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呼唤语文教学的文本的回归——对现代多媒体条件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呼唤语文教学的文本的回归——对现代多媒体条件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湖南省安化二中  夏新国

无庸置疑,现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中学语文课堂更丰富、更生动、更艺术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但是正如任何事物一样,如果处置失当,就容易走极端。时下语文教师由于过份地依赖多媒体,导致了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根本——文本的轻视。有些教师没有真正切入文本,即使有,也是解读视野狭窄,解读方法单一,解读程度浅显,而且越是经典文本,这种状况越严重。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维与审美的能力就无法得以提升,无法真正欣赏到优秀作品的魅力。

重形式而轻内容

笔者担任多年的备课组长,听课自然多了些,时下一些语文课,甚至是公开课,课上得丰富热闹,有图像有声音有文字有拓展,热热闹闹,风风光光。但我总觉得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根本没有对文本作深入的解读。语文课是不能丢失文本的,幼稚的热闹掩盖不了本质的虚空。

有一次我听同组的老师的一节课文课《项链》,课堂不可谓不热闹,教师先是播放了《项链》的故事情节,学生观看。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故事情节,再分析女主人公的形象,最后探讨小说主题。课后我请该老师来听我同样内容的一节课。我首先请学生阅读小说中关于路瓦栽的描写,看看这是怎样的一个男人?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很快搜集到了这样的信息:

(1)面对妻子的不满,他没有抱怨,更没有责备。

(2)想方设法讨妻子的欢心,为妻子弄回请柬。

(3)为了妻子有漂亮的衣服,他把预备买猎枪的钱拿了出来。

(4)妻子在狂欢,他却在一间冷落的小客室候着。

(5)妻子跳舞出来后,他把从家里带来的衣服披在她肩上。

(6)怕她着凉,特意为她叫了一辆马车。

(7)妻子丢失项链后,他没有丝毫责备,而是立即去寻找。

(8)当经过一夜努力没找到时,他毅然决定赔偿。

(9)为偿还债务,他把父亲遗留的一万八千法郎拿了出来,他开始借钱,他签了好些债券,订了好些破产的契约,他顾不得后半生的生活了,冒险到处签名,他一到晚上就给一个商人抄写帐目,常常到了深夜还在抄写五个铜子一页的书稿。

通过对以上信息的整理,同学们的心灵触动了。他们给予了路瓦栽最真切的评价。是啊,这是一个细心、体贴、宽容、坚韧、勤劳的男人,他用他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沉重的岁月,他用他最真挚的爱,体谅和呵护着妻子。他急妻子所急,想妻子所想,无怨无悔,省吃俭用,勇敢地承担起偿还债务的责任。他理解妻子的焦虑和恐惧,他把人世间最平凡最真挚的爱给了妻子。正是因为他才使得妻子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同时也让她真正懂得了爱的含义,幸福的含义。这样的男人即使放在今天的背景下,也仍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也依然会潮湿着人的心灵。

由此我和学生搜集玛蒂尔德在丢失项链后所表现的信息,对这个颇受争议的女人进行重新认识。项链丢失后,尽管玛蒂尔德心急如焚,如大祸临头,但当找不到时,她想的依然是如何按时还上,要守信用。面对可怕的灾难,她虽然处在又惊又怕的状态中,却从来没有过不良的念头,如懒着不还,买个假的还上,逃之夭夭,靠堕落还债。而是恪守道义,默默承受。她迟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干一切粗笨活儿和厨房里杂事。10年辛苦劳作,他学会了吃苦耐劳,勤勉节俭,心态逐渐变得平和舒展,她放弃了虚幻的梦想,在艰难的环境中寻找生活的价值和快乐。学生丢弃了最初对玛蒂尔德的鄙视而带着赞赏的眼光重新审视一个诚信坚韧顽强的新女性。

这样我的第三个问题:“丢失项链”这件小事,对玛蒂尔德是幸还是不幸呢?就迎刃而解了。因为玛蒂尔德懂得了真爱,因为玛蒂尔德学会了真正的生活,感受到了一种足以自豪的天真的快乐。丢失项链作为她命运的转折点,完成了她性格渐变的过程,也是她返璞归真,战胜和超载“原我”的过程。

这样的文本解读,不仅提高了学生欣赏水平,而且对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没有自己的思想

教者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注重对课件的东拼西凑,缺乏对文本的钻研,因而显得生硬、浅溥、不流畅。一节语文课,教者没有融入其中,没有明确的思想主宰整个课堂,没有寻找教学的突破口,因而显得散乱。没有教学个性的语文课堂,是没有生命美感和张力的。突破口是一石激起千重浪的地方,是理解全文的一把钥匙。我在执教《刘和珍君》一课时,通过对文本的钻研,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有的学生答出了“感情”,我进一步启发,“是什么样的感情?请说明确”。有学生说出了“愤怒的感情”,我说只有愤怒吗?学生进一步补充,还有“悲痛”。于是我们找到了“悲愤”是全文的线索,也是全文的突破口。我请学生找出文章情感脉络的语句,于是学生阅读文章,整理出了以下信息:

