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校科室范文 > 校长办公室范文

中学“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所属栏目: 校长办公室范文  更新时间:2023-01-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建设目标】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引导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自觉承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使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

  【建设要求】“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建设要求,树立“师德师风典范、教书育人示范、教研科研模范”的建设目标,以项目引领、破解难题、方法创新、科研支撑,积极探索新时代立德树人新理念、育人模式新路径、城乡一体新举措、教育教学新突破,有力推进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打造常州市新优质学校品牌,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一切的教育都归之于自我教育。“只有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劳动(包括精神劳动),是自我教育的主渠道。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那些匀速奔跑的人,你永远追不上。近年来,金坛区第三中学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系统的相互协调、动态平衡和协同共进,推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走进了一个新阶段,努力引导教师“自我教育,匀速奔跑”。工作与生活的丛林,迷雾缭绕,鲜花丛生,三中人带着乐观的心绪,匀速奔跑在姿态万千的教育与教学丛林间,共同为三中的文化氛围、生态环境、教育教学质量追寻自己的价值。

  【建设内容】以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为本,以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以名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构建和完善以学校为基地、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学实践为导向,完善学校师资的自培,强调“因人施训”“因需设训”,关注教师人文需求,提高教师的文化品味。坚持师德与师能同建原则,坚持专业与特长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专家引路原则,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时效性。

  通过建设教师发展学校,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用现代教育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建成一支具有强烈的终身学习、自主发展愿望的,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水平、健康的心理素质、广泛的求知能力、积极的创新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持久的合作理念,能适应需求、面向未来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一、认识自我,开掘教师的精神源泉

  教师的成长取决于教师的自我教育。教育是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教师具有自主发展、自觉发展的意识,以积极、自觉的心态促进自身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才能面对各种教育情境、教育问题时独立做出分析、判断和选择。

  1.阅读经典,感受美好

  学校通过推荐或购买书籍,如《当代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学设计原理》《苏霍姆林斯基全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爱弥儿》等,让教师在阅读中感受平凡的美好,遇见更好的自己,引导教师从经典中寻找自己的榜样,找到自己与榜样的相似处,从情感、认知上相信自己也能够做到这些事并且付诸于行动,从而产生自我效能感,不断向前,勇于超越。

  2.讲述故事,追求美好

  故事是能够打动人的最佳教育方式。校园是充满故事的地方。故事能够嵌入教师特定领域的情感世界,教师在教育叙事时,能够让自身的经历、情感、智慧得以展示,能让他人会有共同感,能让他人有所启发,从而产生教育的共鸣,实现教育的共同价值追求。

  3.树立典型,展现美好

  学校通过评选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校园十佳教师等活动,树立教师中的典型,让教师发现身边的榜样,坚守自身的专业尊严,守住为师的良知,把爱生的热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智慧。

  二、立足“三风”,展现教师的自我素养

  学校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良好的精神文化,能够催人奋进,会使师生逐渐形成共鸣,不断推动学校向前发展。

  1.凝成积极向上的“一训”和“三风”

  校训:自强、自省、自立

  校风:真诚、良善、纯美

  教风:扎实、稳实、厚实

  学风:好学、乐学、博学

  2.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引导师生注重提升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辩证看待竞争与合作,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逐渐形成自我反省、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和习惯,将“自我教育”铭于心,践于行。

  3.开展形质兼备的育人活动

  学校通过德育主题活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旭韵文学社”、“高山流水社”等18门社团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培植孩子艺术天分、悟性、灵性以及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定期开展“守护绿水蓝天”的保护母亲河的行动、“妈妈的味道”——母亲节感恩活动、“Q萌形象设计大赛”——教师节活动等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之余,都有一个兴趣爱好和发挥的余地,都能从活动中找到自信,体会成功与失败,丰盈人格。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三中论坛”活动,倡导教师养成阅读书籍、撰写随笔的习惯,邀请教师分享阅读感悟,展示自身风采。

