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新话题作文与因果关系初探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话题作文与因果关系

  浙江省温岭中学     庞君芳

  摘要:面对一篇优秀的话题作文,我们总能发现涵蕴在文章中的消长起伏的思想线索,它的立意总是归趋于感性经验与话题的统一。因为作者在构思过程中展现的心理定势总是离不开对话题作前因后果的推理和判断。因果关系是连接文章脉络的内在纽带,因为它的存在,话题作文才更具有对事物的存在特点和矛盾的揭示能力,在读者的意识中唤起相应的反应。那么,话题作文的帷幕后面遮盖的到底是怎样的内在逻辑呢?作者如何在作文里完成一个颇具哲理的思维走向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运用那经过生活锤炼和主观探索之后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新话题作文    因果关系

  2005年高考,上海卷、福建卷、湖北卷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文题型,我们称之为“新话题作文”(也有人称作 “新材料作文” “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这种新话题作文在原话题作文的基础又有了发展,2006年全国Ⅰ卷、卷Ⅱ和湖北卷,2007年全国卷Ⅰ、卷Ⅱ、新课标卷以及北京卷和湖北卷,2008年全国卷甲卷、乙卷、新课标卷以及辽宁卷、福建卷、北京卷、湖南卷和江西卷都是这种题型。

  所谓“新话题作文”,指的是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话题隐含在材料或图画中,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进行写作。但同时隐性材料也无形中增加了审题的难度。

  如2008年全国卷新课标卷,这道作文题没有像2007年那样给出提示性的引语,从考生的实际情况看,确实在审题上有不小的难度。考生在对材料进行审题立意,在理清材料的发散性,多方提炼作文角度的同时,还要整体把握材料的含意,找到思维的聚合点。就材料整体而言,表层含意是人类应善待包括鸟在内的各种生灵,如包括母女俩第一次养鸟未善待小鸟,第二次养鸟剥夺了小鸟的自由,以及花鸟市场的老板借捕鸟发财等等。而深层的含意则应是体现在放生活动的悲剧性后果上,即一种本来是出于善的目的的行为,由于对行为的本身考虑不周,最后导致适得其反、事与愿违的结果。

  就新话题作文的本质来说,其命题特点、写作要求与话题作文有相同之处,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另一种类型,笔者也把新话题作文归入话题作文。2007年全国18道作文题,新话题作文5道,话题作文4道;2008年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新话题作文8道,话题作文2道。新话题作文再一次受到热捧。

  面对这种更为开放的作文改革趋势,中学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必须予以充分地认识,真正地从新话题作文本质上进行探索、实践和改革,寻求科学的作文教学方法,从而指导学生写出见解深刻、说理透彻的真正的话题作文。

  那么,话题作文的帷幕后面遮盖的到底是怎样的内在逻辑呢?作者如何在作文里完成一个颇具哲理的思维走向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运用那经过生活锤炼和主观探索之后的因果关系。面对一篇优秀的话题作文,我们总能发现涵蕴在文章中的消长起伏的思想线索,它的立意总是归趋于感性经验与话题的统一。因为作者在构思过程中展现的心理定势总是离不开对话题作前因后果的推理和判断。因果关系是连接文章脉络的内在纽带,因为它的存在,话题作文才更具有对事物的存在特点和矛盾的揭示能力,从而也使文章更具有某种深度和明确性,更具说服力,在读者的意识中唤起相应的反应。可见,居于话题作文写作者意识中的,是一种建立在主体性思想基础之上的因果关系。写作者面对话题的内涵与外延,寻找阐释的普遍语言就是因果关系。作者在审视叙述对象时必然呈现出主体因果的心理结构,因果关系是话题作文构思立论的重要工具,因果关系若不明晰,必然会导致文章思维脉络的混乱,那么,文章结论的可靠性也就会失去坚实的基础。因此,因果关系内嵌于话题作文中。