(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3)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4)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5)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6)鸣呼,我说不出话。

我要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情感,作者为什么要说?又为什么无话可说?要学生到文本中去寻找理由,通过解读学生说出了为了悼念爱国的青年,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为了揭露反动派的暴行;为了痛斥反动文人走狗;为了唤醒庸人。所以作者要说要写文章,无话可说是愤怒到了极点,作者面对的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权势集团,而是整个落后的沉睡的麻木的社会。于是我们分别寻找相关段落,朗读解读,体会鲁迅先生的情感。

三、学生成为了观众

由于教师没有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没有去解读丰富生动个性化的语言,而只是带领学生欣赏多媒体的图片,流览课文的大致内容,阅读多媒体展示的拓展内容。学生的思维没有激活,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切实提高,学生完全成为了观众。

我曾听一个老师上《林黛玉进贾府》,学生就是看和听。第一节课是讲作者和家族兴衷史,放影片,第二节课讲宝黛爱情,教师讲兼放影片。第三节课讲王熙凤性格和一生主要事件,教师讲放影片。这样的课,教者完全是丢弃了文本,而上成了讲座课。其实,越是精典名著,越要深入走进文本,让学生从文本中去感受语言的艺术魅力。

     

我在讲王熙凤这个人物时,我要学生首先阅读有关王熙凤出场的这段文字,然后设计如下问题:

王熙凤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她是以怎样的形式出场的?

在规矩众多,等级森严的贾府,王熙凤为何如此“放诞无礼”呢?

观察王熙凤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众多女眷为何只让王熙凤如此着装呢?能看出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

作者是怎样描写王熙凤的容貌的?你能从中看出她的一些性格特征吗?

品读王熙凤赞美黛玉的话,有一石三鸟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你从中看出了王熙凤是一个怎样的人?

品读王熙凤回王夫人的话,体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征?

请你总结一下王熙凤形象,为她打上评语。

通过这样的解读,王熙凤的性格和形象,就跃然纸上了。于是学生理解了 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为什么到现在都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真正的语文教师,他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对课文情节语言人物的解读,去触摸文学大师的思想,去同大师进行心灵对话,去感受精典作品的艺术魅力。语文教师要带着很丰富的感情来上课,并且把这种感情倾注到课堂上,他会用他的语调,他的表情,他的语言来让学生感觉到他所在传达的情感。

作为语文教师,我绝没有否定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自己也使用多媒体教学。但我只想提醒广大的语文同行,多媒体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它绝不能代替对文本的解读,我们在重视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千万不要丢弃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文本。

 

                                                    2007年5月


 

对中学德育工作的深层次思考

安化二中   夏新国

 

    笔者认为,用“疯’来形容当前的中学教育一点也不过份,尽管素质教育喊了好多年,但是由于高考指挥棒作用,仍然是应试教育在统治着校园.一切为了高考,高考便是学校的一切,成为了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分数不仅是学生的命根,也是家长和学校的命根.学生从早到晚都被正统的教科书包围着,学生成了吸收现成知识的机器.学生的个性发展,精神追求,都被残酷地剥夺了,以致造成了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严重滑坡,甚至人格扭曲,道德沦丧的令人痛心的局面.从浙江金华中学生徐力杀母,到中央音乐学院的大学生陈果自焚,从北京的14岁孩子残忍的杀害同学的妹妹,到江苏徐州的违纪学生疯狂地砍死校长的四位亲人,一系列令人发指的案件让国人震惊.至于中学生中情感自私冷漠,缺少同情心和爱心已是普遍现象.中学生早恋现象直线上升,学生厌学逃学出走正成为人们头痛的事件,暴力事件充塞校园.而对这些现象,我们不禁要问,我们今天的教育究竟有没有深入到孩子的心灵?我们的德育工作究竟怎么了,中国的明天该怎么办?每一个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都要沉下心来反思,总结,探讨。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学德育工作作些深层次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

校长是教师的教师,他应该是一所学校最有学问的人,他更应该是一位道德高尚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一位优秀校长的人格应该是高山仰上无法估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会日益清晰地化作一座永远值得怀念的人格丰碑,化作永远滋润校园的美好的精神营养。  因此,校长应该是一校之“魂”,  正是因为这个“魂”,学校才显示了生命的蓬勃生机.因此,校长一定要有适应时代的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要着眼于教育的明天和未来,着眼于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只有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坚持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生命性”原则,真正实现“爱心教育”,让爱满校园,让全校师生在校园里过得更好,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好,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品位,教育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教师队伍的高素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

