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3-11-2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通过有效的儿童诗教学,构建读写结合的桥梁,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材中的儿童诗大多充满童趣,可诵读儿童诗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再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营造书香校园和亲子阅读氛围,通过读儿童诗、画儿童诗、演儿童诗等活动,在听、诵、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适度进行诗歌创作训练,从而找寻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儿童诗; 小学语文教学; 书香校园; 童诗创作; 写作能力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已成为目前语文教育界同行的共识。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是语文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有很多“独门秘诀”,而本文着重探讨通过儿童诗教学的有效性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儿童诗教学为何能够促进写作能力的培养? 具体而言,能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笔者认为,通过儿童诗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从下面几个措施入手。

  一、听: 感受童趣,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让学生听是儿童诗教学的第一步。儿童诗一般都具有音韵美的特征,读来琅琅上口,能立刻被其独具的语言魅力所感染。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听录音或者是现代化媒体播映、听教师范读、听学生朗读等多种形式,多次听或反复听,让学生先从直觉上亲近儿童诗。

  教师每次下达的听儿童诗的任务,都应该有明确要求,如要求听出节奏,特别要注意语言节奏的变化。例如: 教学《我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一课时,首先明确这首儿童诗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梦想: 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歌颂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教学时可把该课的倾听教学作为教学设计的特色。这首儿童诗分为 5 个小节,每一节都押“ang”韵,每一节都有破折号的运用,所以在初听这首诗时,应该要求学生能够感受其音韵之美,体会破折号在声音延伸上的美妙作用。该诗以孩子的口吻传递出无穷的稚趣。第二次听诗时,可要求学生初步感受蕴含在诗中的盎然情趣。第三次听此诗时,要求学生根据诗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放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的特殊感受,启发学生: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并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教学中欣赏名家朗诵,感受诗歌的节奏,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充分感受儿童诗的节奏韵律之美,懂得欣赏。这不仅是激发学生喜欢儿童诗的良方,也是学生创作

  儿童诗的前提。

  二、诵: 大声朗诵,产生强烈的语感

  古人云: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可以看出,多读对学生来说大有裨益。所以,在儿童诗的教学中,作者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读上。不可否认的是,多读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地重复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不需要手把手地教读,而是应指导学生如何读诗,从而使学生掌握读诗的方法,以便于他们独自灵活运用。

  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字音读准,因为读准字音是诵读的前提。如《中华少年》(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通过汉族、藏族、蒙古族和高山族四个典型民族的少年表达其真挚的爱国情怀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诗中生字较多,而且在一些重点意象中还有引申意义。掌握生字词是学生读懂这首儿童诗的前提条件。初次读诗,教师就应该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作为最基本的要求。

  小学教材编入了较多优美的儿童诗,教师在教材研读时要把握文体特征。一般讲,因为诗歌中蕴含的视觉形象与美感之间不一定有直接的呼应关系,所以,诵读时必须要产生联想与想象来实现两者的有效连接,这也是能够迅速拨动读者情感心弦的不二法宝。叶圣陶先生一直倡导在有声朗读的基础上调动读者的所有情感积累,最终达到读者与作者的共鸣以及两种角色之间的融入。好的儿童诗总是在清浅之中寄寓遥远、于拙朴之中蕴藏睿智和机趣。台湾儿童诗人林良把儿童诗称为“浅语的艺术”,可见儿童诗的韵律和表达切合儿童诵读。

  读准字音,不仅能使学生在掌握大量生字词的基础上更快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更重要的是大声朗读,是培养学生情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精确、凝炼的诗歌语言能够在内心产生强烈的语感,对学生锤炼文字、体悟意境大有好处。当学生在创作诗歌或在写作时,能在语言表达中敏锐地辨别语言文字使用的正误与优劣。

  诵读儿童诗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自行反复诵读,读通读懂诗歌,感受事物形象和作者的情感;再诵诗歌,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这样多种方式的反复变换,日积月累之后,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写: 动脑动手,校内体验活动

  究竟听与读有没有作用,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第一标准。因此,要抓住校内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各种可以锻炼的良好时机,对学生的习作能力展开适时的培养与提高。

  如今的校园环境远远不是以前那样的简单,校园也是一个小社会,所以,在学校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读书那么简单。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培养的时候,除了第一课堂,还有不容忽视的甚至效果更明显的第二课堂,特别是当前学校开展的班级读书会。

  ( 一) 第一课堂: 发挥教材例子功能,仿写训练

  教师要相信小学生在诗歌方面无限的创造力,学者林文宝在《儿童诗歌论集》一书中提到: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因此,让孩子作诗,大人不可以去考虑对大人所必要的功利性的事物。儿童诗的仿写关键是保护儿童表达的童趣和诗性。

