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浅谈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0-10-1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育成长。反之,坏习惯不仅降低学习效果,而且有损于身心健康。小学期间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若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目前,结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和调查,我觉得我镇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不够理想,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习习惯的养成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就我工作中接触到的小学生来讲,他们在课堂和课后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够长。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课堂上时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自己玩自己的,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被是少数学生包办,大多数学生成了陪衬。从随堂观察来看,90%左右的小学生,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时注意力比较集中。越往后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有些家长也反映说,自己的小孩在家做作业时,往往边做边玩,不够专心,大多数家长只能自己陪孩子一起做作业。

  第二、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在课堂上,常常是老师问题一提出,有很多学生便把手举得高高的,甚至有的学生会站起来,嘴里不停的喊着:“我来,我来”!而最终被请到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脸高兴,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未请到的学生则有些垂头丧气,有的甚至不愿意听取同学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在布置作业时,往往教师读了几遍题目,但仍然有学生听不清楚题目的要求。

  第三、语言表达的能力不足。在小学的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老师提问时,很多小学生都会把手举得高高的,但是请到个别小学生回答的时候,他站起来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有的孩子站起来后,支支吾吾,声音很轻;有的孩子则是表达的内容和题目的要求完全无关。

  第三、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观察发现,有的小学生还没能掌握正确的作业姿势,做作业时头趴得很低,作业本斜放,握笔过低,大拇指压着食指,经常需要教师的反复提醒。个别小学生做作业时随意涂改,页面不整洁,完成的作业也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的要求。

  造成小学生上述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方面的原因。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受到不良影响。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家长不管好坏,要什么就给什么,一切按照孩子的意思办。久而久之,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从行为上就难以约束自己,自制能力差。更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做点事,就会影响和耽误学习,因此事事由父母包办,不注重锻炼他们的独立性。如渴了大人忙着给到水,铅笔断了家长忙着削,书包乱了父母整理。这些虽然看起来不算什么大事,可时间长了就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其结果可能使孩子做事责任心差,缺乏学习主动性,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马虎,影响孩子的学习自觉性。

  (2)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应该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和保护伞,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助长学生的不良品行。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心中只装着教案,没有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没有采取有利的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有的教师教法比较成旧,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课堂氛围不够民主,和谐,致使部分学生思维不活跃,发言不积极。有的教师的一些教学设计不正确也影响学生的听课习惯,如:提问不明确,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与参与方法不明确,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启发性的提问质量差,学生的思维层次挖掘不够深。有的教师不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如:教师在课堂上随手画圆,画出的圆似圆非圆;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3)社会方面的原因。

  由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缺乏全面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社会上各色的歪风邪气和腐朽思想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一些不适合学生接触的文化场所和文艺作品也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发展产生不好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有几点看法和建议:由于小学生好动,好问,模仿性强,所以良好习惯培养应以常规学习习惯培养为主,在培养方法上重视激发欲望,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一)及时提醒。在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是非常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及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轻轻的抚摸,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二)树立榜样。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到。学生耳濡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小学生的另外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性强,还有争强好胜心理,要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学习。

  (三)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表扬和批评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恰当的批评和表扬,对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融洽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都可起到事办功倍的效果,威廉姆.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教师既要表扬优等生,也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可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真行!”,“你棒极了,我们为你感到骄傲”,“你真聪明,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了”等等,积极利用表扬手段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有错时,批评时要注意场合,分寸,注意刚柔相济,因人而异,注意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

  (四)家校互联。学校的教育没有家长的配合,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师的指导,教育便不可能形成合力,教育就难以产生预想效果。因此,家校联系相当重要。一方面要积极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家访,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转变家长重知识轻习惯的观念,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先要培养小学生:热爱学习,专心致志;勤学苦练,善于思索;讲究方法,持之以恒;敢于质疑,乐于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最终能乘着良好学习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的到达成功的彼岸。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农村小学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下一篇:谈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