1、阅读教育专著,提高教师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素质,那么教师的素质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观念如何才能转变,或者说,和时代相通的先进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的改革思想,  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哪里来,组织教师读书是最好的办法。阅读教育专著、名著,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名师培养工作的基础工程.学校要舍得在这方面花钱投入.阅读不仅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品位.教科室要精选印发一些高质量的教育论文供大家学习浏览,要建立定期教师学习制度。学校还可以请一流的教育专家来学校讲学,让教师直接与大师、名师对话,还可同省内外著名中学建立友好关系,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广大教师的这种读书要提升的核心是教育的爱心和社会的良知  这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 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只读教材和教参的教师,永远也成不了优秀的教师。

    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和风尚,教师的读书和爱好,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

    2、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学生最不满意那种盛气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师.他们欢迎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欢迎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欢迎促膝谈心的气氛,他们希望教师是引导者,是唤起者,是自己的朋友,而不希望教师是强令者。监督者,是自己的“先生”,在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和学生有一种平等的沟通,一种平等的探讨,现代教育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尊重、合作。  

    要求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有尊重,才能平等沟通,坦诚合作,我们的教育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太多的教师喜欢以“先生”自居,喜欢用“强制命令”,喜欢充当“警察”的角色,造成丁学生与教师的隔阂与对立,学生与学校的隔阂与对立,激发了学生的叛逆思想。

    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言和温馨的环境,学生在成长的过程,偶然的错误和闪失,都是正常现象,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作他们心灵的引路者,要给他们改正错误留有时间。

    然而我们的教师喜欢用训斥。体罚、喊家长。威胁甚至处分来威慑学生.其实,谁没有过青春年少?谁没有过学生时代?即便是我们的教师,偶尔也有背离道德的言行,更何况是我们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呢?在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中,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   

    美国的教育心理家盖杰和佰令纳在《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对于教师来说,表扬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动机的方法。”他们还说“有时  教师忘记了他们对学生的评论是多么重要,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从不对学生讲一句好话,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的.”这些对那些只会充当警察角色的教师不是最好的忠告吗?  “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的尊严,只有生活在鼓励中,学生才能学会自信、自尊。

    3、实施爱心育人,让爱充满校园。

    “爱心教育”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要把“爱心育人,爱满校园”当作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最重要的奠基工程来抓;拥有爱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一支拥有爱心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要在全校消除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学校要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及时公告(用快报的形式)体罚学生现象和爱心育人的典型事例,推动学校爱心工程建设.第二,规定开学一个月之内,班主任必须和班上的每一位同学个别谈心,要了解每一个同学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学习基础、兴趣爱好,特长本领,更要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个性情感、理想追求等等。第三,提倡在全体任课老师中开展“点名达标”的活动,即在规定时间叫出全班所有同学的名字,进而能说出特点,全面了解.倘若什么时候,一个老师能对着一个学生的背影叫出他的名字,那么就有了做优秀教师的资格.这样做,促使我们的教师尽快地融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心灵的访问者,用爱去点燃学生心中的激情,让他们感到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是他们一生中最难忘最快乐最充实也是收获最大的一段时光,并产生对你道德上的折服,情感上的依恋,人格上的崇拜。

    4、建立新型的“质量观”,对学生一辈子负责。

    传统的教育质量观只关注学生的“点”,那就是学生的考试的分数,它要求其质量只对学生负责“一阵子”即可,不要求其具有长效性.在这种认识下,教师通过反复的考试,造就小部分尖子学生,教师所关注的就是这少部分人,学生成绩好使是优等生,也是好学生,即使有错误,教师也能容忍.而大多数人都被教师冷漠地忽视了,他们因为成绩差,而倍受教师的“关注”,教师往往用放大镜放大学生小的缺点错误,用讽刺挖苦威慑来对待这部分学生,于是这部分学生害怕考试,他们由于得不到教师的关爱,往往“破罐子破摔”,成为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实际上在把大多数人引向失败。

    而新型的“质量观”即素质教育观,判断评价学生,是从德智体及个性特长.创造性等诸方面出发,构成了一个“体’,它要求其质量要对学生负责“一辈子”,同时,必须具有长效性,这种质量观要求教师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的“一辈子”负责,这种教育着眼于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发展及创造力等,用鼓励和表扬激起学生的自信心,实际上是在把所有学生引向成功。教师尤其要关注家庭困难的学生,父母离异的学生、孤僻自卑型的学生,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要用谈心、鼓励、指导等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落脚点

