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让阅读理解与语言实践比翼齐飞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让阅读理解与语言实践比翼齐飞

实验小学

内容摘要:

阅读教学除了要让学生得到情趣和理趣的滋养,丰厚其精神世界,更要让学生在经历言语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提升其语言的实践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阅读教学经验,撷取鲜活的教学片断,坦呈了在阅读教学中,凭借文本,让学生的精神与言语和谐共生、比翼齐飞的动人案例。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理解   语言实践

 

在课程改革逐步推进、日益深化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正经历着传统与创新的相互碰撞与交汇。审视课堂,隐约发现语文教学又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教学目标严重地倾斜于思想内容理解及人文素养培养,忽略了“学语言” 这一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导致语文课“语言学习”的缺失。

诚然,通过引导学生品味、感悟文本语言,理解文本内容,使学生受到情趣和理趣的熏陶、感染,得到价值观的引领,构筑起丰厚的精神世界,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它也应承载起学习语言的任务,让学生掌握从文字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规律和方法,促成学生的语言向高层次发展。两者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以课文内容作为语言实践的素材,把语言形式的学习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解得春风可化冰——在解析文本内容时进行语言实践

 

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对于教材的理解能力就有所不同。一些内涵深刻、文字意味深长的课文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理解尚有一定差距,因此,可设计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1、填补空白:作者常常运用“空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自己。教学时,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填补出这些空白,这是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如国标本苏教版第七册《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这是普罗米修斯因盗火而受罚的语句。教学时,我这样引导:请同学们边读文字边想象,在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交流后让学生填空补白:

 夏日炎炎,烈日炙烤,他__________;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他__________;
         雷电轰鸣,暴雨抽打,他__________;
         漫漫长夜,铁链紧锁,他__________;
              ……

        这样抓住重点词语的丰富内涵及时补白,披文入境,让学生充分体验人物的处境,感同身受,既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2、替换原文:有些课文叙述内容深奥,难以理解,通过对原句进行创造性替换,可以使学生领悟文章的内涵。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国标本苏教版第八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练习:在学生认真解读了樟树的外形特点和精神内涵后,联系师生课前搜集的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分别用上刚刚学到的赞美樟树的关联词“尽管……总是……”、 “只要……就……”来赞一赞宋庆龄。赞颂樟树不是课文的写作目的,赞美人才是课文的主旨所在。该老师设计的这一训练,不但使在文中对表达中心起关键作用的三组关联词及时得到迁移运用,而且在树与人之间搭起一道桥梁,远比空谈大道理,或者生搬硬套来得巧妙和自然。

3、显化情感:我们总认为“情动”是“辞发”的先决条件,其实在写的过程中二者常常是相伴相随的,或是互为因果的。因而,我们有时可以借助以课文内容为素材的练笔,让文章内蕴的情感涌出纸外。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诺贝尔》第八、九自然段具体详尽地描述了诺贝尔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亲自点燃导火索”,在“火星已经接近炸药”时“双眼仍然紧盯炸药不放”,最后爆炸声“震撼着大地”,当人们惊慌地以为诺贝尔“完了”时,满身鲜血的他却“冲出浓烟”,高呼“成功了”。对于“炸药即将引爆,诺贝尔为什么还不跑开,却‘紧盯’着?”“‘浑身鲜血’的诺贝尔为何还那么兴奋?”学生往往无法理解。教学时,我先指导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充分走入情境;然后,让学生针对诺贝尔的奇特表现进行质疑;接着再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回到全文中默读思考,走入诺贝尔的内心;最后又以诺贝尔的身份用几句话写出他当时的心声。在写的过程中,学生对诺贝尔为造福人类全身心投入创造发明,连个人生死都不顾的献身精神心领神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因而对诺贝尔的伟大人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4、活化形象: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国标本苏教版第十册《二泉映月》一文中,作者对阿炳“坎坷”的生活没作具体的描绘,而它又是学生理解二胡曲《二泉映月》内涵的基础。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委婉悲怆的《二泉映月》声中,依托文本语言,插上想象的翅膀,写出自己“见”到的阿炳坎坷生活的多种场景:或者在风雪、酷暑中卖艺度日,或者因“瞎”带来的诸多生活不便,或者倒在病床却无人料理……由此,学生建立了“坎坷”一词的内心视像,更走入了阿炳的内心世界,听到了他“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采得百花酿佳蜜——在内化文本言语时进行语言实践

 

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语句,如何让范文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笔者认为,既要注意“学文如聚沙”的渐进性,又要注意“反复习染”的有效性,可以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活学活用课文中一些富有表现力的生动语言。

1、移用:如教学国标本苏教版第十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文中“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这句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动作模仿、情感体验的方式品味“轻抚”一词使用的精妙,又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说话,将这一词语移用到别的情境中去:“柔和的春风轻抚着……”、“蓝蓝的海水轻抚着……”、“老师温暖的手轻抚着……”。这样品味词语与运用词语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感悟与表达能力。

2、改换:如本校一位教师教学国标本苏教版第十册《爱如茉莉》时,根据文本“细节处处见真情”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灵活调用文本语言,编成了爱的小诗——“爱是一碗热腾腾的饺子”“爱是紧握着的双手”“爱是费尽心思编织的美丽谎言”……同样的题材,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合理的创造性表述,不但提升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主动内化语言的积极性。