  课堂上教授了一首儿童诗歌,学生也通过听、读,激发出他们内心的“诗情”,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考虑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儿童诗“创作”了。当然,在刚开始的时候,不必提太高的要求,能够仿照教材中的例子,形似神不似也可称为“诗”。在以后的教学中再逐步地教给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等表达手法,借助象征的手段,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之进一步提高。如同样是教学《我想》这一首诗,就可以让学生模仿此诗,仿写一小节,表达自己对童年的怀念和赞美之情。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写诗,不仅再次体会到诗歌的妙处,而且体会到当一名“小诗人”的快乐,渐渐不再怕动笔。

  ( 二) 第二课堂: 搞好综合实践学习,汇编儿童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有一个主题为“轻叩诗歌大门”的综合性实践学习单元,在这组综合性学习中,要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笔者在指导实习的时候,幸运的是所在班级刚好要学习这一单元。于是指导实习生如此安排教学活动: 先发放“诗海拾贝”( 教师课前准备的资料) 的诗歌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给自己搜集到的诗歌分类,如: 国外的、李白的、描写春天的等; 接着开展了一次“悠悠诗情漾作者”的诗歌品鉴主题班会,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角度欣赏并向大家推荐一首搜集到的好诗; 再然后就是展示自己创作的诗歌,这些作品中也有许多精彩的亮点,让笔者惊叹学生无限的创新力。现将其中的一些作品摘录如下:

  作品节选1: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

  作品节选2:

  蝴蝶为花醉花却随风飞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蝶呀蝶呀满天飞蝶飞蝶落泪

  不得不为这些未来的诗人叫好! 一个很明显的实证: 这些文笔非凡的“小诗人”写起作文来也是妙语连珠,让许多老师都赞叹不已。

  这个单元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写一个活动总结,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之后,将过程完整记叙并突出重点写出来时,没一个学生叫苦喊累,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每一个学生都写得得心应手。

  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再次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对祖国璀璨文化的自豪,也同样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活动总结,是一个对小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考验和训练。

  四、创: 适度创作诗歌,记下创作体验

  当学生学习了许多诗歌之后,会萌发出一种自己创作诗歌的想法,产生一种像诗人一样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欲望,这样就从写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发展为自己写作倾泻出自己的感悟。这时候,教师应该正确顺应学生的兴趣指向,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写诗环境,鼓励学生学诗写诗的热情。

  语文教材选编了一些优秀的儿童诗,每册都有五六篇儿童诗,这些儿童诗歌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语句简单,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非常喜爱。进入三年级,学生有了初步的阅读和写作基础,课本中的很多儿童诗歌后面都要求学生仿写其中的段落。可见,儿童诗歌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适度创作诗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注重策划儿童诗创编活动、营造和谐的写作氛围、适时归纳出创作经验,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如在教学儿童诗《问银河》( 北师大版第二册)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儿童诗创编活动。教师可设置如下活动情景: 一个玻璃瓶里有一群蝌蚪与几根水草,请仿照课文中儿童诗的句式和结构,创编一首儿童诗,此类儿童诗创编活动可放到三年级或四年级,而不仅仅是低段的仿说训练。教师在创编活动中确立写作目标: 通过仔细观察,找到描写的题材,愿意习作; 发现题材的趣味,乐于习作; 模仿诗歌的语言,善于习作; 通过仔细观察,培养热爱生活的的良好习惯,为当堂创编儿童诗,确立写作的方向。

  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儿童诗创编应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教学活动中进行。在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下,师生共同创作儿童诗《问蝌蚪》,从生活中找到了“蝌蚪”这个触发点,设计创编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前引发一连串思索、议论与即兴表达。这使得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成功地达成了创编儿童诗的活动目标。

  虽然从外形上看,儿童诗充满童趣和无限的想象力; 但是,它对语言文字能力的表达、形式的结构体现、手法的灵活运用以及意象材料的组合排列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语言要概括凝炼,情节不能太散乱,表面现象往往要蕴涵深意、蕴涵所要传达的信息以及要抒发的情感等,这些都是要学生对生活观察、分析、再分析,根据需要进行提炼、概括、归纳,重新组合。这个过程,不仅考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还提高了学生整合篇章的能力,同时还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恰当发展。

  适度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注重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的写作氛围。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作为创编儿童诗的对象,引导学生观察、表达,教师适当进行表述点评,把学生的口头表达整理在黑板上,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接受新知的同时,激发学生创编儿童诗的兴趣和自信。

  诗歌创作之后,写下自己创作诗歌的过程及感想,这又是一个思想整合的过程,学生在整合中锻炼自己以不同的文体抒发自己感悟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并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版) 的一个核心坐标为: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近几年,围绕训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有关文章和教学实践异彩纷呈、热闹非凡,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不乏有益实践探索。为了给一线教师以有效启示,应该思考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凸显文体特点。因此,在儿童诗教学中,紧扣文体的情韵和语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活文字,激发学生真实地表情达意,呈现学生天然的诗性表达,让儿童诗教学水到渠成,成为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有趣的路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儿童诗阅读教学探微    下一篇:浅尝诗味,培养诗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