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高中新课改:培养"高考成功者"变"合格高中生"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黑龙江省即将进入实施阶段的高中新课改,实施改革的“操作者”——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各高中学校,正紧锣密鼓地做着前期各项准备,确保这项事关全省高中生及无数家庭未来的“新事物”走在正确“航道”上。作为课改的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高中学生和家长,也密切关注着课改的“一举一动”。那么,被教育人士称要“平稳过渡的”高中新课改究竟有哪些变化?教育领域各方正在做哪些准备?教师、学生、家长对新课改有何新看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新课改四大变化】

    “走班制”让高中“大学化”

    变化:实施新课改后,高中学生将根据需要,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夹着椅垫、背着书包每天穿梭在不同教室里“走读”,像大学生一样,与不同的同学去不同的教室上课,将成为今后高中生学习生活的一道奇特风景。

    解读:新课程分为选修课、必修课两部分,鼓励学有余力或希望多方面发展的学生修习更多的选修课,获得更多学分。按要求,学生在3年中选修学分要在28学分以上,总学分达到144分方可毕业。高中三年将以行政班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开展教育活动。学生进行选修模块或根据自己兴趣进行学习时,再编为教学班开展教学,双轨进行。

    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化课表

    变化:以往高中实行了几十年的“统一”课程表将结束使命,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课程表,两个完全相同的课表将很难看到。

    解读:“学会选择”是进入高一新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实施新课改后,一个学校的选修课可能达到十几门,甚至数十门,学生可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特点选择要上的课程,这是新课改带来的最重大变化,因为选择多种多样,大家的课表自然就会千差万别。

    评价学生方式丰富多彩

    变化:成长记录手册将取代过去的成绩单,高中生也像中小学生一样有了自己的成长记录。文艺素质、科技创新、实践能力都将由分值或等级形式在记录里体现,单纯以分数衡量一个高中生的评价方式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解读:学校将以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为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学生的思想道德、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发展将成为评价重点,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考有望实现省内自主命题

    变化:据透露,2010年高考,黑龙江省将不再参与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省招考部门将结合高中新课程改革,出台与之配套的高校考试、招生改革方案,实现高考自主命题。黑龙江省首批进入新课程实验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将使用基于新课程的高校招生改革方案。

    解读: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今后,高中课改要使“培养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与“培养高考成功者”的目标分开。新课改引入的全新的学生评价体系,使素质教育成为可以进行考核的硬指标。

    【新课改准备动作】

    教师培训:注重“实战”演练

    为应对新课改,促进教师尽快转变教育观念,与新课标对接,目前,全省涉及16个学科的近万名高中骨干教师已接受了关于新课程的培训。哈尔滨市去年暑期已率先对首批1100名高一教师进行培训,并将用5年时间,对全市普通高中高一至高三学年全部学科的全员教师进行培训,力争培训1.8万人次,高中教师今后要持培训合格证上岗。

    据市教研院教师岗位培训主任高爱玲介绍,为减轻教师负担,哈尔滨市还首次采取“研修一体化”的培训方式,把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相结合,为教师提供“一站式”服务,突出“实战”训练。教师培训中突出了对课程设置和选课指导的讲解,使教师尽快进入角色,了解、掌握、融会贯通新理念、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

    教材选定:“新面孔”教材已初步审定

    高中新课改最大的变化之一是教材将全部换成“新面孔”。据介绍,改革之后的课程与教材将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培养,突出“选择性”、“探究式”和“多样化”。

    据市教育局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哈尔滨市新课改教材(主要是语文数学、外语等8个高考科目)已初步审定完,正在报教育部批准。据悉,此次新教材审定由省里统一组织,来自全省13个地市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一线骨干教师、家长等组成各自的教材评选小组,全部被封闭一周,在听取各出版社推介、投票、专家论证等程序后,结合实际,从来自全国35家出版社的高中教材中选出了满意的教材版本。

    实施保障:及时出台各项配套政策

    新课改后,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都将面临严峻挑战:薄弱学校有无场地、设备、师资等开起、开足选修课,各校是否为新增设的技术、艺术课目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此外,不同地区、校际间教育资源、设施的不同,所能开设的选修课差别甚大,学校还要面临重新配置、整合原有资源的问题。