  4.组建梯级发展的教师梯队

  加大各级名师、名班主任、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通过定指标、压担子、“走出去,请进来”、高层次培训、论坛交流、赛课比武、课题研究等方式,为骨干教师搭建发展成长平台,创造成功成名机会,多出“名师”、快出“名师”。提升5%左右的名优教师,确立其学科教学和学术研究地位,使其达到一流教师水平;打造15%左右的骨干教师,使其在全区各自的学科领域中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和完善校级名教师工作室建设,积极开展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促其专业发展和快速成长,在区内产生影响。结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四部八环”课堂改革、小课题研究,举办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名师、名班主任、学科(学术)带头人等在教学改革、教育科研中的引领带动和帮扶指导作用。

  5.深化青年教师“n+1”培养工程

  通过青年教师岗位培训和校本研修、外出学习培训、论坛交流、汇报研讨课(每个青年教师每月至少上1节汇报课,每学期至少听课40节)、“师徒结对”传帮带、“教坛新秀”评选、青年教师教学素养大赛(包含读书体会、课堂展示、课件制作、情景答辩等内容)等形式,达到“五会”,即教学理论会应用、教学模式会操作、教学课题会研究、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观摩会评价,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成熟。

  6.营造团结奋进的舆论氛围

  学校通过师生会议、橱窗专栏、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将学校开展的各项育人活动积极推送,向家长、社会广泛宣传,并向上级部门和报刊报社踊跃投稿,树立学校形象,增加师生的认同感,激发工作和学习热情,逐步锻造学校的精神文化,从“自我教育”走向“自我发展”。

  三、组建团队,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教师、做学生引路人等指示精神,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目标要求,引导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新时代的教师既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又是实践工作者。在自我研究共同体的构建中,不管经验丰富与否,身份是否一致,教师教育者在团体中扮演合作者、研究者的角色,通过构建四有好教师团队,尝试解决自身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

  (一)团队结构

  1.团队人员

  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怀、扎实的专业基础、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的教师组成,主要是建党积极分子、新入党教师、新上岗及新调入教师、获得区市学术荣誉的教师、中高后教师等。

  2.梯队层级

  分为三组梯队。其中,三级梯队,适应性教师;二级梯队,成熟型教师;一级梯队,专家型教师。由张五芳校长领衔,中青年优秀教师为主体,骨干年轻教师参与,涵盖学校各门学科,共17人组成。重中之重为专家型教师的培养,着力培养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江苏省特级教师。

  3.团队类型

  来自于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学习共同体等层面的教师自主共建。成立有:张五芳领衔的江苏省乡村教师培育站,张五芳领衔的常州市名师工作室,14个教师草根工作室,校级的学习共同体,青蓝工程等。

  (二)培养内容

  根据成员的专业发展的实际水平,确立每月培养主题,对成员的课堂实战、网络研修、考试命题、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诸多方面开展培训研修活动,促进成员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

  1.学习能力培养

  开设专题讲座,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等,在思想灵魂层面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新时代教师的姿态》《教学勇气》等,在阅读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辨,纯洁灵魂、知法守法,明确教师职责,洞察学生心理,努力培养一支风清气正的教师队伍。

  2.专业水准培养

  以“真实、扎实、稳实、踏实”为主题,引领梯队教师在课堂管理、教学等层面有长足的进展。

  (1)真实——课堂管理求真实

  广义的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课堂管理,二是课堂教学。当前的课堂,有些教室精神萎靡,缺失课堂管理,使学生也听课涣散,效率自然不高。真实的课堂时生命交往的所在,教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作为教学,站好课堂的第一标准,就是管好课堂,如交代规矩、管好纪律、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种学习、演练、交往。一事真,百事真。真实时是生命课堂的要义,也是“三大一实干”的诉求。

  (2)扎实——课堂教学求扎实

  课堂生效益,必须遵循“聚焦目标”、“扎根过程”和“时间效益”三个原理,为此延伸出学习的三种模式。

  目标模式。目标即计划。计划就是对本课学习的目标了解、背景掌控、流程预计、问题探寻。当学生带着这样的“目标模式”,进入课堂,就会很快适应教师营造的教学情境,并不断与同学、与老师产生知识、方法、情感、智慧各个层面的碰撞与共鸣,从而使学习亦步亦趋,渐入佳境。

  扎根模式。在“自育式”教学的课堂,我们更关注还原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或结论。学生的学习,在“扎根模式”中,循序渐进、落地生根。

