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对中年级学生的语文学法指导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0-11-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语文的中段(三、四年级)教学,着重进行段的训练。通过对段的理解,段的练习,逐步过渡到篇的训练,这时的中年级学生,已是九至十岁。从心理特征上看,这个阶段的学生有意性、目的性逐渐发展起来,有意注意也随之增长,能较为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思维方式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从语文知识上看,学生已学会汉语拼音,能认识1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有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掌握

  简单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课前预习找疑点,课堂笔记记要点,课后复习重点的方法。

  A、初读(速读)

  1要求⑴解决生字词;⑵标画优美句.

  2目的:

  ⑴形成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既初步感知,达到疏通文义,从总体上知道“写了什么”;

  ⑵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教给学生快速文中捕捉有效信息的方法.

  B、细读

  1要求⑴做好点评语;⑵赏析重点句.

  2目的:⑴让学生养成“边阅思考边平析”的习惯,探究作者是“如何来写的”,让“学生以读析文,析所语,悟中有获”.

  ⑵选取文中让自己心潮澎湃,思绪飞扬,感触至深,意蕴身远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个人见解.

  ⑶找出文中的修辞句,总起句,过渡句等,从文发的角度进行分析,训练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C、研读

  1要求⑴品评写法;⑵总览全篇.

  2目的:

  ⑴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为什么这样写”.

  ⑵对于自己的写作有何借鉴或指导,以研究者的身份做好反思.

  课堂程序与学生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如有必要可让学生对客体进行质疑。

  二、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一点重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2、预习质疑。通过预习,你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在这个环节里,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很浅显,就让学生讨论解决。很有价值的问题留在下一教学环节)

  三、导学达标

  A.出示问题。让学生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或者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重点句子打上句号)如不全面,老师再补充。

  B.自主学习。要求是默读课文,边读边揣摩对文中句子的理解、感悟或认识,并在旁边做批注。

  C.小组讨论交流。(1.句子没有理解,问题没有解决的同学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来解决;2.通过自学问题己解决的同学交流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

  D.全班交流。(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自己的见解、体会,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

  E.让课堂上提出重点问题的同学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四、课外延伸

  与生活紧密联系,或说、或演、或讲、或辩论或写作,才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全身心投入,放飞思绪,张扬个性,充分体验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2.学会用音序、部首、数笔画的方法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3.学会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如“方位变化观察法”(以方位为序进行观察),“时间推移观察法”(以时间为序进行观察),“情节发展观察法”(以事件情节发展为序进行观察),“移步换境观察法”(以地点移动为序进行观察)。

  4.学会按时间先后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思路顺序介绍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分段的方法。教法和学法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教师要优化教法。按“整→分→整”的顺序,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咬文嚼字的方法,联系具体描述展开想象的方法,通过感情朗读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法,使学生逐渐领悟学法,最终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教给学生学法,应把学习方法的传授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如小学语文第11册第2课《桂林山水》,是一篇看图学文。在教学时,应图文对照,有重点地分析课文。在分析第二段时,我运用“看----读----想----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即先看图,然后读,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想(作者拿什么与漓江水作比?比的目的是什么?漓江水有什么特点?作者写漓江水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最后让学生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好像看到和感觉到漓江水的美,而且感受到作者的惊喜赞美之情。此时,教师还要指导朗读,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同时使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在文章中的作用,懂得“排比”、“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总之,在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上,应多点辨证思维,少点形而上学,这对提高学习指导的有效性是很有益处的。可见,学法得当,学才有效,学才有趣,所以相信,只要我们本着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原则,把一些新的理念带到课堂内外,走进新课程,去不断更替,不断更新,不断完善新的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小学语文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教育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

  5.学会用“摘句法”、“归纳法”、“取主法”概括段意。

  (1)摘句法。A找现成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作段意;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的段落,用概括的一句作段意。

  B摘过渡句: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

  (2)串连法(串连层意、句意、关键词)。

  该种方法适用于段中无重点句,各叙述层次地位相当时概括段意使用,往往可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把它们串连起来。

  (3)根据文章中心“取主舍次”法。

  归纳段意,一定要抓住每段的主要意思,选准角度,语言要明确、完整、简洁。为了做到这点,可指导学生用“去旁枝,抓主干”的方法进行归纳。

  (4)综合法。

  有的段落既没有中心句,各自然段的意思也没有主次之分,但都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来写的。遇到这种情况,便可指导学生采用综合概括法来概括段意。

  (5)缩句法。

  有些段落句子不多,但较长,可指导学生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三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教给捕鱼的方法要比馈赠几条鱼重要得多。”同样,教给学生方法要比传授的知识重要的多。学生学会概括段意的规律和方法后,就能独立地学习概括段意,遇到困难也可以迎刃而解。

  我们知道,语文教材中以记事、写人、状物、写景体裁为多,在教学中,把概括这几种体裁的段意的方法作为拓展的内容教给学生。

  一般来说,写人的文章离不开记事,往往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反映人物的某一特点。这两种体裁的文章可以采用同一种概括段意的方法——把一个事情过程的意思,也就是每段内容意思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来。因此,可以这样的模式来尝试概括段意:谁在什么地方(或什么时间)干什么?结果怎样?

  而状物、写景的文章往往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如外形、性能、用途等。这类体裁的文章概括段意时不可用标题或问题式来概括。我设计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怎么样,再根据文章的内容概括完整。

  指导学生概括段意并不是靠几个段落、几篇文章的练习就能落实到位的,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效果的。素质教育提出要发掘人的潜能,其中也包括学习的潜力。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他们学习的方法,正有助于发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因为,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犹如获得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能独立地向新的知识领域进取,终身受益。但愿我们老师的指导,能抛砖引玉,为学生打开一扇小小的学习之门。

  6.学会用“理序法”、、“化整法”、“提纲法”、“首尾法”背诵课文。一般分为二步来进行。

  首先,应对要背诵的材料进行精听,可以一边听一边跟着念,直到不看书也能顺利的跟读下来为止。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背诵的难度。具体背时又分两种方法:

  一、关键词提示背诵法:即把课文中的关键词写下来作为提示进行背诵以减少背诵的难度

  二、关键句背诵法:即将所学课文中的好的、漂亮的、难以掌握的句子予以摘录进行背诵。这种方法可以最大的节省时间,高效的进行学习,是时间紧张者学习英语的好方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下一篇:运用写作教学策略,形成习作学习策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