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3-05-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研究背景

  “学生时代留在我印象中的语文大概只剩下些生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如果还有什么温馨的记忆的话,那就是我不知从什么地方搜来的《苦菜花》、《青春之歌》等一大摞的地摊书,在我精神最饥渴的时候,它们给了我如甘霖般的滋养。没有意会言传的涵咏咀嚼,没有春风化雨般的美的熏陶,在我最美好的时光里语文课绝不是可爱的天使,倒像是可憎的巫婆。我不知道谁在糟蹋语文,糟蹋这门美丽的学科。”这是当今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肖海洋的一段回忆。她还呼吁“语文,应当诗意地栖居”。她说:“当‘导入-讲授-作业’成为我们的‘老三篇’时,当急功近利的洪流淹没语文的个性时,语文,请诗意地栖居吧!多一点美感,多一点创新,多一点涵咏,多一点从容,超越应试,让这片净土滋养出最有活力的生命。这,也许就是语文教育诗意的本色,关乎生命,关涉未来。”

  我们选择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就是为了创造活力的课堂,创造兴趣的课堂,创造诗意的课堂,一句话,创造生命的课堂。情境教学法用相应的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引发和促进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沟通认知与情感的联系,增强学习效果。情感对人的行为有动力功能和强化功能,对人的认知操作有调节功能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可以发挥其能力的80%-90%,可见,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将是原来的3-4倍。因此,营造充满活力,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语文情境教学法中发挥各种信息技术的功能,并与常规教学手段密切配合,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可以大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情境教学在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我国两千三百多年前的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成功运用情境教学的一个典型案例。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常借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激励学生主动求知。在现代教育界也有不少新的研究成果。如上世纪5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研究成功的“暗示教学法”,我国李吉林老师研究的“情境教学法”等。但是,情境教学的理论还不够成熟,实践也还不够普及,特别是在情境教学法中采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专门研究尚少。这既是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困难,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机遇。

  实施策略是沟通情境教学理论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情境教学更需要相应的实施策略,这是提高各种信息技术的实用效益,发挥情境教学功能的必由之路。怎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恰当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从而使语文课堂真正充满情趣和活力,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本课题研究的另一重要价值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语文应该有如水一般的诗心,有如诗一般的创造活力和优美的意境,是一种既有生命价值的引导,又有师生共同的情感体验与交流,氤氲着爱意的境界。面对各种随手触及的情境,教师应该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锤炼教育机智,张扬独特个性,提高自身素质。让我们“就像飞向火花的飞蛾/甘愿做烈火的俘虏/摆动着的是你不停的脚步/飞旋着的是你美丽的流苏。”

  二、理论思考

  (一)概念界定

  1、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噭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韦志成著“语文教学情境论”)

  语文情境教学的具体特征有:直观形象性;情知对称性;智能暗示性;意象相似性;理论潜在性。

  2、信息时代的阅读能力。信息技术对人们阅读行为、阅读对象、阅读方式带来的变化必然成为21世纪语言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①电子化的阅读能力。电子阅读能力包括多媒体阅读能力,超文本和超媒体阅读能力,基于网络和资源库的检索式阅读能力。电子阅读不仅要求人们具备传统的文本阅读能力,而且要掌握一些特殊的技巧,如多媒体的解读,网络导航的技能等。电子化的文本资源极大丰富,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这对人们批判性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快速阅读的能力。由于信息时代网上信息的发布更加自由、开放、随机,人们所能接触的信息量剧增。在这些信息中,既有大量有价值的,也包含了许多价值不大甚至有负面影响的垃圾信息。因此,信息的快速捕捉能力,筛选能力和鉴别能力必将进一步得到人们的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P292)

  (二)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

  1、直观教学原理。从实践论出发,教学必须从感性认识开始。“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自觉的活动,使学习能在某种感情的驱使下顺利进行。

  2、情知对称原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把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的心理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因素(即智力因素),另一类是情感因素(即非智力因素)。这两类因素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合而言之为情知教学论。情境教学遵循这一原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同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知活动过程,使学生从体验中进一步激发情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此外还有寓教于乐的原理,个性和谐发展原理等。

  (三)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及最优化的要求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主要有六种:联系生活展现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衡量教学情境优化的要求是:

  1、根据学生实际,在教育、教学和发展方面取得最大限度的提高。

  2、为达到一定的结果,花费的必要时间最少。

  3、为达到一定的结果,师生花费的精力最少。

  4、为达到一定的结果,花费的经费最少。

  (四)研究思路

  遵循语文情境教学的基本原则,把握一篇课文情境教学的过程,探究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策略,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

