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1-10-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提要: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实现资源共享,扩大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等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语文课堂教学作用

  多媒体技术是指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综合处理的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引进教学,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这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它以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多媒体手段的最大特质是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且交互呈现,信息量大,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角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实现资源共享,扩大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实现资源共享。强调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逻辑必然。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音像、网络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多媒体技术给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互联网上的许多素材诸如与课文有关的图片,背景音乐、文字材料等等都可以作为制作课件的零件。例如,学习《祝福》、《林黛玉进贾府》等课文,事先,我们可以利用网上的电影资源,将这两部电影的有关片断插入到Powerpoint当中,在让课文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影片;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布置课题,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撰写论文,一则扩大学生的视野,二则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总之,网络资源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途径,拓展了语文学习的时空,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外延。“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只要是与语文教学有关的资料,我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

  二、扩大课堂容量。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手段一般情况是靠“一本教材,一枝粉笔,一张嘴巴”,在课堂上进行重复而繁重的传授知识的表演,这使教师的讲授不仅吃力,而且往往词不达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必然导致文化教学中信息量的不足,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彼此间的密切关系不能得到展现。比如教学《胡同文化》,光是靠教师一张嘴讲,学生是难以理解“文化”这两字的精髓。而借助互联网,我们可以查找有关“文化”的一些图片、文字等资料,在网上我们可以查找出诸如“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的特点”、“民族和民俗”、“传统建筑”、“古代科技成就”、“民族工艺”、“文物”等方面的内容,然后再借助互联网查找有关北京胡同的资料,这样把这众多的内容放在一堂课内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全方面地了解文化,了解北京胡同,了解北京的胡同文化这些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再比如唐诗,其数量之众,作者面之广,风格流派之多,体裁样式之全及影响之大,均堪称空前,如此丰富的内容,教师是很难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完成教学的,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把唐诗的题材、风格流派、体裁等按照初、盛、中、晚这四个发展时期制作成幻灯片,配以音乐进行播放,这样就可以大大地缩短教学的时间,扩大课堂容量。

  三、突出重点、降低难度“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博采众长的智慧的结晶,其在制作过程中,往往蕴含着教师的思维的火花,它不但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而且它是以人为本,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降低了难度,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如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使学生在学习诗歌之前首先感受天姥山虚无缥缈的、瑰丽变幻的奇景,同时将李白的生平和思想等文字资料制作成幻灯片,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作者,了解作者写作此诗的意图,在幻灯片制作过程中,用特殊的排版、醒目的字体颜色、配上动画切换等设置来突出最能表达作者思想内涵的句子,如“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而突出教学的重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四、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能把声、色、光、动画等组合起来,创设一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增强教学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有了兴趣,学生才会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才能充分发挥听说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多媒体手段的最大特质是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且交互呈现,信息量大,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讲解时播放配有画面和朗读的录像,给学生以新鲜感和吸引力。这种将文字符号和口头转述变为具体可见的、形象逼真的视觉画面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改变口述加板书的传统教学方法,避免因教师讲述过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抑,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处于学习和求知的兴奋状态,从而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利于扩大知识视野。又如《林黛玉进贾府》,可以放映有关《红楼梦》片断,《群英会蒋干中计》可以放映《三国演义》的片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放映《水浒传》的片断,让学生听其言,观其行,身临其境,直接感受,学生就能很快把了解有关人物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

  五、烘托气氛,突出人文精神语文学科承担着传播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任务,中学语文教材中编排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足以说明这一点。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以文章为载体,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和文化传统,使他们具备中国文化的基本常识,使他们能够理解、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以及外在的表现形式,以此提高学生的中华文化素质和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学科学习当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得到中国文化的熏染。这一点恰恰是传统语文教学手段忽视和难以传播的。多媒体可以用精美的界面、典雅的音乐营造出良好的浓郁的中国文化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气氛,这是传统语文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比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一幅深秋悲凉的夕照图,整首诗的基调是极其低沉的,诗中的各种景象都是为了表现“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冷孤独之情。传统的教学模式,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是难以表达出这种意境的;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借助色彩、灯光,音乐等,极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使学生能从中领略到一种十分美妙的艺术境界,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六、便于设计生动有趣的练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传统语文教学,教师布置作业,往往只能布置一些书面或口头作业,缺乏感情色彩和趣味性,而多媒体课件能为我们提供大量简单而又妙趣横生的练习环境,为我们的练习题带来一个多彩的世界,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譬如选择题的设计可以配合声响,学生每选一个答案,我们可以将这个答案用鼠标拖到题干中,如果正确,则出现“真棒”的声音,如果错误,则出现“加油啊“的声音。这们设计,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大大激发学生复习巩固的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其设备的各种功能与优势,将不仅扩大了知识的容量,而且激活了语文课堂,优化了课堂结构,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失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抛砖引玉之计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利用微课进行作文教学    下一篇:浅谈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