  一是夯实基础,即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设置真实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方法。课堂实践演练的设计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使该过程成为学生力所能及的过程。二是组织经验,即允许学生对于课堂的一些重要目标,组织原有经验和新型经验,更好地扎根学科,夯实基础。

  时间模式。一是时间意识的培养。真实的课堂,本身就是时间与空间的组合,它是在固定时间长度及固定空间(教室)内展开一场又一场知识、方法、策略、生命交往的特殊场所,因而,培养学生对时间产生感觉,并确立时间意识至关重要。

  二是时间管理的操作。时间作为资源。时间是课堂教学中最大的资源。我们根据教学模型与节奏,给学生规定每个环节的学习时长,如检查预习3分钟,新知学习25分钟,课堂训练8分钟,课堂检测5分钟,课堂反馈5分钟。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该段时间资源,并把该资源功能最大化。

  (3)稳实——教师教风求稳实

  稳实、热情,是我们上课必须保持的基本心态与姿态。

  备课稳实、上课稳实、作业稳实,学生才会学有所依,心有所靠;

  做事稳实、交往稳实、应急稳实,家长才会安心工作,看到希望。

  稳实地做好学生的靠背,稳实地提供各种服务,是我们应有的追求,也是教师思想建设的重要抓手。

  (4)踏实——学生学风求踏实

  在信息泛滥、物欲横流的年代,焦躁、气虚、脸短成为学生的通病,甚至有个别学生潜藏心理疾患,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要借用班会、团会、晨会、活动课、社团课等时空,努力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借助各种有创意的活动帮助学生减压、戒躁,一旦学生有异常动向,及时与学校、家长沟通,努力把学生引向开朗、健康的道路,使学生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人。

  欲当大事者,需当实实实在在、稳稳当当地经过系统学习、专业修炼,方才能成为专业而敬业的老师。

  3.管理能力培养

  每一位教师,一旦走进教室,就不仅仅要完成教学任务,他还兼任着课堂管理的工作。这一份工作不仅是班主任的专利,每位有良知的教师都应该学习一些教育管理学,努力让自己成为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的行家里手,这样正常而科学的教学才能顺理成章地有序推进。

  (三)培养方式

  1. 横向互动——形成三位一体

  构建“学带引领,骨干示范,新手练兵”的传帮带模式。组织老教师、名教师在业务上、班级管理及教科研方面进行悉心指导,帮助成员树立学教书更学育人,既重智又重德,既言传更身教的教书育人观。

  2.纵向驱动——运转三环四链

  为了使教师缩短“适应期”,尽快突破“高原期”,早日走向“成熟期”,学校将驱动“健全机制,开展活动,狠抓实效,推介经验”四根链条,促进学校、教科室、教研组三环环环紧扣,形成纵向抓传帮带的强大动力。我们将采用“磨一阵,扶一把,送一程,带一批”的传帮带机制,让教师早日成才;开展各类教学、教育活动,使教师在活动中实践、感悟,提高素质;让传帮带活动更重实效;并从实际出发,引导他们敬业,激发他们爱业,鼓励他们钻业,帮助他们乐业;每月召开活动经验交流会、观摩会、研讨会,使教师在结对中反思自我,取长补短,出师早一点。

  3.整体联动——构建五式两优

  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活动网络是培训活动的保证。我们注重整体联动的方式,采用“五式两优”的培养方式(即组合式、松散式、专业式、接力式、幅射式;达到业务素质优良、思想素质优秀)。

  组合式,由学校按学科将培训教师组合成对,进行传帮带,新手、骨干与学带结对。

  松散式,教师灵活自由结对或临时结对,谁有一技之长就拜谁为师。

  专业式,以掌握某一专业技能而自由结对,进行有意识的专项传帮带。

  接力式,有的教师成为教学能手后即成为师傅,交给带徒弟任务。

  辐射式,在做好校内传帮带的同时,将有成就的教师与下届培养的教师结对,使这些教师由能手型向专家型成长。

  (四)多元评价

  1.评价原则

  坚持评价整体性、方向准确性、过程动态性,注重主观定性与客观定量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运用,发挥评价的导向、监督、改进、鉴定、激励功能。