    为保证新课改顺利进行,省市教育部门已开展先期实验研究,以便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9月1日开学前,黑龙江省将制定出台一系列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督导评估、招生考试、条件装配等政策,从政策上保障课程改革工作的实施。

    【新课改面临问题】

    教师压力大怕与高考对接不上

    高中新课改给高中教师们带来了巨大挑战,与当年参与初中新课改的教师相比,他们可能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教学理念、课堂内容虽然变了,但牵动千家万户的高考“指挥棒”仍未变,这个“指挥棒”今后究竟往哪儿指,现在谁心里都没底。据了解,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内的师生互动、探究式学习,特别是设置的选修课存在很大的弹性,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关注、学习和研究新知识、新问题,因此压力和挑战是巨大的。

    “教学与高考该如何接轨?”这是现在许多高中教师心中最大的疑问。“究竟今后高考要怎么考,还没有出台具体政策,所以我感觉心里没底,怕在教学中偏离了高考”,一位参加新课改培训的高中教师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据市教研院高中教研部主任姚书元介绍,目前,新课程理念早已在哈尔滨市部分高中教学中逐步渗透。为解决教师在将来课堂上的困惑,教研部门已采取同步教研、超前教研的形式,成立骨干、名优教师教研中心组,对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作业等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对一线教师进行有力指导,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疑难问题。同时,将推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所带来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的亮点。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任何形式的全盘否定和兼容并蓄,都是不符合辩证法的。所以实施新课程,必须认真领会新课程的理念,正确处理好传统与创新,否定与继承的关系。

   

  一、正确理解新课程的含义,走出对新课程认识的误区
  新课程是指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展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项改革将彻底“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现状,改变旧的教育理念,改变教材繁难偏旧的现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以及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使得我国基础教育朝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但是,新的课程改革开展几年来,许多教师对于新课程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甚至有的教师错误的认为,新课程即是新教材。这一认识,极大的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急需要我们澄清认识,明确新课程的真正内涵,使得新课程改革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事实上,新课程不单是指新教材,还有新的课程标准,更重要的是新的教育理念。学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科学研究的中心,课程是经验,教材是范例,教室是实验室,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构建的活动,教师即研究者,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家长是教育伙伴等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新理念,都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的学习理解和特别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深入地推动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二、明确新型的师生关系,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不是旁观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的关系,同时又是平等中的首席,要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把教学定位为交往,强调师生交往、生生交流,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以及现实中的“特殊认识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广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始终处在主导地位,指导学生开展学习。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必要的分析和训练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体验和反省,突出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把学生看作是非常具体的、历史的、有个性的人。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新课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感悟。教学上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但也反对教师堂堂不讲,只让学生盲目肤浅的感悟体验。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必要的分析和训练。对学生易于感悟的讲一句也是多,对学生难以感悟的讲千句都嫌少。一切为了学生着想,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必要的分析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已经(易)掌握的,不训练也罢,而对于学生没有(难)掌握的,则非训练不可。
  四、三维目标齐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我们知道,在人所拥有的知识结构中,有显性的知识,也有隐性的知识。前者以概念、命题、原理、原则、事实来表现;后者以情感、态度、价值、信念、习惯等来表现。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体现在“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上,也就是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人文性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培养。要知道,离开了人文内涵,语言的躯壳则衣不附体;离开了语言的外壳,人文内涵则无衣附体。新课程特别强调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相统一,正是重视三维目标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学科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关注知识目标的完成情况,而且还要重视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完成情况。要做到三维目标齐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五、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随着学习化创新型社会的到来,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使之能够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应对挑战。于是,走向自主创新学习,便成为新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教育专家庞维国对新课程目标下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这样解释的:“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程度学习策略上的会学,是建立在立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更通俗一点说,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但这是理想,就当前而言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还需要老师及时有效的指导,不能流于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地释疑点评,对学生讨论交流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给予补充讲解。这种自主学习的课堂形式,看上去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实际上是对教师的知识、能力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势必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培养,重视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
  第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当紧跟新课程实施的步伐,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理念,正确认识新课程理念,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努力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顺利地进行下去。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诗歌教学的一点体会    下一篇:加强课外写作,提高语文素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