3、创编:如国标本苏教版第十册《望月》一课,小外甥很会幻想,他把月亮想象成了“天的眼睛”。教学这一部分时,我让学生画出描写小外甥想象的语句,然后把这些散落在文本中的文字串联起来:“月亮像什么?/像眼睛/天的眼睛/它喜欢看我们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学生读着这诗化的语言,得到了情和理的享受,模仿创编的意向非常强烈:“月亮像什么?/像蒙着面纱的少女/开始/她非常怕羞/只露出细又弯的眉毛/渐渐的/她胆大了/悄悄把面纱往下拉/露出圆圆的/甜甜的笑脸”。国标版的很多课文语言特别优美,教师可对其进行创造性改编,当这些语言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对他们则是一种强烈的美感震撼,并能迅速转化为创编的热情,在这种积极的消化吸收、积累运用中,语言变“活”了。

他山之石可攻玉——在体味文本写法中进行语言实践

 

课文是学生学习的范本:文中常有一些比较典型的,且在写作中常运用到的句段连贯方式,可适当让学生迁移仿写;课文的对话描写、抒情写法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往往也是学生模仿迁移的范本。

1、模仿典型结构:

对于文本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总分、分总、概具、因果等典型段落结构,教师要经常让学生进行段落的仿写训练,这样,学生不但会很好地理解段落的构成,同时又能自如地选择各种段式的写法进行写作。如一位教师教学国标本苏教版第五册《东方之珠》第三段时,理解感悟此段文字后,先引导学生总结写作特点:① 总分结构。② “有的……有的……有的……”句式的运用;再出示两幅画,给出重点句,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一幅画,进行模仿练笔,用上“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然后让学生当堂动笔进行仿写。有学生观察后写到:

小动物们玩得真开心。它们有的用自己长长的鼻子卷住小巧玲珑的铃铛,使劲地摇着,铃铛不时发出一阵阵悦耳的铃声;有的蹲在秋千上,双手扶着绳子,使劲地晃动着身体,秋千在高空中荡来荡去;有的在水中悠闲地向前游着,还不时地和别的动物说着悄悄话……

学生对这一类作文,普遍感到难度较低,有“文”可依,可以模仿课文的写法同时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再创作,而且在仿写课文片段的基础上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领会课文中语言文字的魅力。

2、学习观察方法

    小学生观察的特点是:观察对象多,观察背景少;笼统观察多,仔细观察少;无顺序观察多,按顺序观察少。针对以上这些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观察方法并通过语言实践去运用是非常必要的:

●按顺序。在教学国标本苏教版第七册《燕子》第一自然段时,我就在最后环节引导学生边读边总结作者对燕子外形的观察顺序:由整体到部分,向学生渗透这种观察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这种观察方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在以后的习作中,有学生甚至能灵活地运用这种观察方法来写自己母亲的外貌:“高高的个子,一身时髦的装束,一头卷曲的短发,总是面带笑容,这就是我开朗又热情的妈妈。”

●抓重点。凡事都有主次之分,在观察事物时应遵循事物的规律,根据事物的特点重点观察。如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金蝉脱壳》一课中,金蝉脱壳的过程作者描绘得细致、生动,特别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抖动”、“伸着”,已出壳的上半身“仰”、“扑”,再用前脚“抓”,“抽”,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教学时,我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动词,并进行动作表演,体会作者抓住细节进行观察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种小动物,重点观察它的动作,模仿本课写法,写一篇观察日记。

经过训练,学生就能逐步掌握观察的方法和规律,他们认识事物、社会和自然以及分析事物的能力,也会从中不断得到提高。

3、体悟多种写法

知识与能力是学生在不断阅读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典的段落,如富有特色的开头或结尾、生动的对话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环境描写等等,更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积累”。

如国标本苏教版第十册《大江保卫战》中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众多英雄抢险的群体场面,第四自然段着重写四连连长黄晓文的铮铮铁汉本色,这样点面结合,全面具体地反映了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这是进行语言实践的训练点,学生通过对两块内容的比较,了解了在对人物众多的场面进行描写时,可以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全面具体反映事情的真相,生动表现群体人物特点。为巩固这一写法,我又让学生联系刚刚举行的运动会进行练笔。他们有的先写运动员们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几个“点”进行具体细腻的描绘,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与动员们的飒爽英姿;有的则更关注运动会的气氛,先从环境布置、音乐渲染、大家的表现展示运动场上热闹又紧张的场面,再通过重点写其中的几个场次的比赛来充分展现比赛的激烈……就这样,在模仿、运用过程中,“点面结合”的写法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活化”了。

确实,积累的知识若是在头脑中长期不使用,这些知识也就成了静态的、消极的知识,失去了积累的意义和价值,只有不断将其变成动态知识,才会在运用中焕发活力。所以,每次学生从文本中学得方法,我总是尽量让它“周转”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更能获得丰富的语言材料,掌握多样的“语言模板”,极大地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实践应是活化的、优化的实践,不是那种单调枯燥的机械训练,而是在教师的教学情景创设下,融进了文章情感和内涵、包含着学习主体者对学习浓厚探究兴趣的语言实践;是要紧贴文本的地面行走,在言语的丛林中穿行的语言实践;更是能让学生的言语世界与精神世界齐飞的语言实践!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141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语言文字训练导引》之《词句内画方法》第58、59页(广西民族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例谈中年级阅读教学片断中读写结合的训练    下一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低年级语文作业的设计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