  语文情境教学的基本原则是:认知与情感互相渗透的原则;语言与思维同时训练的原则;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个体参与和群体齐进的原则。

  一篇课文情境教学的过程有四个阶段组成:美读以感知情境;遵路以进入情境;体味以理解情境;触发以深化情境。

  三、研究目标

  1、在全面学习、深入理解语文情境教学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探究有效创设各类语文阅读教学情境的实施策略,着力寻找达到“有效”的关键点,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2、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六方面的策略探究,在努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3、努力提高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教科研能力,在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四、研究内容

  (一)情境教学理论的深化研究。当前情境教学的理论还不够成熟,实践也还不够普及。因此本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在全面学习,深入理解情境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内涵和外延作必要的深化与拓展性研究。当然作为基层学校的一线教师,着重还在于情境教学理论的应用研究,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促进原有理论的发展。例如现在科学界对人的大脑生理机制的研究,发现情感的变化能影响思维水平的变化,积极的情感能提高思维水平,消极的情感将抑制思维水平,这从人的生理反映上提供了知情结合的依据,也为情境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依据。由此可见,广泛涉猎现代科学的前沿阵地,可以进一步丰富情境教学理论。

  (二)有效创设语文阅读教学情境的策略研究。具体分为三个研究专题。1、什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情境?显然并非情境一定就有效。那么“有效”的标准是什么 ?原则上讲“情境”应生动地反映教材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情感,形成情动力。同时情境应有利于引领学生的体验,这就必须挖掘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新情境与其发生共鸣,从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等等。2、怎样创设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情景。这就要结合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对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还要结合教师自身的优势等等全面考虑。3、怎样有效地使用语文阅读教学情境。这里包括呈现时机、呈现方式以及师生活动等等。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具体内容分为六个方面(见前文理论思考部分),每个方面通过实践探究都可以形成一个具体策略。这里重点对“利用信息技术拓展阅读范围”作一分析。语文学习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一个点,课外才是广博的面。为了推动和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本课题研究将专门组织学生文学社与计算机课外活动密切配合,把提高学生电子阅读能力与常规阅读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共同提高。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报章杂志及网络大量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筛选,整理、学习、分析、归纳,每个课题组成员写出学习理论的心得体会,并在实践中不断反复验证,逐步形成本课题组对情境教学理论的新的认识,写出有关论文。

  2、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同行测评法。对创设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在学生、教师中进行调查,及时反馈信息,并进行必要的矫正,逐步达到优化。

  3、案例式研究。课题组成员在探索过程中积极撰写反思性教学案例,让教师讲自己的教学故事,在课堂教学的原野上广泛采撷智慧之花,积累大量的认识成果,既可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又可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

  4、教学实录研究。将某些有研究价值的课堂教学过程录制下来,利用其深入开展后续研究活动,不仅可以加速课题研究的进程,还可以积累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六、保障措施

  1、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配置基本到位,师生可利用的资源基本满足,教学专用电脑平均每个中青年教师一台,学生电脑随时可供50名学生上网使用。各种软件资源齐全,可保证课题组活动的需要。

  2、师生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考核基本全部合格,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达到规定的要求,基本满足课题活动的人员素质要求。

  3、学校有专职的电脑管理人员,并取得了网络工程师的资格证书。

  4、课题组将采取的策略是:充分发挥学校信息技术骨干的带头作用,对重大关键技术问题把好关,为课题组成员的信息技术运用提供及时的优良服务;创造条件,促使每个课题组成员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结合辅导实现“做中学”,组织学生课外计算机应用兴趣小组,为学校文学社培养骨干力量,加速学生信息素养提高。

  5、配合学校分别开展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比赛,促进师生水平的提高。

  七、实施计划

  1、准备阶段:2008年1月-3月,成立课题组,选题,撰写课题设计。

  2、理论学习阶段:2008年4月-8月,课题组学习语文情境教学理论及信息技术整合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写学习心得体会,初步探讨创设有效语文阅读教学情境的方法途径,制订下一阶段的实施方案。

  3、实践探究阶段:2008年9月-2009年8月,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实践探究活动。通过探究形成三方面成果:对情境教学理论的进一步认识;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语文阅读教学情境的实施策略。分别写成相关论文。

  4、反思结题 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总结、反思,撰写研究报告,接受结题鉴定。

  八、研究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有效性    下一篇:《初中语文字词学习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