  将因果关系分析引入话题作文,从思维规律来讲,主要在于寻找话题中各个不同角度间内在的因果关系的结构。为了论证这个“因果关系分析”理论的可行性,我们可就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及考生“范卷”作文,分为若干条进行分析、论述。

  一、因果关系分析的创见性

  运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思维、角度的过程。如果说结论是“果”,那么,论证结论的过程就是“因”。正是两者之间这种有机的因果联系,才使我们的分析具有推理的逻辑力量,使学生的真知灼见得到充分表现。

  如2007年的浙江省高考话题作文,学生若能运用因果关系去审题或分析,一般都能拿到高分。导引材料告诉我们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所以“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人类也在文化的湮没和文明的“消逝”中取得了“进步”。因果关系分析可以让我们快速而又准确地把握题意的主旨。

  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新陈代谢,机体就不可能得到生长和发展;如果历史或是生活没有更替,那么就不可能有质的进步。所以,即使离开了肉体,失去了曾经的辉煌,但也依然能以昂扬的姿态,行走在消逝中,在消逝中行走,渐行渐远。因为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所以也才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因为人生也罢,生活也罢,历史也罢,本来就只是一个过程,普通而平淡,何必在乎那永远的五彩。因为有了“形”的消逝,所以人生才有了“质”的进步;因为生命在消逝中行走,所以生命同时也在行走中富有……考生若能作出这样的因果关系分析,就很能体现自己的水平,展现自己的真知灼见。

  许多有识之士,竭力摈弃“旧式”作文模式,探索如何使学生才智得到充分拓展的作文走向,在语言的工具性与文学的人文性较完美的结合中融入因果关系分析,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2001年关于“诚信”的话题作文,只要你打开《语文月刊》(2001/9),你就会惊喜地发现,那些满分的高考作文无不渗透着因果关系分析的思维。如北京考生《难舍诚信》一文,阅卷者的点评非常精彩,但忽略了作者最光彩的一点,那就是运用因果关系分析的思维去构建作文。为什么“难舍诚信”?诚信对人对国家对社会有何功效?作者在描述性举例中贯穿着因果思维,于是文章写得颇有见地,“情与理”也得到较佳的表现。

  叶圣陶曾说:“无论什么主张,决不能没有理由地建立起来。譬如你主张常常运动可以增进健康,必然由于你懂得了运动和健康的关系。”(1)在话题作文的写作中,运用因果关系分析确实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围绕话题作思前想后的推想,从而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真知灼见。

  二、因果关系分析的多元性

  客观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是纵横交错在一起的,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形式,就决定了因果关系的多样化、多元性。

  1.因果关系分析使作文立论角度多元化。

  运用因果关系思维可以使作文从不同角度立论,多重的因果关系分析可以避免作文论证角度的单一化。那么也就容易写出较有新意和深度的文章。

  就2003年高考作文而论,从浙江的阅卷来看,不少考生“谈情感”、“说理智”、“论亲情”、“道疏远”,单一而言,孤立而论,连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中的“和”都丢到爪哇国了。而事实上,这个“和”,却恰恰体现了“因果关系”。

  湖南考生有一篇佳作《情感的权力》(2),阅卷老师对此文作了如此评价:“题目表明作者专注于‘权力’一点上来议论‘情感’。为什么说是‘情感的权力’?作者将原因分析得非常透彻。不像某些考生那样泛论情感问题”,这句话是阅卷老师的首评语,评得非常中肯。说明考生没有单一谈“情感”,而将“情感”与“权力”联系起来考虑,全文从题目到结尾都贯穿着因果关系分析这一思维。比如,作者“以史为鉴,概述中国历代君王的情感如何形成无限的权力,因而造成惨痛教训的事实”,同时,又以莎士比亚历史悲剧《麦克白》为例证,论述“暴君施展情感的权力而导致怎样的恶果”,作者将“情感”、“理智”、“对事物的认知”这些角度连起来思考,虽然侧重于“情感”,但已是权力的“情感”,是“情感”的权力。正如评卷老师所说的,作者“把情感的亲疏与是非、正义、真理联系在一起,其意蕴比仅从表层上谈论感情对认知的影响的文章要高出一筹”。

