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对小学语文导学案的思考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2-03-2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堂与反馈练习、当堂检测与评价、课后拓展与延伸等。而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一、课前预习

  1.对于预习而言,形式是多样的。例如:读、写、思、背诵等。

  2.课前预习应当掌握的是一些易考的生字词、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和一些要求背诵文章或诗句的大概意思。

  3.有了课前预习,相应的检查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学生会降低积极性,随之而来的就是惰性和预习学案的流于形式。所以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需要倍加重视,尤其是利用好小组学习机制,调控好组长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二、课中研讨、课堂与反馈练习

  将教材中的三维目标隐入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或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学科信息要准确,问题的针对性要强。设置的问题既有利于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拓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从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本,把生活纳入课堂,激发自主学习,引导交流讨论又学会看书。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都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便能够及时适时的点播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学案中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

  三、当堂检测与评价

  当堂检测主要是针对当堂课出现的简单重复性的问题进行巩固性练习。内容也主要是围绕考点,对这些考点进行课上的讲解,再进行当堂的检测,接着在课后或以作业形式或以训练单的形式进行再次考查,以达到突破考点的原则。

  评价有短时评价,也有课后综合评价。有自评也有组长评、组员评价等不同机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但合理的评价方式还在不断摸索当中。

  四、课后拓展与延伸

  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导学案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导学案实施的高级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导学案实施的基础目标是促进学生高效的掌握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文化基础,在导学案的实施中要两级目标并重。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析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    下一篇:​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