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2-02-2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以提高个体学习动力和能力为目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与合作,从而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和解决小组合作学习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方式 发展为本 积极功能 学习动力 学习小组 教学形式

  【正文】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全班集体合作学习外,“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自课改以来,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它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获得成功的喜悦,它既能发掘个人的内在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的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现在已经成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使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和特征

  小组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由原来相对独立的个体关系转化为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积极的相互依赖上:1.目标相互依赖。小组成员需要共同努力,完成同一个学习目标,成员个体的活动由小组的共同任务所统一,只有每个成员都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小组的目标才能达到。2.角色相互依赖。小组需要确定每个成员的任务和责任,进行明确的分工,这就形成了小组内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持的角色系统。3.资源相互依赖。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交流信息和分享有关材料,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没有一个人会具备全部的知识及资源并独立完成课题。4.奖励相互依赖。在小组学习目标达成后,全体成员得到一个相同的针对小组成果的评价或奖励。这一评价取决于每一个成员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与努力。在这些相互依赖关系的作用下,学生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竞争变为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它是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互助性学习,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明确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其中,“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是“小组合作学习”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最本质的特征,而通过创设“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形式则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结构。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建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的。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结构上体现班级的缩影,由4—6名学生按性别、学习成绩、个性特点等多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和互相合作。“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赛。每小组由教师提名,学生表决产生一名小组长,负责活动有序开展。依照这样的原则,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以下三种:

  (一)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各小组同时开展讨论。组内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允许争论,在达成一致意见或多种意见之后,再向全班交流,最后教师给予评价。

  (二)集体研究

  在这种策略中,学习任务被分成不同的部分,由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但强调在小组内展开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学生共同收集、整理、解释有关信息,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得出科学的结果,作为小组的成果在全班交流,使全体学生对某一课题有深入的认识,师生再给予评价。

  (三)小组教学

  在小组教学中,就某一学习重点或难点内容,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开展互教互学活动。为了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要求已会的同学教会不会的同学,然后对其测试,予以表彰。

  三、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优势与不足

  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体制下,有些人觉得数学抽象、枯燥、不易懂,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数学教学中传统的讲授法往往只注重了逻辑推理以及数学的严谨性,缺乏引导学生经历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小组合作学习正弥补了这些不足。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有以上三种不同的形式,这三种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应用,其中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不足:

  (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其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

  1.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实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思考、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和别人辨论,课堂气氛促使他们与别人交流得轻松自在,学生完全活跃在这种氛围当中。

  2.提供了积极参与的机会,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它激发了学生与人合作学习的强烈愿望,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活动,这就为学生今后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我们应该力求让“小组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内需,让学生感到只有合作交流才能解决问题。此外,我们还应该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参与的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这个课堂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讨论、争辩、交流,有着极大的思维空间。我们要充分地相信学生的潜能,我们要把思考还给学生,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要把空间还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启迪了学生创新的灵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当前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足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近几年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了诸多的不足:

  1.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形式,缺乏实质合作

  教学中教师只重概念、不重内容,让小组合作学习走过场。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见别人在公开课上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手段受到肯定时,自己也就不假思索地照搬过来,因此就形成了不管课堂实际需要不需要,一股脑儿搬进来,为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完全流于形式。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对此置之不理,有的学生仍然做自己的事,有的几个人在一起随便说两句就算大功告成,还有的学生虽然几个人在一起,但说的却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教师对这些事则是听之任之。当教师叫合作学习小组代表发言时往往都是自己的一家之言:一个人来代替小组,小组的其他组员对此无动于衷。一些教师面对这种情况熟视无睹,心中想的是反正我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效果如何那我就不管了。

  2.小组合作学习安排不当,课堂效果较差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需要的,而是要讲究一定的契机,教师在上课时不能随心所欲地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有些教师动不动就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只要遇到问题都离不开合作学习,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灵丹妙药;本身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有的教师也要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质数与合数”一课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究交流,并在老师指导下归纳出了质数、合数的概念,这位老师又安排小组合作来讨论“1是什么数?”显然,这样的环节是没有必要的。事实上,只要通过教师的一个提问“那么1分在哪一类呢?”让学生单独判断再说明道理就可以了。因此,把这个内容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内容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还有的教师刚一上课就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大部分学生都已明白的问题还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对这种形式已经产生厌烦的情况下,教师仍按部就班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凡此种种,已经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生生关系调控不好

  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学生有了问题教师可以甩手不管,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教师在课堂上好像是一个看客,遇到争执时不指导学生如何解决,结果学生不仅耽误了时间,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比如教师没有真正地参加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只是当了监工,甚至有个别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时自己在想与教学无关的事,导致师生关系调控不好。此外,合作学习小组之间人员的分工不合理,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来分配任务,而且人数也不合理,有的小组人数多,有的则人数少,这样就导致了生生关系调控不好。

  4.用小组合作学习取代学生的独立学习

  平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十分热衷于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看到的整节课都是学生在合作学习,很少看到学生独立学习,结果有的学生就形成了一种依赖性。长此下去,一个班上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得到锻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降低。由于学生没有进行独立学习,因此独立学习的能力就不能得到培养。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样下去会加速学生的两极分化,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5.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不够、评价不到位。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电化教学手段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下一篇:浅议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