  作文可以侧重于“情感”,也可以侧重于“理智”,可以侧重于“亲近”,也可以侧重于“疏远”。但必须以联系的目光看问题,若运用因果关系分析思维,则容易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理顺,使文章写得通脱而有见地。《情感的权力》与《雾中的战场》两文给我们提供了范例。不同角度立论,多元化构建,可以使文章各领风骚,呈现出色彩缤纷的局面。

  多元化立论,包含正面立论(顺向思维)和反面立论(逆向思维)。如2001年高考话题作文“诚信”,学生可以从正面立论,如《诚信不可抛》、《难舍诚信》、《诚信归来兮》、《女孩,Iamsorry!》、《赤兔之死》等佳作。也有学生从反面立论的,如《丢弃“诚信”之后……》、《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人言诡鬼》等佳作。因为丢弃了“诚信”,所以这位“年轻人”无论在事业上还是爱情上都一事无成。因为患者吴诚信是诚信沦丧者,所以“医生建议”:“此病例不是首次发现,十分具有代表性,望患者注意,切莫相互传染”。《人言诡鬼》更值得一提。《宋定伯捉鬼》的故事(初中语文第二册教材选用)原文主旨是人怕鬼,小作者反其意而用之,为鬼翻案。正如评卷老师所说,作者“把宋定伯写成为一个毫无诚信、专事欺诈的小人,而鬼则是一个诚信可嘉、不幸受骗的弱者。”正因为如此,结果自然是鬼怕人了。纵观全文,无不闪耀着因果关系分析的光芒。

  综上所述,多元化的因果关系分析,给学生留下巨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使之思维开阔,想象奇特,也使文章富有创见,闪现个性。

  2.因果关系分析使作文构思角度多元化。

  恩格斯曾指出:事物的“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我们不能追溯到比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因为正是在他背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了。……只有从这个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我们才能了解现实的因果联系”。(3)从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的因果关系”是存在于“事物”的相互作用、普遍联系之中,只有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普遍联系才能揭示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本质。这在现实性上已经将因果关系“多元性”的思想蕴涵其中了。将因果关系分析多元化的特性,用于指导作文构思,就容易使文章的构思角度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我们举浙江省台州市一次模拟考的话题作文为例: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谈得上生活。你了解生存与生活的关系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要求:联系实际,以“生存与生活”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笔者通过对温岭中学244位考生作文抽样调查,概括出学生作文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⑴谈生存。从材料中引出“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这一论点后,文章重心便举例分析古今中外什么人什么人重视物质善用钱财生活得很幸福的例子。

  ⑵谈生活。从材料中引出“人是生活着的”这一论点后,文章重心便正反对比举例分析古今中外什么人什么人懂得生活,享受生活,几乎通篇单一的说生活、享受。

  ⑶谈理想。从材料中引出“人是有理想的”这一论点后,文章中心便正反举例取喻设例苏轼、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说明他们的生活是如何的有个人独特的理想,有价值有意义,通篇的讲“理想”。

  以上这些情况的出现,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以因果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的作文观。其实,如果运用因果关系思维去分析这则材料,就可以使文章逻辑性强,主题深刻富有表现力。

  我们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可以很快得出以下几组相关的关系:“生存”、“生活”、“生存”与“生活”、“生活”与“理想”,并理出下面几对“因”“果”关系:什么是“生存”?(人在物质条件上的满足)人为什么要“生存”?(因为人只有先物质上的满足,才可能迎来精神上的丰满。)什么是“生活”?(人在精神层面上的自我体现)人为什么而“生活”?(因为生活是一种品位,它决定人的质量。为了个性的发展,为了自身的进步,为了社会、人类的发展而生活。)为什么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因为理想是动力,有了理想,为理想而生活、追求,才可能生活的更好,作为人,应该要为理想而奋斗)等等,如此分析论证就容易使文章一下子显得丰富多彩又具有深刻性。