  2.评价模式

  以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在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由学校来对其进行适度校准;以学生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在学校参与的教师评价基础上,引入家长、社团、政府组成部门的评价,达到发现问题、主动纠偏、总结经验和提炼亮点的目的;以专业性评价与多元性评价相结合,在考察教师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师的特长、品质、能力等多维度的考察与评价。

  3.评价应用

  在绩效考评的基础上,学校为教师量身订制教师发展档案,全程动态的记录教师的发展过程,以年为单位关注教师长期发展的趋势与动态,及时在方向上做出调整与把控。

  四、辐射引领,推进教师的自我超越

  作为常州市新优质学校,学校一直把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作为努力的重点,同时,把实现区域内优质均衡作为己任。作为金坛区与陕西宁陕、石泉结对的项目之一,我校和宁陕城关中学是友好学校。学校通过接纳城关中学的领导、老师来校跟岗学习,细致安排他们的跟岗活动内容,参与学校会议、走进课堂、交流心得等方式,切实保证友好学校的领导、老师有所得。要求我校赴宁陕城关中学的老师要克服困难,积极配合对方学校的工作安排,能在多层面、多领域发挥自己的一技多长的能力,将金坛三中的形象在友好学校更好发挥。作为三中教学片的龙头学校,学校主动和河头中学、指前实验学校结对帮扶。为贯彻落实区教育局《深入推进全区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努力实践“课程共创、项目共建、教师共育、学生共进”,通过谋划教学、德育的统一计划,开展以弘扬师德的系列活动,提升教学质量的学科研讨方式,将面对面、点对点的工作做到具体化、项目化,努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真正实现“课程共创、项目共建、教师共育、学生共进”的美好意旨。

  【建设过程】

  学校“四有”教师团队建设拟培养周期为三年。

  (一)项目论证

  立足实践、精致管理、系列研究(2019年9月——2020年9月)

  研究教师进行专题学习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研究方案,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形成教师自育式学习方略,收集自育式学习方略教学的典型案例或优秀案例;对研究教师的已有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进行中期评估、调整研究思路和归纳总结。

  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行动研究法及个案研究法。

  (二)过程推进

  认真总结、归纳整理,形成成果(2020年9月——2021年8月)

  对团队建设已有研究成果加以归纳、总结与提炼,为研究报告撰写提供丰富、详实的资料;完成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及检测报告的撰写工作;项目结题鉴定;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撰写专著,整理精品案例集。课题经验的深化和推广。

  主要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及经验总结法。

  (三)成果展示

  通过三年的学习,使团队成员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发挥骨干作用,展示学习成果。(2021年9月——2022年9月)

  2021年7月底进行年度终期考核,力求培养目标达成度高,团队成员的发展规划得到实现,能体现成长轨迹。

  【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张五芳

  副组长:周云峰徐俊芳冯剑波

  成员:吴鑫华凌学渊蔡辰刘建强 周萍张俊仙 沈云

  司马丽莉杨丽 徐梅明 郭志平吴银芳吴卫俊

  活动办公室:设在学校教科室

  【运作保障】

  1.加强过程管理。在中小学梯队教师团队运行过程中,加强过程管理。通过专题培训会、座谈会、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定期组织梯队成员开展多形式的业务交流,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融合校本研训。中小学梯队教师要放大其影响力和辐射力,其工作开展,渗透并助推校本研修,实现研修工作常态化。把中小学梯队教师团队过程管理纳入年度常规工作来考量。

  【预期效果】

  通过三年的建设,将从:

  1.知识结构

  专任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有较广阔的学术视野、教育视野,有吸引学生的书卷气。

  能力结构

  努力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学科德育能力、课程设计能力与开发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品格结构

  努力促使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心态、个人品格和专业伦理意识,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

  以上几个方面考量团队建设的成果:

  1. 课题研究。在一个培养周期内,成员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研究有目标、方案、过程、成果。

  2.示范教学。每学年开设区、市级研究课、示范课不少于2节。

  3.论文发表。梯队组成员每年度至少有2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4.荣誉递升。所有成员在三年内,在学术荣誉上有新的晋级与提升。

  本方案结束时,对考核优秀者,推荐进入常州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后教师、特级教师重点推荐对象;对考核不合格者,实行延期培养制度。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方案    下一篇:中学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