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让语文课堂更具质效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6-12-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讲台上的磨砺和新课程理念的洗礼,促使我把语文教学的追求锁定在这八个字上“求真务实,追求质效”。以下是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算是与老师们的探讨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注重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文学习成效要想学好语文,习惯是开启语文学习之门的第一把钥匙,良好的习惯总是会让人受益终生的。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当前的语文学习成效,甚至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都会产生影响。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尽可能多地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可开拓的无限空间。

  课堂要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习惯。会听:上课时专心地听老师讲课,细心地听同学们的发言。勤思:针对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的解答情况,积极思考,学会在学习过程中边操作边思考,边观察边思考。敢说:上课要大胆发言,敢于说话,敢于反驳别人乃至老师的意见(举手),并做到大声说话。善问:没听懂的内容和在练习反馈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要善于质疑,敢于发问,做到“打破砂锅问到底”。

  二、注重语文双基训练,扎实语文良好功底新课程下的“双基”该怎样落实呢?我认为,是“训练”。从《现代汉语词典》对“训练”的解释来看,要使学生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也就是说,训练须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的循序渐进;须有一定的厚度,一定的强度;须有明确的目的,科学的方法。通过训练,可以夯实“双基”,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怎么训练。

  语文教学强调训练,且训练方法多样,注重实效,不管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设计,都要通过学生以各种方式来呈现。课堂上,我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训练。比如,我常常训练学生与我互对名言、诗句。我说“非淡泊无以明志”,学生接“非宁静无以致远”等。每一项训练我都花了不少的工夫和时间,将训练目标落到实处,逐步扎实学生的语文功底。

  同时,语文教学强调训练,还要与阅读教学和谐共生,相互交融,让阅读过程成为训练的有益载体,让训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关于这一点,我从从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新型玻璃》教学中受益匪浅:于老师让学生把自己当做各类新型玻璃,介绍自己,说出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这样的训练安排得十分巧妙,这种改变了“人称”的“自述体”形式,使训练融于阅读之中,可谓天衣无缝,出神入化。不仅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而且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于老师的这一设计,既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了作文训练,自我介绍的口语交际训练,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理解、表达、交际的训练一体化。

  三、注重课堂朗读训练,品味语言培养语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学生的情感,需要引导,需要熏陶。《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教学从低段到高段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让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足以说明读是品味语言,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在朗读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都可得到相应的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在教学中我积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以训练学生朗读为主,首先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每一篇课文的阅读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理解,并且注重了朗读的指导。

  四、注重引导语言积累,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语言积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教学中,我坚持做到了两个“重视”。第一,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有不同的侧重,我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字词、古诗、名言谚语、课外阅读等方面的积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让他们把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四字词语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引导他们学会积累。

  语言的积累不能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掌握,在运用中记忆。首先,在课堂里,我通过记忆比拼、开火车、快速接龙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同时我还围绕“日积月累”这个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准备好词佳句摘抄本、小练笔等,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和习惯的养成,他们的语言丰富了,这在他们习作中有明显的体现。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我还特别重视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我动员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放在班级图书柜里,再互相推荐给同学们,以便和大家一起分享,还利用每周的“快乐阅读,共同成长”的上课时间让他们在一起相互交流,谈阅读体会和感受等等。

  我想,只要我们教师都用心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积累,那么学生的语言就会越来越丰富起来。

  五、注重思维拓展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在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给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时常抓住一些词语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如,学到“倾盆大雨”这个词时,我就会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用“倾盆大雨”说一句话,甚至会让学生去想一想:在这样的天气下会发生什么故事?感人的?震惊的?匪夷所思的?然后说一小段话。学到“衰老”这个词就激发学生“看到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哪些人物、事物和衰老有关系?”等。另外,我还会抓住一些句子来拓宽学生的思路。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 首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抓住人物描写的特点,让学生准确地认识人物。接着让学生用15分钟的时间描写我班的一同学,全班互猜互评。这样通过抓重点句子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训练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还有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抓住教材内容,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激活他们的思维,例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文,采用多种方式去领悟父母不同的爱,如:小组合作交流,联系生活实际,一首父母爱的小诗,紧扣重点的板书。在学生不自觉中利用本课的内容特点,突破重点难点,微风细雨中感受父母的爱。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时,孩子们情到深处,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这就是自动生成的亮点,也就达到了拓宽学生学习空间,激活思维的目的。由此看来,在我们教师的激发下,学生的潜力就能得到充分地展示。教材就是最好的学习资源,我们教师做到灵活地运用,学生就会学得更活更广。

  六、注重课堂积极评价,树立学生良好自信教师的一句称赞,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兴奋剂,能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我一向以为,赏识教育不是对学生一味说言不由衷的好话,甜得发腻的夸奖,真正的爱应该是严格加赏识,表扬与批评,因为我感受到,孩子们很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很在意老师对他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有时要委婉,有时要严肃,有时要热情,有时要直言不讳。富有感染力的评价才会真正产生激励性的效果。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我尽可能地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谢谢你,给老师带来了惊喜;你真像个小老师,你为同学带了个好头;你的朗读很动听;你真会观察等,如果学生答问有偏差,我会说,你的想法不一样,没关系,老师很欣赏你积极发言的表现,再静下来想想一定会找到答案了。我观察到,学生往往在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表现都更加踊跃,更加主动大胆。孩子们的表现常告诉我,用亲切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孩子们的表现告诉我,教师善于用亲切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能带给学生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敢想敢说,更加充满自信,从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总之,点点滴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需要我们教师学会抓住语文的每一个教学因素,将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目标落到实处,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的学有所获,得到发展。

  以上仅是我平时教学工作的点滴感悟,仅代表一家之言。有什么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接受新课程理念的洗礼,在课堂教学中“求真务实,追求质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在识字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下一篇:也谈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