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3-08-3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学习不光是语法知识的指导,也不是问答题的简答分析,更多地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用读去体验。体验文字里包含的千种情,万种意。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只有有感情地朗读,多读,深度,细读,精读才能提升自己对文本的体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本。这种情感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自得的。一篇课文如果学生能够声情并茂、恰如其分的运用感情朗读,那么说明学生对课文已经理解了,不需要再做烦琐不必要的分析。因此,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就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经常会给学生的朗读要求提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准音,把握好节奏,显然正确和流利的要求是可以达到的,那么怎样读才算是有感情?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感情地把握是否准确?这恐怕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了。那么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入文本,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呢?

  一、示范朗读,正确引导

  不管是诗歌教学还是散文教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文本感情的理解可以更准确,更深刻。那么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情感的变化,教师必须要练好功底,进行示范朗读。示范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朗读,更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情感美,也是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的重要的方法。对于没有朗读基础的学生,简单模仿是最快捷的途径。所以教师激情的朗读是引导孩子们情感体验的一条捷径。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的语气、节奏、音色等,对一些比较难读懂的文章或古诗,可以一开始就以示范引路,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放缓坡度。但示范的时机也可在当学生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比如:“同学们,听了大家的朗诵之后,老师也想试试。”或者说“同学们你们听听,老师这么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听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课文,几种读法中,你们最喜欢哪几种?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

  二、创设情境,入境悟读

  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有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用“情”去朗读。朗读不是简单的把文字转换成声音,照本宣科,而是要用感情去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貌。这种情来自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所体验,从而形成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才能有良好的语感。朗读感悟要用情来读、借情领悟。而情从何来?要做到有情,就必须推己及人,想像自己就是文中的人物,遇到文中所叙述的事会怎样,也就是把自己完全融入到文章中,和文中的人物对话,和作者对话,只有这样才能读出滋味、悟出滋味来。在阅读中,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思想产生碰撞,自然会产生一些个人体验,对于体验中的局限性,我不轻易去否定,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我鼓励学生多讨论,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在朗读感悟这一环节中我经常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让学生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句段反复诵读,再谈感受,学生在阅读中才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如我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就积极的创设情境,通过情景让孩子读出对课文的理解。首先我先让学生月夜下的竹林,疏影斑驳,凉风扫过,随风飘曳,同时加以讲解。清幽的月夜加上老师的讲解,使学生对作品的情感基调有了准确的把握,那就是------美。而且这种美在欣赏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在学生的脸上,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感受倾吐出来,在这样的情境中,再吟诵诗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学生才能真切的感受到诗中语言的美、情境的美,继而抒发出诗人对月的痴迷“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融情于情,物我同一,从而使朗读引人入胜,叩人心扉。

  三、多样朗读,丰富情感

  朗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只有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学生都能有感情的朗读,多练习,多种形式的读是关键。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在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如比赛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配乐读、师生共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学生主体了,积极性也就高了。如:教学《敬畏自然》一课,在训练有感情朗读,理解课文时,我就采用给画面配音的方法。播放课文动画,让学生对照课文给画面配音,尝试做配音演员的乐趣,学生当然求之不得,在轻松快乐中学生读出了文中的美,文中的趣。总之,朗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更换调味品,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尽可能的留多些时间让学生来练读,调动班上每一个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不强加给学生任何情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更快地促进孩子朗读能力的提高。

  四、互动评读,提升潜能

  “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个性富有差异性,对文本的理解就有差异。采用评读,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已的潜能,快乐地学习,提高孩子的朗读能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朗读环节的处理上,大多数是让学生自己体验完成,一般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后,然后以自己的理解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之后鼓励学生互相点评、互相合作:“你觉得这位同学读的好不好?好在哪里?哪里需要改进?”也常对读不好的孩子说:“别人的点评就是对你的最大帮助。读不好没关系,老师和同学会帮助你,所以,你要勇敢的站起来。”通过多种鼓励,互动朗读,学生愿意参与课堂,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同时,我也经常参与到孩子的评读之中,学生第一遍读的不好,就给第二遍、第三遍的机会,直到读好为止。一段时间下来,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评读效果明显。在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竞相表现自己的读,展示自己的读,帮助别人的读。经常还可以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范读,用掌声鼓励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会勇敢地来挑战老师,“老师,我想和你挑战!”,“老师,我想和你比一比!”实践下来发现,评读,使孩子得到了发展,课堂上学生一个个争着站起来,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倾注自己的体会,虽然读法有别,各具特色,但都进入了境界。这正如第斯多惠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个班出现几个读书出色的学生不难,难的是让全班同学能够有滋有味地读书,爱读书,这就不容易了。只要我们教师真正做一个有心人,多指导,多训练,让每个孩子在任何一个机会中得到锻炼、提高,让每个孩子都能焕发出他们勃勃的生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感情的朗读,相信我们的课堂会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

  朗读是学生开启理解文本之门的钥匙,如果忽略了朗读,语文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本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一定要重视朗读习惯的培养和朗读能力地提升。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潜心探究领域。当我们能因文因人而异,把有感情地朗读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之中时,良好的语感,善感的心灵,美好的品质将在朗读中渐渐积聚、凝炼升华,师生将一齐体验语文震撼人心的特殊魅力,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提升学生对文本,对自然,对社会独特的情感体验。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改下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    下一篇: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指导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