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其他论文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研究与策略

所属栏目: 其他论文  更新时间:2021-04-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自20世纪初叶以来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概念.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的自我观;(2)智力正常;(3)情绪健康;(4)行为正常;(5)人际关系适应;(6)能与周围环境保持相对的平衡;(7)人格统一完善;(8)具有一定的创造性;(9)能发挥自身潜能,有成就感。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心理健康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看。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切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人格健全的教育活动,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的有关教育、学科渗透和社会影响等。而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范围内的、以培养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为目的的专门教育。教育部在1999年8月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家麟教授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技术和理论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叶一舵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活动、学科渗透、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优化教育环境等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和心理机能健康发展的一类教育活动。”这一定义概括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途径、方法和主要任务,是较为准确而科学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有目的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从狭义上来理解就是指在农村初中阶段中教育者有目的地针对农村初中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依托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农村初中生生进行良好心理素质地培养,使受教育者获得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能力(诸如自学能力、耐挫能力、创造能力等),发展学生的智力(诸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等)。(2)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原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心理指导,人际关系指导。(3)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掌握有关心理卫生知识,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4)对学生进行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教育,在帮助学生矫治情感、性格等方面的障碍的同时,优化上述非智力因素。

  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的观点:人的心理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整体的适应良好状态,是人格健康、全面发展。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智力正常;②人际关系和谐;③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特征;④了解自我,悦纳自我;⑤面对和接受现实;⑥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⑦人格完整独立;⑧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要科学、正确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还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具体情况。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中考复习前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