知识体系之中,所以我们在计算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复习导人时,要注意学生群体的参与性,口算、笔算尽可能让学生全员参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

  (2)新授环节时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分下几个教学环节:

  首先让学生试做,小组交流;

  然后展示不同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问题(要注意算法多样化)。这一五一节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辨别异同;而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学习时有两大层次:先在小组的交流合作中互相启发,解决简单的问题。再把小组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及时提出来。

  最后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在解决共性问题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作到引而不牵,放而不纵。

  (3)练习时要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传统的计算教学枯燥往往是练习时要求的单一化造成的,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使学生对计算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生成一定的能力是计算教学应该重视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练习在计算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训练,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从而做到运用自如,举一反三。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书写格式规范性    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导入方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