1、建立书香校园

    读书是学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许多文学著作和社会科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渗透着一种无形的德育力量,许多名著曾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巴黎圣母院》等书籍中所蕴涵的真、善、美,必然给学生强烈的心灵撞击,学生会把书中弘扬和推崇的道德境界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追求.读书还可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活跃学生的思想.因此,要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书香校园”,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组织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应试教育,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中学生很少有时闸去读课外书.整日被“正统”教科书所包围,成天被各种各样的试卷所淹没。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阶段,学校要采取一定措施,鼓励学生去多读书、读好书,对学生良好德行的形成具有深远意义,学校应着力打造书香校园。

2、打造校园文化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春风春雨,高雅的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对中学生将具有独特的“场效应”,也将大大提高德育工作的品位与效率.学校除建立书香校园。精心打造艺体节外,要建好校园学生电视台,台长、主持人、记者,摄像师全部由学生担任,学生电视台要在反映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明辨是非。推荐好书。宣传先进典型,批评不良现象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让它真正成为学生张扬个性、陶冶情操、放飞梦想的乐园:要利用星期天的时间精心打造校园论坛,可以请社会上的专家来讲学,也可以请成功的企业家、政界的官员,还可以请下岗工人,让学生触摸社会,了解社会,懂得成功的不易,生活的艰难,拼搏的乐趣,人生的价值。论坛也可针对校园现象和社会焦点问题,由教师或学生主讲,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又使他们接受了德育的熏陶。

3、建立人人育人模式

    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先育德,教育的艺术实际上是给人向上的影响力,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因此,学校要树立人人育人的理念,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上至学校校长,下至普通工友,门卫,都要承担着随时随地育人的任务,都有促成学生良好品格形成的责任。

       

    在传统的教育中,德育工作似乎就是学校领导.学生处、班主任的事,似乎与其他人无关,因此就出现了校园怪现象,有的老师明明碰上或发现学生在乱丢垃圾或抽烟戌其他违纪行为,却偏偏视而不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的老师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吗?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品德基础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用榜样的砖块一天一天地铺砌起来的.”  全校教职员工都是铺砌榜样的砖块,对学生品性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要在升旗,开学生大会和重大活动中,要求全校教职员工都参加,做出示范,做出榜样。

4、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   

    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按德育规律办事,当前中学的德育教育还没有一个比较科学完整的德育内容目标体系,随意性代替科学性,严重地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必须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高中阶段着重于养成教育、情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学校团委。学生处、班主任要发挥德育的骨干作用.每班每周最迟每月要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围绕上述德育目标),学校领导要深入班级,参与讨论对话,班主任必须写活动总结,一期结束,学校要进行评比表彰.我们现在有的班级,一期也没有开展过一次像样的主题班会活动,真是不可思议。

    为了把德育内容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在德育工作中,必须贯彻“严”、“活”,“树”、“实”四字方针。“严”就是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在“严”的过程中,学校要注意两点:一是发动同学们自己管理自己,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二是启发学生的自觉意识。“活”强谓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彩,教育形式要生动活泼,“活”就是教育渠道的多元化,“活”就是在教育中要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学生会在学生自治方面,具有核心作用。“树”就是宣传、树立先进的典型、学习的榜样。“实”就是从实际出发,追求实效。

    建议学校一年要组织三次大型表彰会,一次艺体节活动。

    第一次就是每学年的开学典礼,请应届高三毕业的优秀学生坐在主席台,一一介绍他们的先进事迹,并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介绍自己的成长过程,这样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学生最光荣,以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第二次是期中考试后举行的全校三好学生。优秀生表彰大会,每个班每个年级都有自己先进的典型及全校的先进典型在大会上发言,介绍经验。第三次是每年“五·四”召开全校优秀团员。优秀干部的表彰大会,每次大型表彰活动前后,学生电视台、宣传栏都要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学校可把优秀学生的事迹专门印成小册子,发给每个同学。全校要精心打造艺体节活动.艺体节期间要成为全校重要的文化艺术周.主要由学生处、团委组织实施,全体师生参与,可举行美室(寝室)比赛。文艺晚会,球类赛事,观看电影等,把艺体节真正办成学生的节日.通过艺体节,让学生感受团结和拼搏,感受力和美,感受校园强烈的文化氛围。为学生的

个性张扬和情感发展,才智展现提供一个真正的舞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我在长期的教学和管理中对德育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实践.德育工作不仅关系着学生的一生发展,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必须牢记教书先育人的宗旨,大胆探索:大胆改革,大胆实践,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对学生的服务意识。教育应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师要的是服务意识,并从服务走向爱,那么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会卓有成效,中国教育的明天就有希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立定教材 扬长避短——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对语文远程直播教学的几点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