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亦生活,生活亦语文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大溪镇中心小学  蔡敏娟

  【摘  要】 生活语文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条崭新理念和重要途径。统一的新教材虽已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仍不可避免地与学生存在着时空、思想认识、语言表达等差距。唯有建立教学新方式,采取科学化、艺术化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多元教学资源,重现文本生活情景,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描述、想象等方式步入文本当时当地场景去感悟,产生情感共振,享受语文生活,在愉悦中认识世界,熏陶情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关键词】生活化    语文课堂   综合素养

  “课堂譬花果,社会乃其根。土沃椒兰茂,源开江海深。”语文本就是生活的集聚与抒发,有声,有色,有情,有境。小学语文文本亦是其作者真切体验,言由心声之作,然小学生与文本之间客观地存在着时空距离,加之,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单纯依据教师的讲解是很难唤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为此,我们必须构建生活语文,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生活化教学情景,引领他们走进文本生活,引起情感共振,让学生心灵与语文教学相沟通,与社会天地相接壤,切切实实提高语文素养。

  一、以语文教材为载体,使教学情境生活化

  以语文教材为载体,使教学情境生活化,就是根据教材内容,把教学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相联系,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在生活中或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语文,并将语文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活质量。

  根据教材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具体措施就是充分借助于课文插图、现代媒体、表演课本剧、师生语言描述等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将静态变为动态,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身临其事。

  (一)寓情于读

  “寓情于读”的读,主要是指有声诵读。从小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从语感培养的机制、从课文本身的特点等角度来考虑,对小学生来说诵读尤需加强。从读的功能效果看,诵读过程不光是一个理解的过程,还是一个感受的过程,一个感情勃发的过程、想象飞扬的过程,灵性闪现的过程,更是引领学生进入文章生活的过程。

  诵读的方式很多,通过配乐朗读,创设情景,角色朗读,换位入境等,引领学生进入生活化的情景。

  1、配乐朗读,情由读生

  黑格尔曾经说过:“音乐是极具感染的艺术。”配乐朗读是文学与艺术的交融。教学情感性较强的课文,就可以进行配乐朗读体会情感。如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这课时,为了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去,利用《蓝色多瑙河》进行配乐读。极易被感染是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华丽、明快、活泼的旋律使学生的神思一下子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之中,他们脸色泛红,笑意荡漾……心弦被热烈地拨动了。读后学生们激动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小兴安岭的冬天真美啊!”“我正走进一幅优美的图画中,里面有葱葱茏茏的树木,色彩纷呈的野花……”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2、角色朗读,换位入境

  教学生读一篇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故事情节,穿越时空,回归课文情境。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扮演特定角色,摆脱自身社会角色的束缚,走进作品,扮演作品中的人物,把握人物形象,来演绎作品,是引导学生课文情景的一种有效途径,尤其是小学生。

  如:《狼和小羊》一文中有两个角色:狼,小羊,在指导朗读时,我分为两步,首先是分角色朗读前的铺垫,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归纳出狼和小羊的个性,狼--狡猾、凶残、骄横、蛮不讲理;小羊--温和、善良、软弱、楚楚可怜。再返回到课文中和具体内容一一对应。这一层次的铺设,在学生脑海中打下了两个角色各具什么性格的深刻烙印,然后便进行分角色朗读,先根据狼和小羊的个性揣摩出读两者的话应用的语气、语调,并自己选择好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读得活灵活现,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

  (二)演绎生活

  1、表演情节,再现生活

  学生学习语文,首先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实,从而获得主观感受。小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描述了生动的场景,学生通过朗读,这些场景已在脑中留下初步印象,若进一步组织学生表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此时,声情并茂,内容会更加直观,形象,丰富,学生的体验也就愈发深刻,进入文我交融的情境之中,从而促成对课文的感悟。

  2、再现式表演,成功解读文本

  有些文本的语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通过演绎,可以再现生活,起到“三两拨千斤”的效果。

  在学习《搭石》一文的“协调有序”一词时,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你联系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生:搭石上。师: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生:有。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齐:轻快的音乐。师: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

  对“协调有序”这样生活化、情景化的解读,语言文字的描述只能是望其项背。

  3、创新式表演,丰厚文本意境

  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的空白点,超越文本,利用表演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本人安排了“船夫招揽乘客”这一表演活动。我没有采取惯用的“独角戏”的简单方式,而是让两名“船夫”展开竞争,四名“乘客”自由选择,从而使得表演活动的趣味性更强,参与者更多。 “船夫”与“乘客”展开对话,“船夫们”还创作起了威尼斯的导游词呢。

  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思维活跃,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已然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威尼斯的小艇”驶进了学生心灵的港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了一份美妙的生命体验。

  (三)画中绘意

  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的文章,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简笔图或绘画作品,直观地再现课文的主要内容,使晦涩难懂的内容浅化,使漂渺的景象呈现在眼前,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层涵义。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可以先在黑板上展示出几幅先前画好的图,分别是“春”、“夏”、“冬”,学生根据这几幅图,再结合课文内容能准确地排好先后顺序,并为图给出恰当的标题。这样,如同给学生树立了一个理解课文内容的知识向导,打破了课堂的沉闷,活跃了课堂气氛,很自然地体会到小兴安岭的美。