  只要我们坐下来细细揣摩这些考场作文,不难发现,用因果关系分析来指导作文构思的大凡有以下三种形式:

  ⑴由“因”推“果”。这种思维方式主要从事物原点出发研究“会怎样”的问题,研究其本质规律。这种分析能有效展示考生的思辨才华,发挥考生的创造力。如有些学生写因为人是区别其他一切动物的灵长,所以人的生活不应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物质层面的满足,还要在精神层面上体现自我价值。这种构思通过分析表象,最后自然而然引出结论,一目了然,很是不错。

  ⑵由“果”溯“因”。这种构思通过揭示问题产生的根源,从结果、现实状况分析其原因,最后自然引出结论。比如通过分析有的人为什么会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止,为什么会为了坚持自己的人生信念而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贞不屈,甚至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因为他们明白人生意义并不只是物质条件的满足,柴米油盐的琐碎……文章构思“果”在先而“因”在后,构思独到。

  ⑶多“因”多“果”。这种思维方式主要通过将事物之间一个个因果关系编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一层层地把立意推向本质的高峰。

  其实,每年高考都出现不少运用因果关系来构建作文的“佳作”,只不过没有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例如2001年高考江苏考生的《丢弃“诚信”之后……》(4)这篇记叙文,它以三个因果关系并列构建全文。一,年轻人想买一幢房子,有“金钱”而无“诚信”,因而买不到房子,二,年轻人来到一家还在招聘人才的大公司,他出示“健康”、“才学”、“机敏”和“荣耀”这四个鼓鼓的背囊,因少了“诚信”,主考官不聘。三,年轻人向一个美丽的女孩求爱,他打开“金钱”、“才学”、“美貌”等等五个背囊。女孩微笑着问:“你有‘诚信’吗?”。年轻人答无,于是爱情也无。

  文章将一个个因果关系“活动”于一个个场景描叙之中,使场景更为妙趣横生,生动鲜活。

  2008年全国卷新课标卷(宁夏、海南用)的作文题,如果运用因果思维进行分析,就能很快理清材料,进行多元构思:

  ①从母女俩的角度看:由于母女俩的慈善行为没有用对地方,从而导致事情得不到根本解决,得出做事要看清本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观点;由于她们放生的结果导致花鸟市场的老板可以借捕鸟发财,从而得出做事要讲求方法而不能盲从的观点。

  ②从花鸟市场老板的角度看:由于人们的善意行为缺少规范,从而使得商人可以借人们的善举来牟利,得出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的危害应该值得重视的观点。

  ③从鸟与人类的关系看:因为鸟是人类的亲密伙伴、朋友,所以要珍惜爱护小鸟,从而得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这一观点。

  以上这些例析,是对因果关系分析使作文构思角度多元化的一个透视。当然,并非只有因果关系分析才会使作文构思的角度多元化。其他的,如辨证分析、对比分析、类比分析、假设分析、比喻分析等,也可以使构思角度呈现多元化趋势。如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将“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与“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作用进行类比,就收到了很好的论证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文章例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2):《语文月刊》(精装本),2003年(7-8)期

  (3):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86页

  (4):《语文月刊》,2001年第9期

  (5):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严杰,《写作心理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7)(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8)张蕾主编,《写作心理学》[M],济南:明天出版社,1989

  (9)朱世英、张耀辉等主编,《文学描写知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4

  (10)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11)[苏]A·克瓦廖夫著,程正民译,《文学创作心理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12)王克俭,《文学创作心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13)黄孟轲主编,《人生平台上的语文--中学语文教学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重构高中语文教材的实践和探究    下一篇:小说欣赏要留足空间——《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反思
推荐资讯