  对于一些抽象性强的文章,几笔简笔画,几张照片,都能让学生受到启迪和鼓舞,激活了思维,进行尝试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发展创新能力。

  二、从教学设计入手,使课堂问题“生活化”

  设计生活化问题,首先要做到“语文小课堂,生活大课堂”,把生活中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鲜活材料引入课堂。

  (一)导语-- 趣味盎然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在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看来,精妙的导语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方式很多,有“开门见山式”“实物入境式”“情景熏陶式”“设置悬念式”“温故知新式”“评论导入式”等等。这些导语如能达到形象直观、直指心灵、激发欲望,那就有利于生活化语文的构建。

  于漪老师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就说:“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想到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明媚春光,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力量,古代文人写了很多描绘春天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吧。”学生们背诵了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朱熹的“万紫千红总是春”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等等诗句。这时老师引课:朱自清先生眼中的春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这样的“情景熏陶式”、“温故知新式”、“启发探索式”兼而有之的导语,既让学生掌握了不少诗句,又让学生进入了五彩绚丽、生机勃勃的春天意境,而且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真是一举多得。

  (二)议题--精炼深入

  提问是课堂教学展开阶段的主要环节。提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面向社会,解放思想,实现提问生活化。因为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由于基础、经历、认知结构等不同,他们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有不同。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让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都有选择回答的余地。如:《给予是快乐的》作者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风貌,寄托内心的情感。教学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在细节描写中,你认为哪一处最精彩呢?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这种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并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有的课文教师可以抓住文章核心,巧妙地提出疑问,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从而诱发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

  (三)结语--回味拓展

  一堂课是否该以问题的解决为终结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绝不是给学习活动画上句号,相反地,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实现课堂生活的拓展、学习的延伸、认识的升华。从某种角度上讲,学习活动总是和问题相伴而行的。学生心中有疑问,必然会主动地去求解,从而变被动地获取为自主地探寻,最终学会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留下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向课外拓展,自学、自悟、自得。

  如学习《赤壁之战》一文,学生质疑:曹操败走华容道后,结果怎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自行求解。教学《五彩池》一文时,学生提出了四个问题:①为什么说“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②为什么池水会有那么多颜色?③为什么叫“五彩池”?④池里的石粉是哪儿来的?对于前三个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中解决,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则可以置而不答,向学生推荐《中国名胜经典》等书,让学生通过看书自己弄清其中的奥妙。

  总之,问题对学习活动具有良好的唤醒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从课程资源入手,使语文训练生活化

  语文训练生活化,要求教师的训练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所用的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一)课程联动

  现实生活的综合性、多样性,要求我们的语文课程必须打破课程间的一堵堵墙,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与“友课程”间的协和资源,综合利用各科知识技能去学语文、用语文,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整合起来,相互取补。

  《月光曲》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的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教师在授课时,引入了钢琴曲《月光曲》,随着那“宁静优美--过渡自然--热情彭湃”旋律的荡漾,学生们也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含义,品味出曲中积淀的情感,感悟出文章中对乐曲的描绘,真正实现了情由境生。音乐欣赏与语文的整合,令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在荡气回肠的旋律中迎刃而解。

  (二)文本链接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纯文本反映的生活,尽可能地搜索与纯文本对应的生活原生文本或替代文本,建立起一一对应、反复回流的关系。比如学习了《梅花》就去观察其对应活性文本--“凌寒独自开”“为有暗香来”的梅花。

  对于一些因条件性课程资源缺乏而不能实地观察的生活文本,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当一回“人与生活”“人与自然”“人与科技”“人与艺术”节目主持人,给投影、幻灯、录像、多媒体配音,进行替代性的文本对话。在开发生活文本的过程中,同样也要密切联系相似的纯文本,实现生活文本与纯文本的一一对应,从而完成文本间的对应回流。譬如,在观赏长江“海底世界”时,就要引导学生从课程库中提取出和即时生活文本相似的纯文本--《富饶的西沙群岛》,在利用人文化的资源的过程中,在和作家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后,更好地欣赏生活的美。

  (三)直面生活

  面对学生生活实际,使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利用晨间自由活动、综合性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描述生活,评论生活,实话实说,自主言说。就像本校的“方山晨光”电视台、“笋芽儿”选刊,“书香校园”网上论坛都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交流平台。这些阵地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运用语文课堂上所学知识去认识更大的生活领域,直击校园热点,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亦生活,生活亦语文,--语文生活化的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语文课堂只有引领学生重走文本生活,走进现实生活,唤起切身的生活体验,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生活交往,语文教学才能成为活水之源,焕发生活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10月版

  (2) 王尚文  《语文教育学导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09月第1版

  (3) 山西师范大学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报社         2003年3月份

  (4) 叶澜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育研究》     1997年第9期

  (5)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

  (6)王晓勇  何如栋主编   《新课程视野下的小学课堂教学》 黄河出版社20036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言训练——奏响低段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下一篇:有效作业设计,为学生学习推波助澜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